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方法緩解女性痛經

  很多女性朋友一遇到生理期就會痛經,特別是年輕的MM們,一碰上生理期就會由生龍活虎變得垂頭喪氣。那麼如何來緩解女性痛經?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緩解女性痛經的方法。

  緩解女性痛經的方法

  1、儘量不要吃藥

  很多女生在經期的時候,為了減輕疼痛感,都會選擇吃一些痛經藥,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久而久之,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感,並且是藥三分毒,藥吃多了,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副作用。

  2、經期以及經前不要吃冷飲

  吃生冷的東西會導致體寒,如果次數多了,就有可能導致痛經。所以,在經前以及經期儘量忌口,不要吃生冷的東西。

  3、保持心情愉快

  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壓力或者過度焦慮,減少對月經來潮的緊張心理以及恐懼感,適當的參加一些運動,可以預防痛經。

  4、注意保暖

  月經前後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可以使用熱水袋放在腹部保暖,也可以起到預防痛經的作用。

  導致女性痛經的主要原因

  1、慢性宮頸炎痛經特點

  慢性宮頸炎的主要症狀是白帶增多,當炎症沿宮骶韌帶向盆腔擴散時,會引起痛經,主要表現為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墜痛等,疼痛在月經期、排便或性交時加重。淋球菌等所致宮頸炎,常導致宮頸管閉鎖或狹窄,引起經血逆流,導致痛經。

  2、盆腔淤血綜合症痛經特點

  表現為範圍廣泛的慢性淤血性痛經,並有下腹痛、低位腰痛、經期乳房痛等症狀。疼痛往往在月經前數天加重,來潮後第一或第二天減輕,也有少數持續痛。疼痛在患者站立一段時間後及跑、跳或突然坐下時加重,下午比上午重。常見於25~40歲婦女。

  3、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特點

  繼發性、進行性加重。所謂進行性是指疼痛多隨區域性病變的加重而逐年加劇。多位於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常於月經來潮前1~2日開始,經期第1日比較為劇烈,以後逐漸減輕,月經乾淨時消失。疼痛的程度與病灶大小並不一定成正比。病變嚴重者如較大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可能疼痛較輕,而散在盆腔腹膜的小結節病灶反可導致劇烈痛經。

  4、慢性盆腔炎痛經特點

  範圍大。盆腔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連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痠痛,月經前後加重。痛經表現為雙側上腹持續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時伴肛門墜脹感。

  緩解痛經小竅門

  子宮穴

  它位於下腹部,臍下4寸處左右,旁開正中線3寸的距離各一點。按摩時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稍加壓力,緩緩點揉,以有酸脹感為度。

  氣海

  位置:氣海在關元穴***參考下文關元穴位置***與肚臍中間的位置,氣海穴可廣泛用於男科病及婦科病,如遺精,陽痿,月經不調 ,痛經 ,經閉,崩漏,虛脫等。

  太沖穴

  位置在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

  三陰交穴

  位置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