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教學反饋的重要環節,剖析答卷情況瞭解學生對考查內容的掌握程度,發現學生知識水準與教師教學策略之間的差異,以便查詢問題提出對策。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一、試卷分析

  本試卷的試題題量適中,學生在規定時間內保證工整書寫的前提下,不但能答完試題,還有較充分的時間進行檢查;試題難易百分比適度,每道題思維含量高;試題題型靈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知識的全面掌握,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雙重考察;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但是還有很多小題很多學生做錯,具體分析如下:

  二、成績分析

  三、錯題情況分析 1.填空:部分學生缺少生活,對於單位的轉換腦海中沒有概念,如有的學生寫500公頃=***50000***平方千米,24個月=***1***年等。部分學生對除數試商理解的不全面,最大能填5的都有。

  2.判斷題第1小題錯的最多,對於大於0.6而小於0.8的小數只有0.7的同學打對的很多,這些學生是對小數的數位多少比較得不理解的較多。

  3.選擇第4、5小題錯的多,對於列式錯誤的學生都選A的很多,這是因為學生受淺意識影響都看A是對的就選A了,卻忘了題目的要求。第5題很多學生選擇B的是因為對乘法計算的每一步意義是什麼都還步理解。

  4.計算題個別學生計算不準確,如40-40÷5=0的很多,特別是估算還是估算的不是很準確。

  5.動手操作部分學生把第2題求正方形的面積是***24***平方分米,這是學生對題目的要求不是很理解,甚至不懂。

  6.應用題第3小題第二個問題“如果環繞游泳池畫一條警戒線,警戒線多長。”個別學生不知道這道題是求長方形的周長,而是把它當成正方形的周長來計算的。

  四、改進措施

  1.從教師自身找原因,平時教師還應多研究教材,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多研究題型,讓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夠舉一反三,靈活掌握,教師首先做到思路開闊教學靈活。

  2.以問題為中心,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精心設計練習題,做到精講多練。

  3.對學生嚴格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及書寫習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4.多關注差生,用耐心加鼓勵的方法對症下藥,多抓基礎。

  5.注重數學與學生生活的密切聯絡,注重應用及發展。

  6.平時注重教研互助探究,開闊思路,取長補短。

  ***二***

  一、試題分析

  本次數學試卷題型多樣,覆蓋全面。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度適中,注重基礎,內容緊密聯絡生活實際,考察的知識面廣,題量也符合學生的練習要求,有利於考察數學基礎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於教學方法和學法的引導和培養。是一份比較好的檢測學生雙基知識的試題,試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題型多樣,包括填空題、 選擇題、判斷題、計算題***口算、豎式計算和脫式計算題***、統計題、位置與方向、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解決問題等。

  2、貼近生活,注重考查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數學中的應用。

  3、注重基礎知識的運用,有一定靈活性。

  二、質量分析:

  我們班有66人蔘加考試,100分1人,90至99分的有29人,80至89分的有21人,70至79分的有8人,60至69的有5人,不及格的有2人。優秀率75.8%,及格率97%。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同學對所學知識掌握很好,但計算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三、存在問題。

  一題填空題,第1小題全班才15人做對,主要是知識學得太死,不會前後聯想;第6小題全班有20多人出錯,學生對筆算除法算理不是真正理解。

  二題選擇題,4、5、6小題出錯較多,出現錯誤原因就是不認真審題,做題馬虎。

  三題判斷,第4小題,大於0.1而小於0.6的一位小數只有4個,部分學生被“只有”二字迷惑,不思考就打了錯號,如果說大於0.1而小於0.6的小數只有4個就不對了,一是讀題不認真,二是對小數小數的意義沒有理解。

  四題計算題,此題佔了26分,也是我們班同學失分最多的一題,一是做題馬虎,二是不會檢查,以後要從計算方面多加訓練,計算能力有待提高。

  五題統計和六題位置與方向,這兩題同學們做得比較好,失分少。 七題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全班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出錯,我認為這型別題很簡單,所以練得少,有的同學算成了周長,有的同學對題意不是真正理解,以後要從這方面多加訓練。

  第八題解決問題,出現問題最多的是1題、3題、4題和5題。出現錯誤原因:一是不認真審題,二是不理解題意同,三是列對版式計算錯誤。以後要加強對應用題分析能理的訓練及認真審題能力的培養。

  四、今後教學的方向

  從試卷的方向來看,我認為今後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進: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學生認真、細心、書寫工整、獨立檢查等一些好的學習習慣。

  2、在教學中,我們既要以教材為本,紮紮實實地滲透教材的重點、難點,不忽視有些自己以為簡單的知識;又要在教材的基礎上,緊密聯絡生活,讓學生多瞭解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解決生活的問題。

  3、培養學生的讀題能力。自己能讀懂題意,分析題意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能力。在平時教學中要注意抓住題中的關鍵詞語,讀懂題意,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避免過失失分。

  4、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努力採用多種方法,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讓學困生不再對數學恐懼。教師對學困生應寬容以待,不輕言放棄;注重學生間的互促互助,注重家校之間的溝通。

  3、 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與方法,尤其是檢查的良好習慣。加強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