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

  在地理學習過程中,要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總結:海洋資源

  ① 漁場形成有利條件:第一,寬淺大陸架,水溫適宜;第二,河流注入帶來豐富有機質、營養鹽類;第三,寒暖流交匯,也使營養鹽類豐富。這樣就有利於浮游生物生長,為魚類提供了充足餌料。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一年有兩個魚汛:冬季的帶魚汛和夏季的墨魚汛***

  [補充]舟山漁場成為我國第一大漁場原因:A地處臺灣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匯點,魚的種類多。B有長江、錢塘江等河流排放到該海域的大量有機物質和鹽類,魚的餌料豐富。C周圍島嶼眾多,為魚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D位置適中,處在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心地帶。

  ②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海鹽生產國,長蘆鹽場是我國最大的鹽場。其它還有蘇北沿海、臺灣西部***布袋鹽場***和海南島西部***鶯歌海鹽場***等也是良好的晒鹽場所。

  [補充]長蘆鹽場形成原因:鹽場的分佈受地形和氣候兩方面影響。長蘆鹽場地處渤海灣西岸。因為這一帶有晒鹽的優越自然條件:1、有漫長寬廣平坦的泥質海灘。2、有利於海水蒸發的天氣,這是雨季短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

  ③ 我國近海石油豐富,目前已在渤海、東海、南海等部份海域開採出海底石油。採用國際招標是海底油氣開發的可行性方式。此外,海洋水的淡化、海洋能源資源開發、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景也十分廣闊。

  ④ 問題:過度捕撈和近海石油汙染

  對策:a禁止過度捕撈,做到用養結合;b防治海洋汙染。

 

  :氣象災害

  主要的氣象災害:是指因暴雨洪澇、乾旱、颱風、寒潮、大風沙塵、大***濃***霧、高溫低溫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

  颱風災害防禦措施:加強颱風監測,及時釋出颱風預報或警報,及時組織大家做好抗颱風工作。

  暴雨澇災防禦措施:利用氣象衛星對暴雨、洪水進行監測,提高預報正確率,減輕洪澇災害損失。

  工程措施:修築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或滯洪、蓄洪區等***。非工程措施:洪泛區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警系統;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和對策;實行防洪保險等。

  旱災防禦措施:①實行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結構,改善乾旱區的生態環境;②種植耐旱作物;③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營造防護林,改進耕作制度等。

  寒潮防禦措施:提前釋出準確的寒潮訊息或警報,提醒有關部門做好防寒準備。

  :地質災害

  技巧1:地質災害主要型別

  地震、火山噴發、滑坡和泥石流。

  技巧2:地震:

  岩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強烈釋放出來,引起一定範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

  世界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型別:以里氏震級來表示。3級以下無感覺:微震。5級以上造成破壞:破壞性地震。

  特點:是一種危害和影響最大的地質災害。

  技巧3:火山噴發:是地下深處的高溫岩漿及氣體、碎屑從地殼中噴出的現象。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活動。?分類:①活火山:在人類歷史時期作週期性噴發的火山

  ②死火山:人類歷史以前噴發過,迄今為止沒有重新噴發過的火山

  ③休眠火山:在人類歷史時期長期熄滅,有時又突然噴發的火山

  技巧4:滑坡:是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地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現象。

  技巧5:泥石流:是山區爆發的特殊洪流,包含泥沙、石塊以到巨大的礫石,破壞力極強。

  技巧6: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1***一個地域內的地質災害可能有若干種,它們在成因上是有關聯的。如川、滇、黔接壤地帶,地震、滑坡、泥石流為主的災害系統。原因:現代地殼活動強烈,地震頻發,震級高,山體中斷裂發育,岩石破碎,風化嚴重加上乾溼季分明,暴雨集中。

  ***2***在一次災害發生過程中,往往由一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

  ***3***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以間接或直接誘發地質災害。

  技巧7:地質災害防禦

  ⑴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

  ⑵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

  ⑶實施一些預防措施。如提高建築物的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植樹造林等綜合措施。

  ⑷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