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團隊合作中提高執行力

  摘要:在團隊裡,如果某個代表事情到了他的手裡會很快的完成並且把結果及時反饋給團隊中的其他人,那麼該代表流程下游的其他人也多少會受他的正面影響而去主動去處理下面的工作,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後整個團隊就會樹立起一種做事積極不拖沓的氛圍,每個人都會在這個團隊裡感覺做事很“爽”,自然團隊也會更加的團結、高效、持續發展。

  

  所謂執行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執行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願,完成任務的能力,完成任務的程度。

  隨著社會化分工的越來越細及技術、產品和服務的複雜程度、客戶要求越來越高,團隊的協同效應也要相應的適應目前形勢的發展。由此,需要每個團隊成員都朝著同一目標,堅定必勝的信念,高效率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並且和其他成員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協調。這樣,整個團隊才能達成目標。在團隊中,對團隊每一個成員執行力的要求顯然要比個人單獨行事的執行力的要求更高。尤其在我們目前的跨部門團隊組織架構裡,執行力的重要性是怎麼強調都不過分的。

  執行力在團隊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1、執行力是團隊合作的基礎。

  團隊是一群不同專業、經驗及背景的人,為了達到一個共同的臨時性的目標而組合在一起的。每個人都要承擔起一定的責任,就象一個機床的各個齒輪,只有每個齒輪都運轉起來,整個機床才能良性運轉。現代社會組織是靠流程來運作的,個體都是這個流程環節上不可或缺的一個節點,如果某個人沒有按照事先定義的流程來做的話,整個流程執行的效果就會打折扣。

  2、執行力是團隊能夠打勝仗的保障。

  “並非穿同樣襯衫的人就能形成團隊”,團隊是一群“言必行、行必果”、出去就能打勝仗的人。所以團隊對每個成員的做成事情的能力即執行力的要求就顯得尤為重要。

  3、執行力也是跨部門團隊得以良性運作、持續發展的推動力。

  春來秋去的大雁為什麼要在飛行時總是結隊為伴編隊飛行呢?原來,大雁編隊飛行能產生一種空氣動力學的作用,一群編成“人”字隊形飛行的大雁,要比具有同樣能量而單獨飛行的大雁多飛70%的路程,也就是說,編隊飛行的大雁能夠藉助團隊的力量飛得更遠。這就是著名的“雁行理論”。這個理論強調的是團隊合作的力量,也更突出了每隻雁的重要性,試想如果每隻雁都消極怠工不奮力飛行的話,那麼“人”字型的隊形恐怕難以形成,也不會產生協同效應。只有每隻雁在自己的位置上認真飛行,盡職盡責,整個團隊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在團隊裡,如果某個代表事情到了他的手裡會很快的完成並且把結果及時反饋給團隊中的其他人,那麼該代表流程下游的其他人也多少會受他的正面影響而去主動去處理下面的工作,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後整個團隊就會樹立起一種做事積極不拖沓的氛圍,每個人都會在這個團隊裡感覺做事很“爽”,自然團隊也會更加的團結、高效、持續發展。

  團隊中對執行力的要求是很高的,那麼,如何去提高團隊成員的執行力呢?

  首先要在團隊中樹立起關於執行力的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實際上就是我們在團隊中提倡什麼、反對什麼、獎勵什麼、懲罰什麼,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獎勵正確的行為,懲罰錯誤的行為。商鞅變法時為為了確保新法的實施,商鞅不僅要取信於君,還要取信於民。於是他在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承諾如果誰把它搬到北門去就可以得到獎賞。開始人們都不信,後來他又加賞金,這時有人心動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搬到了北門,結果商鞅立即按照承諾獎賞了他。此事傳遍了整個秦國,人們意識到以賞善罰惡為主要內容的商鞅變法要動真格的了。這個歷史典故說明了我們樹立了遊戲規則後就要按此行事,如果破壞了遊戲規則就要受到懲罰,如果遵守的話就會平安無事。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其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

  責任感來自於對事業的忠誠。責任感是個人崗位及工作性質所賦予的,每個成員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角色,在企業這個大的機體上承擔著自己的一份職責。

  同時還要有強烈的達成目標的信念,通俗點講就是很願意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最後我們成員還要有良好的團隊意識及集體榮辱感。

  “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個人英雄主義已不是這個時代的潮流和推崇的典型,團隊合作才是迎接這個競爭環境所作出的不二選擇,才是我們制勝的法寶。我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的,大家應該始終把自己真正當作這個團隊的一員,要有這種團隊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