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提綱

  學習七年級地理知識提綱這件事不在於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一***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於北半球、 東半球;

  緯度位置:地跨寒、溫、熱 三帶;大部分位於北溫帶

  海陸位置: 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 洲相連,西南與 非 洲為鄰,東與 北美洲相望.

  亞洲與其它洲的分界線

  亞、歐洲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流-裡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非洲界線:蘇伊士運河.

  亞、北美洲界線: 白令 海峽

  2.地形特徵: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懸殊.

  3.氣候特徵:

  ①氣候型別複雜多樣②氣候的大陸性特徵顯著③季風 氣候典型.

  掌握:主要氣候型別、分佈及氣候特徵***圖見課本P7 1-7***.

  季風氣候典型原因:海陸熱力差異顯著

  季風對氣候的影響***圖見課本P8 1-8,1-9***

  發源地 性質 風向 影響下的氣候特點

  冬季風 蒙古、西伯利亞 寒冷乾燥 西北、東北 寒冷乾燥

  夏季風 印度洋、太平洋 溫暖溼潤 西南、東南 高溫多雨

  4.河流特徵:

  河流流向特徵: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流向四周海洋.

  主要河流:湄公河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長江是亞洲最長河流.

  5.亞洲的世界之最:

  ***1***除南極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世界陸地表面最低處—死海湖面.

  ***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裡海

  ***3***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二***

  日本

  1、日本位於北半球、東半球;東亞、中國東側;北溫帶、中緯度地區。日本是由北海道島、本州島、九州島、四國島組成的島國。日本國土狹長,多優良港灣,沿海平原狹小。

  2、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為日本處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因此多火山地震。英國處於亞歐板塊內部,地殼穩定,因此少火山地震。

  3、日本工業與世界密切聯絡,由於①國土狹小、資源貧乏、國內供給不足,對外依賴嚴重;②日本國內需求量小,工業產品以來國際市場銷售。

  4、日本工業區主要分佈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5、日本文化東西方相容,以大和名族文化為主。

  ***三***

  印度

  1, 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這裡有著名的建築:泰姬陵

  ● 位置:① 大部分位於10oN——30oN之間,主要位於熱帶。

  ② 海陸位置: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2, 印度的地形特點: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在書上35頁圖7.34中找出喜馬拉雅山脈,恆河平原,德干高原,並記住位置和名稱***

  3, 河流:恆河—印度的母親河。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

  4, 鄰國:***在書上35頁圖7.34中找出這些鄰國***

  陸上鄰國:西北—巴基斯坦,東面—緬甸,孟加拉國。東北—中國,尼泊爾,不丹

  海上鄰國:斯里蘭卡

  5, 氣候: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的變化主要受到季風的影響

  ● 氣候特徵:全年高溫,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旱季盛行東北風,雨季盛行西南風***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乾旱少雨,為旱季***。

  ● 印度水旱災害頻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風的不穩定造成的***一般西南季風風力弱,來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災;反之,則形成水災***。

  6, 在20世紀60年代,印度實行“綠色革命”,使糧食供應狀況得到改善,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二者產量均居於世界前列。

  ●水稻和小麥分佈***見書上39頁***:水稻主要分佈在降水充足,地勢平坦的恆河平原和印度半島的沿海地區。

  小麥主要分佈在降水較少,陽光充足的恆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7, 1999年,印度的黃麻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的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加爾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同時發展鋼鐵工業;孟買是印度最大的棉紡織中心,也是印度最大的港口,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記住書上40頁圖7.43:新德里,加爾各答,孟買,班加羅爾在圖上的位置***

  8, 印度的工業,英國統治時主要發展紡織工業和採礦業,這是由於英國出於本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對印度工業嚴格控制,印度當時科技水平相當落後,獨立後,印度積極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重視培養科技人才,努力發展本國工業,主要有: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和棉麻紡織工業,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等高科技領域也有一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