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的功效和作用

  白茯苓,原名菝葜,又名:金剛兜、金剛刺等。其根狀莖可以提取澱粉和栲膠,或用來釀酒。那麼你想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跟你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一、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1.白茯苓可健脾

  對那些久病瘦弱、食慾不振或兼有體倦乏力、腹瀉的氣虛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氣的作用,而且藥性平和。

  2.用於脾虛洩瀉

  白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溼,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洩瀉、帶下,應用白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白茯苓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

  白茯苓又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3.用於心悸

  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白茯苓常與人蔘、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4.用於痰飲咳嗽

  痰溼入絡,肩背痠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溼,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溼,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

  5.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中國吃網溫馨提示:茯苓對用試管法的抑菌試驗結果是無抑菌作用。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體外能殺死鉤端螺旋體,但水煎液無效。

  5.美容

  能祛斑增白、潤澤面板,還可以增強免疫功能,擴張血管。

  二、白茯苓的禁忌

  1、《藥性論》:"忌米醋。"

  2、《本草經集註》:"馬藺為之使。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

  3、張元素:"如小便利或數,服之則損人目。如汗多入服之,損元氣。"

  4、《本草經疏》:"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5、《得配本草》:"氣虛下陷、水涸口乾俱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