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古詩詞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指文章運用了哪些寫作原則、規律和方法來表達文章的內容。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⑴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覆等;

  ⑵表達方式及表現手法:

  表達方式: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我們要了解一些常見的藝術手法。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 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等。

  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等。 twt4`

  ⑶篇章結構:開門見山、卒章顯志、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點題等。

  :抒情手法

  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就是詩人在其詩作中袒露襟懷,不假掩飾地抒發激情、快意或秋緒。一般以第一人稱“我”為抒情主體,直接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章筆法。

  例如,李白《夢遊天姥呤留別》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詩人在敘事描寫的基礎上,以火山噴發般的激情,大聲疾呼,抒發了自己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思想感情。

  ➤間接抒情***委婉含蓄***:詩人們往往藉助多種修辭藝術,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①借景抒情: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

  古詩中,鬆、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以及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微草等,都是詩人常常藉以抒情的物件。如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詞人借“寒蟬”“長亭”“驟雨”幾種客觀景物營造出送別時的淒涼氣氛。

  ②寓情於景***即情景交融***:詩人將感情融會在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中,詩句以景襯情,情景交融,不可分割。如杜甫《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將詩人對國家的憂慮、對家人的思念之情融入自然景物中。

  ③託物言志:詩人藉助對某種事物的刻畫來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種品格志向,一般是詠物詩。如宋代周敦頤的名篇《愛蓮說》採用託物言志的手法,借荷花這一形象表達了自己潔身自好、保持高尚節操的人生追求。清代龔自珍的《病梅館記》,借梅議政,運用託物言志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願望。

  ④託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詩,如朱熹《觀書有感》。

  :描寫手法

  常見的有:

  ➤襯托,以乙託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分正襯和反襯。

  正襯,如: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反襯:①動靜襯,如:王維《山居秋暝》:“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②聲寂襯,如:王維《鳥鳴澗》:“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③以樂景襯哀情,如:杜甫《屬相》:“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聯想和想象,虛實結合,多為浪漫主義詩人所採用。如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都是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合的神來之筆。

  ➤白描,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如李紳《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