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開學啦,八年級語文第一課的教案可以怎麼做呢?第一堂課時老師要說些什麼來吸引同學們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

  教學目標 :

  1自我介紹,建立良好的師生初次見面印象

  2 談語文學習的作用,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 提學習語文的要求,規範學習行為

  教學步驟 :

  一、 開場白***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板書名字***我的父母希望我成為優秀的人,今天我更希望我的學生各個都成為優秀的人。在這個溫和的九月我們初次相識,在以後的一年時間裡我們將朝夕相處,我希望和大家在語文學習的天地裡快樂地耕耘收穫,更希望和大家成為知心的朋友。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聊聊,讓我走近你,也讓你瞭解我。

  二、語文學習的認識***讀書的作用***

  我們同學從幼兒園開始認字,到小學初中一直到高中,已經學了近十年的語文,那我想問問同學,學習語文有什麼用?

  會聽說讀寫,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如果僅此,那我們只要學到小學的程度就可以了。為什麼高中大學還要學呢?

  巴金曾說過一句話:“人不是單靠吃米活著的”意思是說人除了物質需求外還要有精神需求。一個人只有精神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而學習語文,閱讀書籍就是我們獲取精神食糧的重要途徑。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讀書已經是現代人生存的需要。

  閱讀使人充實,笛卡兒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在溫州這樣一個非常物質的城市,人們浮躁功利,同學們平時也經常會遇到一些麻煩的不順心的事情。如果在這個時候能靜下心來讀一篇好的文章,就像吃了一劑定心丸一樣地舒暢。

  舉例子:一個學生很聰明,思維敏捷反應迅速。即使趴著睡覺最後也能通過考試——當然成績是不理想的。他喜歡理科,不學語文,覺得語文學習沒用。性格偏激,行動魯莽,和同學老師關係緊張,自己也很痛苦,如果他能多讀一點書,陶冶性情,心態自然會平和許多。

  古今中外有大智慧成大事業的人都是喜歡讀書的。古代有個錢思公家裡雖然非常富貴,但很少其他嗜好,曾跟朋友說:“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宋代的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說:“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這就是著名的“三上”的由來。可見古人閱讀寫作思考之勤。

  三.學習讀書三境界: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提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3***“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1***是說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雖然環境不好,但應該登高遠眺,樹立大志。如果立志考浙大,縱然考不上,溫大也必唾手可得。

  ***2***是說做學問成大事業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經過辛勤勞動的過程,“為依消得人憔悴”,就是說要像渴望戀人那樣,廢寢忘食,孜孜不倦,人瘦頻寬也不後悔。

  態度決定結果。

  情商重於智商。

  保齡球規則:10+10+10+10+10+10+10+10+10+10=300

  9+9+9+9+9+9+9+9+9+9=90

  語文學習重在日積月累。別忽視自己平時比別人少學一點。平時小小的差距會使你莫名其妙地落後。要重視自己比別人多一份努力,相信量變一定會達到質變。

  ***3***是說經過反覆追尋,研究,到底取得了成功。可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四.語文學習的要求

  三要求:一預習的要求——①標段落②抄寫課文生字詞***註解***

  二上課的要求——①圈點勾畫②寫批註

  三課後的要求——①作業 本②文海拾貝

  準備三本本子:預習本***課代表1負責收發批改,每課一次***

  練習本***課代表2負責收發,披閱,每課一次***

  文海拾貝***教師批改講析,每週一次***

  我會給兩位課代表各一張作業 登記表,每次作業 分五個等級登記。按一定比例記入學期結束的成績單中,未即使上交的你要向我說明理由。

  五.結束語

  所謂“教學相長”,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什麼疑問,意見,請向我提出來。你可以在課後跟我聊天,也可以在隨筆裡向我提出來,也可以在qq裡講。我希望成為你們的好老師,更希望成為你們的好朋友。

  現在我需要兩個非常負責認真又能幹的課代表,如果有意向的同學課後可以跟我講一下。

  課代表一定要選很負責很聽話的。最好有一個能力也很強的。可以向班主任諮詢,也可以向學生了解。也可以讓學生自我推薦。

  ***二***

  目標:

  1、瞭解——高中語文學習與初中語文學習的聯絡和區別

  2、瞭解——學科的特點和高考的要求

  3、瞭解——語文學習的 習慣和 老師的學習要求

  4、明確——語文學習的意義和應有的態度

  講授要點:

  一、開場白和自我介紹

  二、理解“語文”

  1、語文——語言、文字

  ***1***聽***會聽課,聽懂別人的話,別人說話自己能夠專心聽***

  ***2***說***大膽說話,大聲說話,說得條理明白***

  ***3***讀***表情朗讀,理解閱讀***

  ***4***寫***會寫各種文體的文章,達到表達的目的***

  2、初中語文和高中語文的聯絡與區別

  高中語文學習需要初中語文學習的基礎;高中語文學習比初中語文學習要求更高:

  ***1***初中固定一塊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為固定部分叫“必修”,不固定部分叫“選修”,還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塊構成;

  ***2***初中學習只要閱讀理解,會寫600字作文,高中是“閱讀賞析,表達與交流,會寫不少於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

  ***3***初中學的文體不完全系統,高中完全系統——小說與戲劇,詩歌與散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

  ***4***高中實行學分式學習。

  三、語文學科的特點

  1、最難學好,因為主要靠自學,老師的作用小;

  2、積累要求高,記憶的東西要求多,瞭解的東西要求多,要記性;

  3、語言文字的領悟力難以形成,要悟性;

  4、好作文難寫,要靈性;

  5、個人成績會時高時低,進步緩慢,不能迅速達成;

  6、高考三樁之一,成績160——200分。

  四、學好語文需要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學習的習慣你養成了嗎?

  語文學科的特點是:知識資訊量大,自修實踐性強。這就告訴我們:第一學好它不容易,第二依賴於學習者自身努力。語文考試在五個層級上考學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運用,賞析評價。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說到底,就是考學生的記性和悟性。而記性和悟性絕不能在短時間內速成,需要長時期的積累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怕記怕背,懶於動手,是學語文的大忌。要學、會學、堅持學,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語文教學的方向,更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學生這個主體的一個根本性的要求。“一切皆從習慣開始”沒有良好的習慣,語文教學必無效率;沒有良好的習慣,何談記性、悟性的生成和發展?沒有良好的習慣,哪來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形成?

  那麼,學好語文應該要有哪些良好的習慣呢?

  ***一***放聲朗讀的習慣。這個習慣現在小學生還做得比較好,中學生就差多了,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習慣越差。高二、高三的學生你就很少聽到他們自覺地放聲朗讀了。有早讀課的地方,早讀聽到的基本是外語的朗讀,而語文的朗讀只在一種情況下出現,那就是有老師當面督促或是有課文背誦將要檢查時,這種朗讀帶有明顯的應付性。探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以為考試不考有聲朗讀,不必費勁地發出聲音。

  其實朗讀自有好處。古人說:“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這裡說的是文言文的學習,那麼現代文呢?現代美學 家朱光潛 先生認為朗讀可以“從字句中抓住聲音節奏,從聲音節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他還說即使是自己寫的作文,也要拿出來讀,“才見出聲音是否響亮,節奏是否流暢”。這就是說現代文的學習仍離不開朗讀。朗讀與默看比,更容易讓人身心俱入,專注集中。避開學習這個功利層面,朗讀還能從美學的感受上產生心理的愉悅,體驗出語文學習的樂趣。

  ***二***預習新課的習慣。老師教新課前,學生一定要先預習,做到:1、能流暢地讀出課文;2、圍繞課後練習,做出基本思考;3、找出難懂的地方,準備質疑;4、可以根據課文查閱有關參考資料。有了預習,才能提高聽課效率,才能學得主動。

  ***三***記筆記的習慣。首先做好課堂筆記,老師講的要點,一時還弄不懂的問題答案都要先記下,這將有助於自己課後複習理解和總結積累。其次做好讀書的筆記,可以寫在書上***自己的書***,也可以寫到筆記本上。可以是抄錄的詞語運用或美言警句,也可以是自己的賞析點評。俗話說得好“好頭腦子,不如懶筆頭子”,有時聽過、看過,卻不如“記過”。筆記可以長自己的記性。

  ***四***勤用工具書的習慣。《現代漢語辭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作為中學生這兩本工具書應必備,條件好的還可以置辦一些其他的工具書。遇到陌生的或模糊的字詞,要勤查,不要想當然。例如高中語文課本《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有一處:“荔枝殼表面有細小的塊狀裂片,好像龜甲,特稱龜裂片。”這裡“龜”是個易讀字,“龜裂片”一詞,結合實物,雖帶模糊,好像也能懂。如果放過去,錯讀產生了!查一下工具書就知道,這裡“龜”有兩個讀音,前讀“guī”後讀“jūn”,又認識了一個古地名“龜池”的讀音。俗話說“平時學習懶一懶,考試分數減一減”,你容易錯的,也是考試容易考的,為什麼不勤用工具書呢?

  ***五***思考和說話的習慣。課堂上,有的同學懶於思考,怕回答問題,總是等老師最後“真情告白”。有的同學雖然對答案有所知,卻怕當眾說話。口語訓練本身就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現代社會離不開交際,說話既可以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又可以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一個經常在公眾場合說話的人,其口頭表達能力一定優於那些公眾場合說話少的人,這也是“用進廢退”的道理。農村中學的學生多不愛講話,有的即使說話聲音也小,語文課常處於沉悶狀態,這是一定要改變的。

  ***六***課外閱讀的習慣。要學好語文,僅靠《語文》書遠遠不夠。像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就規定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比如規定一個高中生三年的閱讀總量不少於300萬字,並開列了課外閱讀的書目。高中語文教材還配備了《語文讀本》給學生課外閱讀。幾年下來,我們發現不少學校、不少同學並未好好利用,基本上是處於放任式、束之高擱式。可以說,缺少課外閱讀,很難形成語文的悟性。

  ***七***勤寫勤練的習慣。多寫,手不生疏;勤練,熟能生巧。完成課內作業後,適當做點課外練習,對於提高自己閱讀和寫作能力是大有補益的。

  ***八***整理積累的習慣。這是要求學生對自己學習的知識,或是課堂筆記,又或是做錯的題進行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識庫。比如,整理文言文“為”的讀音:1、wéi①當動詞用,②表被動,③句末語氣詞;2、wèi當介詞,表示“為了”或“替”講。經過總結整理,形成深刻的印象,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積累。

  ***九***總結得失的習慣。一篇課文教學結束後,一個單元教學結束後,一個專項訓練結束後,一次作文評講後,一次考試後,都要總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失體會,這樣可以鞏固、強化自己已經學到的知識和能力,也可以藉此來改正自己的錯誤,彌補其不足。

  ***十***書寫清楚的習慣。凡是寫給別人看的東西,都要養成書寫清楚、文面整潔的習慣。讓看的人一目瞭然,不能讓人家難辨認,看得煩躁。中考閱卷、高考閱卷,書寫馬虎、文面不清的,都是吃虧的。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非目的,而是手段。這樣做的指導思想是“自主學習”的意識,同學們在習慣養成中走向“要學、會學、堅持學”的路子,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最後達到“不教自會”的境界。

  五、語文學習的境界

  ***1***要學——態度問題

  ***2***會學——方法問題

  ***3***能學——持衡問題

  六、具體要求:

  ***1***工具書齊全***《現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不能少***;

  ***2***早讀天天讀,一半時間不能少;

  ***3***課前先預習,不預習不聽課;

  ***4***課上認真聽,身心投入勤用腦;

  ***5***課堂記筆記,課後看筆記;

  ***6***作業天天做,不等老師佈置自覺做;

  ***7***晚自修的語文課計劃安排有效率;

  ***8***每週週記一小篇,每週大作一大篇;

  ***9***硬作業硬完成,軟作業也要硬完成;

  ***10***給人看的東西書寫要清楚。

  七、總結

  語文能力聽說讀寫

  語文三性記性悟性靈性

  語文境界要學會學能學

  語文學習習慣十個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