如何實行零負擔高效課堂

  

  在課堂改革中,教師不僅要從角色、觀念上轉變,更要做好課前、課中、課後等方面的工作,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一、高效課堂減負擔

  教學中發現,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最大障礙,它消耗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喪失了學習動力。學習成為一種不得不完成的被動的苦差事,其危害性不言而喻。教學中發現:構建和諧高效語文課堂正是解決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學生方面

  1.培養課前預習習慣:預習不止是把書本看看,還要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是什麼?為什麼?這樣行嗎?跟以前的知識有什麼聯絡?等等。預習了,聽課就有的放矢,會抓重點,攻難點,課堂自然就更加高效,負擔也就相應減輕了。

  2.培養課堂學習習慣:上課要做到“聲聲入耳、字字入目、動手動腦、用心學習”,討論問題時要主動參與、積極發言、積極思考,達到課堂高效收益,從而減輕訓練時的負擔。

  3.培養課後鞏固習慣:堅持先複習後做題。複習是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把所學知識認真複習一遍,該記憶的記住了,該理解的理解了,然後再做作業。

  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的“一頭熱”是很難產生高效課堂的。所以,良好的師生關係既有利於提高課堂效率,也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所以,我們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讚賞,讓他們在輕鬆、愉悅的課堂情境中高效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二***教師方面

  1.作好充分的課前備課: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新課標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做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所以,充分的課前準備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整個的課堂設計,並對課堂作好必要的預設。其實,真正的備課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在更廣闊的天地裡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用自己的一生來準備每一節課,這樣方能做到厚積而薄發,為實現高效課堂打好堅實的基礎。

  2.激發活躍的課堂狀態: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於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並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在組織課堂教學的各環節中,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要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注入式”傳統教學模式。教師要由“演講者”轉變為“編劇”和“導演”,創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做中學”的情景,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

  3.提供科學的學法指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和諧評價促能力

  課程評價在課程改革中起著嚮導與質量監控的作用,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環節。隨著新課程改革逐漸走向深入,社會上不但關注學生們的學業進步,減輕學生們的負擔,還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進行新課程標準下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評價作為。

  1.落實和諧評價要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教師要培養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產品。產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會改變;要說變,那就是磨損、消耗和毀滅。而我們造就的人材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他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所以,教師要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著想,讓他們學會認知,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在實踐中不斷的充實和完善自己。我們不應該只為了今天的所謂的質量而肆意地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把學生僅有的微薄智力全部挖掘出來,讓"黔驢技窮"。就像沒有計劃的亂開採礦產資源一樣,用幹吃盡,總有一天會枯竭的。我們要學會開發和合理地利用學生的智力,讓他們的智力在學習和活動中得到長足發展,而且為將來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落實和諧評價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構建和諧社會需要的是高智慧的複合型人材。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得到協調發展,而不能讓學生死讀書,讀死書,教師把落實新課程標準掛在嘴邊,而不落實在行動上,這樣,有礙學生的全面發展。其實,學生的各項技能是能夠互補的,我們在發展學生德育、體育、美育的同時也在發展著學生的智育。但是,如果我們只注重學生的智育,而忽視其他各育,這樣是對學生身心的嚴重摧殘,同樣阻礙著學生智育的發展。我們的學生就會在教師的"讀書啊!讀書"聲中變得麻木、愚昧了。這樣,他們只能成為書的奴隸,而不能成為書的主人,就不會把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未來的實踐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書都得越多越反動越迂腐",這就是為什麼在學校讀書時的尖子生,走出社會反而能力往往不如當時的後進生的根本原因了。教師要把課堂變成學生髮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樂園,要讓學生愉快地學習,健康地發展。

  3.落實和諧評價要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

  我們在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個性能力的發展,我們不能抹殺學生的個性,而把學生培養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個性鮮明,具有獨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護和發展學生鮮明的個性,尊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特點及教育的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的積極主動地發展自己的個性。

  4. 落實和諧評價要注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進取的拼搏精神,樂觀向上的處世哲學,開朗大方的個性,寬廣坦蕩的胸懷,不畏艱難的韌性和耐力。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珍愛生命的情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要以身作則,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教育學生,使學生氣質優雅,性格開朗,胸襟開闊,精神飽滿,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成為的新時代新型的合格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