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及做法

  太子參是一種功效很多的中藥材,那麼,你瞭解太子參嗎?就算不了解也沒關係,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

  清補扶正

  中醫認為,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經,有補氣、生津之功,常用於病後體虛、倦怠自汗、飲食減少、口乾少津,以及陰虛肺燥、咳嗽痰少等症。

  《本草再新》言其“治氣虛肺燥,補脾土,消水腫,化痰止渴”。《飲片新參》言其可“定虛驚”。

  本品有近似人蔘的益氣生津、補益脾肺之功,但力量較弱,是補氣藥中一味清補之品。

  藥理研究表明,太子參化學成分主要含有太子參皁甙A、棕櫚酸、亞油酸、β-谷甾醇等,還含有糖、磷脂、氨基酸、揮發油及微量元素錳、鐵、銅、鋅等,有抗疲勞、抗應激作用,並有促進免疫及延長壽命作用,太子參皁甙A有抗病毒作用。

  太子參藥用

  它既可與其他藥物配伍,又能單味煎水溫服,常用劑量為10-30克,可根據病情適量加減。

  那些久病、體弱之人脾胃被傷,出現飲食減少、乏力、自汗等症狀時,可用其配伍山藥、扁豆、谷芽等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藥物,或取太子參15克、蓮子20克,加水上鍋煮至蓮肉爛熟為度,食蓮肉,喝湯。

  發熱疾病的恢復期出現氣陰兩傷症狀,如口乾舌燥、煩躁、氣短乏力等,可用太子參與生地、知母、麥冬、竹葉等同用。

  太子參的功效也是有著很多方面

  秋季或暖冬,肺臟極易受到溫燥邪氣的傷害,起病多出現發熱、口鼻乾燥、口渴、乾咳、氣短、少痰等症狀,可用太子參與沙蔘、麥冬、百合、貝母等滋陰、潤肺、止咳化痰藥同用。

  太子參的功效也是有著很多方面,對這樣藥物選擇上,也是需要對它進行一些瞭解,使得使用的一些方法,都是有著很好的掌握,在對患者疾病治療,也是有著一些幫助作用。

  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用於脾虛體弱、病後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噪乾咳。

  ①《本草從新》

  "大補元氣。"

  ②《本草再新》

  治氣虛肺燥,補脾土,消水腫,化痰止渴

  "治氣虛肺燥,補脾土,消水腫,化痰止渴。"

  ③《飲片新參》

  "補脾肺元氣,止汗生津,定虛悸。"

  ④《江蘇植藥志》

  "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經衰弱。"

  ⑤《中藥志》

  "治肺虛咳嗽,脾虛洩瀉。"

  ⑥《陝西中草藥》

  "補氣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後體虛,肺虛咳嗽,脾虛腹瀉,小兒虛汗,心悸,口乾,不思飲食。"

  補氣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後體虛,肺虛咳嗽

  食療功效

  石竹科草本植物孩兒參的塊根。又稱太子參。產於江蘇、安徽、山東等省。夏季莖葉枯萎時採挖,洗淨,去鬚根,晒乾用。

  能明顯提高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增加環磷醯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體重與脾臟、胸腺的重量等。能明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太子參的做法

  太子參百合湯

  材料

  太子參25克,百合15克,羅漢果1/4個,豬瘦肉250克***那天沒看到有好的肉,於是用400克帶肉扇骨代替了***,水1000毫升

  做法

  1、所有材料放快速煲裡,用老火湯檔煲2個半小時即可。

  2、用明火熬湯的可把材料放進砂鍋,大火燒開後小火熬2個小時。

  小訣竅

  素食者不加肉,改為加甜玉米兩根即可。

  太子參燉田雞

  材料

  用料原材料:田雞350克,瘦肉50克,太子參50克,枸杞子10克,姜10克,清湯700克。調味料:鹽5克,雞精3克,糖1克。

  做法

  1、田雞宰殺斬塊汆水,瘦肉切豆丁大小汆水,太子參用清水泡發好,薑切片待用。

  2、將淨鍋上火,放入清湯、薑片、太子參、枸杞子、瘦肉、田雞,大火燒開轉用小火燉30分鐘調味即成。

  功效

  太子參含多種氨基酸、果酸、澱粉、維生素、皁苷等成分,能消水腫、化痰止咳,對心悸自汗、病後體虛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通過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太子參泡水喝的功效究竟都有哪些,太子參對於人體有很多的好處,能夠生津益氣,還能為體虛的人受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妨吃一些太子參來強身健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