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農村研究的論文,歡迎借鑑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課程改革持續到今天,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各地教育水平都有了明顯提升,但在偏遠的農村地區,教育教學管理仍然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由於學校教學環境和設施還比較落後,硬體裝置配備不齊,留守兒童管理難度大,在教育體制的執行上就有一些困難,加上教師生活環境艱苦、待遇偏低,在工作中難免會出現熱情不高等問題,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老師的進取心、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農村學校的實際狀況產生了矛盾。所以,完善農村學校管理,加強農村學校建設已刻不容緩。

  一、農村學校管理的現狀

  1.不依法治教

  依法治教是國家法治建設的一部分。由於我國在教育守法方面的宣傳和教育不夠,依法治教還處在萌芽階段,有不少教育制度形同虛設。例如,我國已有明確的義務教育法,但在義務教育中還是出現不少違法行為,例如學生流失,群眾或教師不認為是違法,還有的學校通過其它手段,讓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學生退學、休學、轉學或留級,而他們也不認為這是違法。再者一些學校在財務管理中,出現有會計,沒出納的問題,甚至由校長直接管理財務,真正成了“一元化”領導,學校財務沒有監督管理,不民主,老師不服,而這些有缺陷的制度必將產生違法違紀行為。

  2.農村師資短缺加劇,教師隊伍的業務素質偏低

  由於受到農村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農村地區師資力量缺乏是一直就存在的問題,加上這些地區的老師不善於研究,對社會教育資訊掌握不透徹,講課沒有新內容,教學質量低下。因此,學生也將學習當成是生活中的負擔,不但沒有新鮮感,還感到無所適從,老師的教育手段也沒有與時俱進,實踐環節的薄弱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再一次下降。

  3.缺少先進的管理手段

  現代學校管理水平的優化必須依靠一定的現代化管理技術。目前,我國很多學校還沒有實現這一目標,尤其是農村學校。農村地區的學校管理還是依照傳統的教學管理手段,實行手工操作,那些先進的管理技術和裝置在農村學校還沒有普及。傳統管理手段的效率較低,比如說,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籍檔案基本都是採用紙質的保管方式,當老師要查詢一個學生的學習檔案或成績時,通常需要翻閱很多資料,花費很多時間。當然,農村學校管理,不僅是隻有這一個問題,但教學管理落後的問題也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

  二、加強農村學校管理的對策

  1.深化改革,加大教師培訓力度

  陶行知說過:“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要教好學生,必須要有好的老師,只有積極好學的老師,才能教出積極好學的學生。老師要有終身教育的理念,正確對待教育教學,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實現教育教學的創新。學校應建設自己的教學網路,採取多種途徑和方法,對老師進行教育培訓,邀請專家、教授等專業人士到學校講學,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培養出一批力量雄厚的教師為農村教學服務。

  2.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學校教育的評價一直都是解決學生、老師在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良藥。評價講求科學,傳統的以學生成績為主的評價體系已經不適用,我們必須從學生的努力程度、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去思考這個問題,從實踐效果看,以激勵為主的評價體系廣泛受到學生和老師的歡迎,同時它也能體現公正公平的內涵,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積極作用。新課改的專業性強,理論精深,農村老師雖然經過培訓,但在實踐教學中還是會出現一些偏差,僅依靠學校制定評價體系,是有困難的,但農村學校需要一個像樣的科學評價標準,有了科學標準指導下的質量評價,老師和學生才能積極教學、學習,學校管理質量也會提高,學校工作就會良性迴圈起來。

  3.增加投入,更新裝置,充分利用現代化管理手段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是現代學校教學管理的關鍵部分。根據學校各管理部門的職能,管理資訊系統可分為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教職工管理、圖書管理、財務管理、事務管理等,只要落實這些系統的現代化管理,學校的管理工作一定能更上一層樓。資訊科技與現代教學合作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對教育來說更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這也要求老師應具備熟練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教育技術發展到今天已被社會各界所認可,在農村地區更是應該得到推廣和發展。

  結語

  農村學校的基本問題就是教學質量提高和教育發展的問題,我們應積極深化教師培訓,運用現代技術,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為農村教學管理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