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川教版

  為了更好的抓好七年級的教學工作任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小編帶來了關於川教版七年級上歷史教學計劃,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根據學校的工作精神,以學校教學計劃為指導,落實推進課程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識記、理解和綜合分析能力。加強常規教學的研究力度,切實深化七年級歷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任務及要求

  歷史教學,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按時間順序觀察歷史發展和變化,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識活動,對有關的歷史問題進行簡要評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三、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知識能力基礎方面:初一學生活躍開朗熱情,上課積極發言。經過小學六年的學習,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技能諸如:閱讀簡單材料,從圖片、表格中獲取歷史資訊,歸納整理等;但是由於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是很好,惰性較強,所以歷史成績也不是很理想。

  2.個別差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但是不會聽講和自學、不會做筆記、個別學生不交作業、課堂吵鬧、回答問題天馬行空。

  3.疑難困惑:老師的最大難題是課堂常規管理、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行為的管理和規範,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學生的最大難題是知識點龐雜,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對當今社會的一些問題的正確理解和分析。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中國歷史教學內容共分為五個單元,敘述從中華文明的起源祖國境內遠古居民時代到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民族融合及文化的歷史,共23課。共需33課時***其中新課講授佔23個課時,單元複習佔4個課時,期中複習佔2個課時,期末總複習佔4個課時***。

  五、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於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

  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六、主要教學措施:

  1.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能力。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授完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概括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徵,找到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是本學期教學最核心的內容。這就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自己來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2.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後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3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影、影片,模型多媒體,網路等進行輔助性教學。

  4.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

  通過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抓好後進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從端正其學習態度,積極參與課堂的讀、思、練活動,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5、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如課堂上答題、小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及時總結。

  6、集體備課強化教學質量,讓教師之間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每週進行集體備課一次。

  七、教學進度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學進度表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第一、二週 與學生談歷史;第1-3課  3
第三、四周 第4——7課
第五週 第8課及一、二單元測試
第六週 第9-10課
第七週 國慶節放假  
第八週 第11-12課
第九、十週 第13-15課及第三、四單元檢測
第十一週 期中考試  
第十二週 第16-17課 2
第十三、十四周 第18-21課  4
第十五、十六週 第22-23課、複習前五單元
第十七週 小測前五單元
第十八週 複習最後兩個單元
第十九周 複習階段迎接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