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得分要點的具體介紹

  高考語文的文言文想要得到比較破好的分數,要注意把握好技巧,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考文言文得分的要點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語文文言文得分要點

  1文言文命題思路

  1.貼近教材。文言虛詞的考題大都引用教材的例子,所以熟悉一下古文的基本篇目還是有用的。

  2.注重細節。考查對事情來龍去脈的理解與把握,考查觀點認識的提煉等。

  2文言實詞虛詞

  文言實詞

  1.把意思代入原句,看詞性與意思是否解釋得通,如果還不能排除,再把它還原到原文,看具體語境。

  2.實詞釋義方法:

  ①文言文句子結構整齊,講求對仗,可以利用這一結構特點推知詞義。***相近或相反***

  如: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以”對應“用”,所以它可以解釋成“被任用”

  “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 “勞苦”同義,所以“倦極”也同義,“極”就是“疲憊”的意思

  “每讀書至治亂得失” “得失”是反義詞,所以“治亂”也應該是反義詞,“治”就只能解釋成“治理得好,太平”

  ②聯想該字熟悉的課文中的例子或在成語中的用法

  如:貸 責無旁貸***推卸*** 嚴懲不貸***寬恕,饒恕***

  把這兩個意思代入“雖親屬不貸”,可知“寬恕”更合適

  ③或者把該字在現代漢語中可組的詞代入解釋

  如:“無所阿避” 現代漢語中有“避免、迴避、躲避”等詞,代入句中比較可知“迴避”更合適

  文言虛詞

  常考文言虛詞共18個,高三網有18個虛詞的釋義,要儘可能熟悉這些詞的用法。

  3篩選材料、找錯誤項

  篩選材料

  1.先看材料的陳述物件是否一致

  2.再看材料的內容是否能證明觀點

  找錯誤項

  1.先把選擇肢還原到文中相關部分

  2.注意時間、事件、人物的對應關係,注意事件內在的因果關係,注意個別詞語的對應解釋

  高考語文文言文常考的動詞介紹

  1.詣:到,去。

  2.勸:①鼓勵,獎勵;②受到鼓勵、獎勵。

  3.課:考核、督促、徵收。

  4.風、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視,巡行;考察,核實,查明。

  6.遊:①遊玩,遊覽;②旅行,外出求學或求官;③交際,交往。

  7.趣、趨:①小步走,跑;又引申為趕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檢舉,揭發。

  9.白:告訴,報告。常用於官吏之間。

  10.短:進讒言,說壞話。

  11.害:嫉妒。

  12.聞:

  ①聽說,聽見;

  ②使知道,報告給……知道。對於義項

  ③要特別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統治者——國君,強化了這一點,閱讀時就不至於認為下文中國君和主人公發生的事件顯得突兀。怎麼國君知道了並參加進來了呢?其實就是“聞”字在起作用。如“沒死以聞”,“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13.折:指斥,指責,駁斥。

  14.讓:①責備,責怪;②謙讓,辭讓。

  15.黨:偏袒,夥同,包庇。

  16.矯:假託,假傳。

  17.質:作人質;抵押。

  18.次:①臨時駐紮***用於軍隊***;②住宿,停留***用於個人***。

  19.輸:繳納***貢品或賦稅***——由“輸送、運輸”引申。

  20. 當:判刑,判罪。後多帶表示懲罰意義的詞語。

  21.坐:①因……犯罪或錯誤,觸犯;②牽連,定罪。

  22.多:讚揚,欣賞。“高、貴”等字,若帶賓語,就是意動,也意譯為此。

  23.少:批評,輕視,看不起。

  高考語文的文言文固定短語介紹

  1.得無:表示反詰的語氣,譯為:莫非,莫不是。

  2.否則:是兩個詞,否:不是這樣,不然;則,相當於“就”。

  3.然後:是順接連詞,可譯做“這樣以後”,或者“之後”

  4.然則:可譯為“既然這樣***如此***,那麼……

  5.雖然:與現代漢語不同,“雖”相當於“雖然”,“然”相當於 “這樣”,可譯作“雖然如此”“儘管如此”

  6.無乃:當副詞用,可譯作“豈不是”,也可譯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何不。 曷:何不。 叵: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它們組成固定形式,相當於漢語“怎麼樣”“為什麼”“什麼樣”等

  10.“如……何”“奈……何”“若……何”:這是上述形式的擴充套件,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對……怎麼樣”“把……怎麼辦”。

  11.孰若,孰與:用做比較或選擇,可譯為“與……相比,誰***哪一個***……”;如放在動詞前,可譯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

  12.所以:表原因,譯做“……的原因”。表憑藉或方法 ,譯做“用來”“靠它來”“用來……的***根據、禮節、方法***”

  13.無論:不用說,更不必說。

  14.卑鄙:地位卑微,見識淺陋。

  15.其實:它的果實,或者“那實際情況”“它實際上”“它的實利”

  16.不過:不超過。

  17.地方:土地方圓

  18.山東:淆山以東。

  19.可憐:可愛,或者“值得同情”

  20.於是:在這時,或者“在這件事上”

  21.以為:把……當作,或者“任用……人做”

  22.指示:指給……人看。

  23.可以:可以憑藉……

  24.至於:達到某種程度,或者“落到什麼地步”

  25.不必:不一定,今義“用不著”

  26.因而:趁著某個機會而……

  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 28.即使:就讓***使***

  29.智力:智謀和力量 30.前進:走上前獻上

  31.何苦:怕什麼,怎麼怕,怎麼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