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譯的技巧方法介紹

  文言文的學習是高考語文的方重點,想要取得好的成績,學生需要學習好文言文,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高考文言文翻譯技巧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文言文翻譯技巧

  1.以難詞難句為突破口,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譯的方法技巧。

  2.在已掌握文言文翻譯的一般原則基礎上,加強踩點得分意識。

  ***1***從高考的特點與考查目的出發,文言文翻譯要嚴格遵循的兩個原則:

  一是忠於原文,力求做到 信雅達

  1.信:忠於原文內容和每個句子的含義,不隨意增減內容。

  2.達:符合現代漢語的表述習慣,語言通暢,語氣不走樣。

  3.雅:用簡明、優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文譯出原文的語言風格和藝術水準來。

  二是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以意譯為輔

  ***2***文言文“六字翻譯法” :

  ㈠留

  凡朝代、年號、人名、地名、書名、器物名、官職等專有名詞或現代漢語也通用的詞,皆保留不動。例:

  ⒈趙惠文王十六年

  ⒉廬陵文天祥

  ⒊汝今得與李、杜齊名。《範滂傳》

  ㈡刪

  把無實義或沒必要譯出的襯詞、虛詞、偏義複詞中無實意的一方等刪去。

  如:夫趙強而燕弱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㈢換

  翻譯時把古代詞彙換成現代漢語。

  基本模式是把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通假字換成本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詞換成現代漢語。

  例: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⒉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字字抓落實留刪換

  ㈣調

  調整語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等,要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規範調整語序。

  ⒈夫晉,何厭之有?

  ⒉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臥以之。定語後置、狀語後置

  另外有些不調整就難以理解的句子如互文:

  例:⒈主人下馬客在船

  ⒉秦時明月漢時關

  ㈤補:補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內容***主語、謂語、賓語、介詞等***

  例:

  ⒈沛公謂張良曰:“***你***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省略主語***

  ⒉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 ***鼓*** 而衰,三 ***鼓*** 而竭 。***省略謂語***

  ⒊豎子,不足與 ***之***謀。***省略賓語***

  ⒋今以鐘磬置 ***於*** 水中。***省略介詞***

  文從字順調補貫

  客有為齊王畫者,齊王問 ***他*** 曰:“畫孰最難

  者?” ***客*** 曰:“***畫*** 犬、馬最易 難。”“孰最易 者?”

  曰:“***畫*** 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

  旦暮罄***完全顯現***於前,不可類之,故難。

  鬼魅無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

  讀讀下面文段,翻譯畫橫線的句子,指出用了“六字法”的哪些方法。

  太祖馬鞍在庫,而為鼠所齧。庫吏懼必死,議欲面縛首罪,猶懼不免。衝謂曰:“待三日中,然後自歸。” 衝於是以刀穿單衣,如鼠齧者,謬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問之,衝對曰:“世俗以為鼠齧衣者,其主不祥。今單衣見齧,是以憂戚。太祖曰:“此妄言耳,無所苦也。”俄而庫吏以齧鞍聞,太祖笑曰:“兒衣在側,尚齧,況鞍縣柱乎?”一無所問。

  文言文翻譯的“六字法”

  思考:命題時是根據什麼擬定評分細則的?命題者為什麼要選這三句作翻譯題?

  ①太祖馬鞍在庫,而為鼠所齧。 ***2分***

  ②今單衣見齧,是以憂戚。 ***2分***

  “見”1分,表被動;“是以”賓語前置1分;

  ③兒衣在側,尚齧,況鞍縣柱乎?” ***4分***

  選擇含有關鍵詞語、特殊句式的句子

  ①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4分***

  抓關鍵詞句,洞悉得分點

  總 結

  ***1***莊子之齊,見餓人而哀之。

  譯文:莊子到齊國去,看到一個飢餓的人,很同情他。

  ***2*** 吾見過我者多矣,莫 我 哀也。

  譯文:我看見很多人從我面前走過,可沒有一個人同情我 。

  ***3***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譯文:假使先生不是沒吃飯,還會同情我嗎?

  鞏固練習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翻譯畫線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給一座城***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參考答案

  ①曾子衣 敝衣 以 耕。

  ②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

  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於***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

  高考怎麼學習和複習古詩文

  一些年來,我國中小學大都奉行“考什麼教什麼”。讓學生單純背誦,不曾進行情操陶冶、理解能力培養等,致使我國中小學生利用古詩文體驗審美、聯想、創新等能力較差。

  讓學生多學習古詩文,有利於學生加深對古代文化的理解,提高個人閱讀能力、作文能力,促進個人智力發展。學生在學習古詩文時聯想、補充、創造,會豐富自身想象力。也能讓學生聰目明理,加快培育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學習古詩文,理解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可以讓學生情操得到陶冶和昇華,讓其變得更加文明和高雅。

  讓學生多學習古詩文,國外也有成功實踐。在英國,莎士比亞作品是中小學生必讀的內容。創作於16世紀的莎士比亞作品,使用的是古典英語***精品課***,相當於我國的古詩文。

  學生學習古詩文,教材只是一條渠道,文藝作品也是一條渠道,甚至文藝作品更可以“潤物細無聲”。所以,讓中小學生學習古詩文,還要大力開發“課外元素”。比如,借鑑西方經驗,開發以文化元素為主題的教育類遊戲應用,同時,在兒童影視作品、兒童劇、音樂劇中,加入傳統文化主題。

  學生學習古詩文,別忘“改善生態”。現在,古典詩文閱讀背景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綠楊枝外盡汀洲”“淥水盪漾清猿啼”,這樣的自然美景越來越少,如此現狀難能讓學生理解古詩文中的美景。因此,讓學生學習古詩文,也促進改善我們的生態與生活,讓古詩文中的美景重返大地,以實現美、真、善的統一。

  學生學習古詩文,還要有古詩文的良師,除了學校,家庭氛圍也很重要,整個社會要形成尊重和弘揚古詩文的氛圍。

  高考文言文翻譯總結和練習

  總結

  ***1***莊子之齊,見餓人而哀之。

  譯文:莊子到齊國去,看到一個飢餓的人,很同情他。

  ***2*** 吾見過我者多矣,莫 我 哀也。

  譯文:我看見很多人從我面前走過,可沒有一個人同情我 。

  ***3***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譯文:假使先生不是沒吃飯,還會同情我嗎?

  鞏固練習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翻譯畫線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給一座城***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參考答案

  ①曾子衣 敝衣 以 耕。

  ②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

  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於***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

  總 結

  文言語句重直譯,

  把握大意斟詞句,

  人名地名不必譯,

  古義現代詞語替。

  倒裝成分位置移,

  被動省略譯規律,

  碰見虛詞因句譯,

  領會語氣重流利。

  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六招制勝

  易錯題診斷

  文言翻譯,高考試卷中要求直譯,也就是字字落實。所謂字字落實,主要是判斷每一個虛詞、實詞的用法和意義,找出通假字、古今異義字、活用詞等,並做準確解釋,還要把握句式特點和句子的語氣。

  具體來說,應從“留”“換”“補”“刪”“調”“貫”六個方面進行。“留”,凡指朝代、年號、人名、地名、官職等專有名詞,皆保留不動。“換”,將單音詞換成現代漢語雙音詞,將詞類活用詞換成活用後的詞,將通假字換成本字……凡該換的,一律換之。“補”,即補出古代簡練說法省略或隱含的內容,特別是對省略句。“刪”,指刪去那些無意義或沒有必要譯出的虛詞。“調”,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要求調整過來。“貫”,指文言句中帶修辭方法的說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據上下文靈活、貫通地譯出。

  可記住口訣:

  文言翻譯重直譯,把握大意斟詞句。

  人名地名不必譯,古義現代詞語替。

  倒裝成分位置移,被動省略譯規律。

  碰見虛詞因句譯,領會語氣重流利。

  1.***2007年湖北卷***把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二世祖諱伍,有善行,稱善人公。……好施予,歲時勤力活家,人產計口給食,餘悉以販鄉里貧乏者。門前植槐一株,枝葉扶疏,時作糜哺餓者於其下。……高祖諱重光,字廷宣。……丁巳,肅皇新三殿,求大木,取辦貴竹。公至,彝人爭以所知異木走報公。公深入其阻。衝風瘴癘,勤事以死。事聞,特加恩恤,賜祭葬。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績詔贈太僕寺少卿。公性孝友,為穎川公次子,方齔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繼母常、嶽、盧,如所生。兩弟早夭,撫其遺孤,不殊己子。居鄉,恂恂退讓,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艱險。及卒,無一語及家事。世廟諭祭文,有“忠勤報國”之褒,故稱忠勤公焉。

  【解析】

  ***1***扶:古代的長度單位,四寸為扶。“枝葉扶疏”是說枝葉相距很近,意譯為“枝葉繁茂”。“時作糜哺餓者於其下”既承前省主語***善人公***,又是介賓短語***“於其下”***後置。翻譯時既要“補”――補出主語,又要“調”――把“於其下”放到謂語“作”前。參考譯文:家門前種有一棵槐樹,枝葉繁茂,***善人公***時常在樹下煮粥給饑民吃。

  ***2***所知異木:知道的奇異樹木。走:跑。從文意通順的角度應放到“爭”的後面。參考譯文:忠勤公到後,彝人爭著跑去把他們知道的奇異樹木告訴他。

  ***3***“孝友”是兩個單音節詞,應“換”為雙音節詞。參考譯文:忠勤公天性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穎川公的二兒子,剛換牙時母親沈安人就去世了。

  2.***2007年福建卷***閱讀下面文言文,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孟子去齊,充虞①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孟子?公孫丑下》***

  [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解析】

  ***1***夫子: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在對話中,譯成第二人稱。易錯點是“豫”,我們記住的是“猶豫”,其實“快樂”是它的第一個義項。參考譯文:您似乎不快樂。

  ***2***易錯點是“平治”。平:平定,治理。治:治理。“平治”同義。參考譯文: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當今的社會裡,除了我還能有誰呢?

  實戰演習

  1.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任峻,字伯達,河南中牟人也。漢末擾亂,關東皆震。中牟令楊原愁恐,欲棄官走。峻說原曰:“董卓首亂,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者①,非無其心也,勢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峻又別收宗族及賓客家兵數百人,願從太祖。太祖大悅,表峻為騎都尉,妻以從妹②。……於饑荒之際,收恤朋友孤遺,中外貧宗,周急繼乏,信義見稱。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三國志》***

  [注]①太祖:曹操。②從妹:堂妹。

  ***1***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者。

  ***2***太祖大悅,表峻為騎都尉,妻以從妹。

  ***3***周急繼乏,信義見稱。

  2.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沈炯字初明,吳興武康人也。炯少有俊才,為當時所重。……臺城陷,景將宋子仙據吳興,使召炯,方委以書記,炯辭以疾。……陳武帝受禪,加通直散騎常侍。……初,武帝嘗稱炯宜居王佐,軍國大政,多預謀謨。文帝又重其才,欲寵貴之。***《南史?列傳第五十九》***

  ***1***使召炯,方委以書記,炯辭以疾。

  ***2***武帝嘗稱炯宜居王佐,軍國大政,多預謀謨。

  ***3***文帝又重其才,欲寵貴之。

  3.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萬乘下之,尊之於廷,示天下與小人群也。”武安君從齊來,而燕王不館①也。謂燕王曰:“臣東周之鄙人也,見足下,身無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於郊,顯臣於廷。今臣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聽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於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戰國策?燕一》***

  [註釋]①不館:沒有***給蘇秦***預備住處。

  ***1***身無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於郊,顯臣於廷。

  ***2***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於王者。

  4.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傲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雲:“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大學》***

  [注]闢:偏頗,偏向,偏愛。

  ***1***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2***“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參考答案

  1.***1***天下沒有誰不怨恨***或:天下沒有誰不斜著眼睛看***,但沒有首先發難的。***2***曹操非常高興,上表讓任峻擔任騎都尉,***並***把***自己的***堂妹嫁給他。***3***救濟***他們的***急事,接濟***他們***缺少的東西,信用和道義被稱頌。

  2.***1***派人召喚沈炯,將要把書記的職位***負責文書的工作***委任給他,沈炯以有病來推辭。***2***陳武帝曾經讚許沈炯,***說他***應居輔佐大臣的職位,軍隊、國家的大事,***應該***多多參預籌劃***謀劃***。***3***陳文帝也很看重他的才幹,想使他受到寵幸,使他顯貴。

  3.***1***我自己沒有一點功勞,但您到郊外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顯赫。***2***一定是有人說我不講信用,在大王面前傷害我。

  4.***1***所以,能喜歡某人又能看到那人的缺點,厭惡某人又看到那人的優點的人,天下少有啊。***2***“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壞,人都不滿足於自己莊稼的茁壯。”這就是不修養自身就管不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