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盛世歷史教案設計

  開元之治又稱開元盛世,是唐玄宗統治前期所出現的盛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課堂關於開元盛世的教案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開元盛世教案設計一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開元盛世時期的政治、經濟發展情況,包括“開元之治”、農業生產的進步、手工業技術的提高以及商業的繁榮等主要史實。

  2、通過思考和概括開元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的成就,利用圖片、地圖等直觀教輔工具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玄宗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經濟生產水平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而且居於當時世界先進地位,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這一時期精美的絲織品和陶瓷工藝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重點難點:

  重點:盛世經濟的繁榮;農業先進的工具;手工業當中的高超技藝;商業的繁榮 難點:治世和盛世的關係;曲轅犁;筒車

  教學設計:

  一、組織教學、匯入新課

  1、利用導言《憶昔》來匯入新課,可以設計提問“詩中描述了當時的社會呈現出什麼局面?哪位同學知道詩中的‘開元’指的是什麼?”

  2、開元盛世是怎樣取得的?當時的社會又繁榮的何等程度?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開元之治

  1、唐玄宗統治前期取得的盛世局面與其有效的整治措施是分不開的,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的第一部分,找出唐太宗通知初期改革的措施。***出示幻燈片***

  2、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總結,然後提問學生你認為三項措施當中你認為哪一項最好、為什麼?

  3、提倡節儉方面聯絡以前的內容,以前學過的統治者中還有誰在統治期間提倡節儉,並帶領國家走入的繁榮?得出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成由儉,敗由奢。” 過度:唐玄宗在其統治初期,採取了一系列的利國利民的措施,歷史上把其前期的統治稱之為“開元之治”,也正是因為其前期利國利民的統治使唐朝在其統治前期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盛世。下面我們就走入盛世,來看一下當時的開元盛世社會繁榮到了一個什麼程度。

  盛世經濟的繁榮

  1、首先讓學生快速的瀏覽一下課文,看看課文是從幾個方面介紹的盛世經濟的 繁榮。

  2、把學生分成三組,分別扮演開元時期唐朝的農民、手工業者、商人。

  3、通過課前的預習學生已經對盛世經濟的繁榮情況有一定的瞭解,三組同學開始討論,怎樣以一位當時唐朝人的身份向其他同學介紹當時盛世農業、手工業、商業三方面的繁榮。

  學生討論期間教師在三個組中間指導,明確知識點的準確性,提示方法。 農業方面:1***興修水利2***農耕技術的發展3***蔬菜品種的增加***胡蘿蔔、大蒜、黃瓜等***4***茶葉的種植5***新農具的使用***曲轅犁、筒車***。

  手工業方面:1***絲織品***花色品種多、工藝高超***利用課文中小字部分內容試著去介紹,方法讓學生自己想。

  2***陶瓷業***青瓷、白瓷、唐三彩***介紹唐三彩。

  商業方面:1***明確當時唐朝繁華的都市有那些。

  2***長安城的佈局有什麼特點

  3***長安城中的坊和市分別指什麼

  4***長安城的人口有什麼特點。

  1、教師總結每一組同學的發言,並操作課件為學生演示。

  2、三組彙報之後,教師進行總結。

  3、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之為“開元盛世”

  過渡:同學們注意到沒有,在他統治的前期為“開元盛世”那他統治後期出現什麼情況呢?

  唐朝的衰亡

  任何事情發展到了定點之後變走向衰敗。歷史也不例外。唐玄宗統治後期貪圖享樂,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亂唐朝從此日趨衰敗,907年唐朝滅亡。

  三、總結

  一個歷史人物,兩個歷史概念,三方面成就找同學來回答。

  教學反思:

  1、學生閱讀討論之前要給好標準,時間安排等,讓學生明確要做什麼,大段的時間不能無目的的散給學生。

  2、注意用詞的準確性***三千丈、三彩、三人行***。

  3、在講授的過程中要明確好書中重點的位置,指導學生能做好記錄。

  4、書中凡是提過的以前的知識點一定要點透,可以找學生回答一下,房謀杜斷分別是誰,教師要說清楚。

  5、注意學科語言的使用,書中的重點學科專業詞彙不可以被替代,非重點內容在有利於促進教學的情況下,慎用。

  6、對於學生回答的問題,和表現要做出及時的評價,對每一個學生的標新給予肯定。

  7、注意要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用精巧的問題設定去體會學生其所學知識的看法,從學生的角度教師去了解其對知識的理解。

  8、注意教學時間的把握。

  開元盛世教案設計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引導學生探究開元盛世出現的時間、原因、表現,使學生了解唐朝開元時期政治、經濟的發展情況,特別是盛世經濟的繁榮的主要史實。

  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探究開元盛世出現的時間、原因、表現,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歷史圖片、自學課文,培養學生觀察和自學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玄宗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經濟生產水平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而且居於當時世界先進地位,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盛世經濟的繁榮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播放白居易《長恨歌》詩配畫幻燈片,設問:

  你知道這首詩嗎?詩中說的是哪位皇帝?這首詩說的是他統治的哪一時期?

  A、統治中期 B、統治晚期 C、統治早期

  二、學習新課

  展示《唐玄宗走馬任姚崇》圖片,設問:

  1、你知道這個故事嗎?

  2、請你給大家說一說。

  3、想一想:這個時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幾點相同的地方?

  4、這個時期指的是什麼時候?

  展示資料:後人評論唐玄宗說:“玄宗少歷民間,身經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設問:

  1、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你認為他後來堅持這樣做了嗎?

  從而引出開元盛世。

  展示杜甫詩:

  “憶昔開元全盛日,

  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倉廩俱豐實。”

  設問:這一盛世景象出現在何時?

  盛世經濟的繁榮表現在哪些方面?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播放《盛世經濟的繁榮》幻燈片,學生在觀看的基礎上在自學P11——13課文,然後回答問題:

  動腦筋:

  有位阿拉伯商人來到廣州,拜見一位唐朝官員。他透過絲綢衣服看到官員胸口上有粒黑痣,驚奇地問:“您胸前的痣,怎麼能透過兩層衣服還看得見?”官員哈哈大笑,請客人再靠近觀察,原來他身上穿了五件絲綢衣服。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問題?

  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