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臨床護理論文

  為了達到培養適合臨床護理工作的高水平實用型人才的目的,必須對護理專科的學生進行臨床護理課程教學改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外科護理中的健康教育論文

  一、健康教育在外科護理中應用的方法

  一般來說,外科是一個很廣泛的範圍,外科包括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顱腦外科***,心胸外科,婦產科,骨外科,燒傷科,眼科,口腔外科等,大體上來說,需要做手術的都屬於外科的範疇。所以外科一般關係著人體的重要部分,外科病患者也是一個非常需要注意的患者群體,因此關於外科的護理也就相當重要了,先進並且完善的外科護理工作會對外科患者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1:一般外科術後住院治療的患者

  首先接觸到的就是護士,由於患者在病後因為病痛很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再加上患者對醫院的環境不太熟悉,對自己的病情也不是很瞭解,治療與恢復期間組要注意的事項比較多,尤其是一些風險與治療難度大的病者對手術不太瞭解,對醫療人員不夠信任的話,往往會產生恐懼焦慮的情緒,所以就需要醫生護士等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因此,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就醫治療期間悉心照料,詳細的介紹入院須知以及醫院環境,以溫和親切的態度和患者進行交流,讓患者能夠儘快的熟悉醫院的環境,對醫生護士等醫護人員產生信任的態度,耐心的回答患者的疑問,對患者的負面情緒能夠加以包容、理解,使患者在治療期間能夠處於一種樂觀積極的情緒,會有利於身體的恢復以及醫生治療的有效進行。在需要手術的外科治療中,在術前進行健康教育是確保手術成功的一個重要的步驟,手術前護理工作的重點內容是對可能增加手術風險的因素進行評估,並針對這些因素有效的對患者進行手術相關的健康教育。醫護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相關情況,結合他的病情,多跟患者進行交流,對患者進行病情講解,讓患者能夠對自己的病情以及手術的相關情況多一些瞭解,在手術時能夠以和輕鬆的態度進行手術,是評估和矯正可能增加手術危險性的生理和心理問題,對患者進行有關手術的健康教育。這樣做不僅有利於糾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一些錯誤認識,提高他們的健康意識,而且還能使患者對自身將要經歷的一系列治療過程有所瞭解,減少患者的恐慌心理,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護理措施的實施。嚴格來說,之所以要重視病人蔘與到護理目標的制定和護理活動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健康,使病人生活能夠自理。由於護理工作是一個整體,而病人也是一個整體,所以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就要形成一個整體的護士與患者的相互關係,因此護士在制定護理目標及護理方案時應請病人主動參與並積極配合。

  2.進行手術術前準備的護士

  對術前患者的各種檢查、護理情況等應對患者以及其家屬進行詳細的說明、解釋並加以指導,也要向病人及家屬講解外科手術的簡要過程,以及在部分的外科手術後留置各種管道的目的、意義、以及患者家屬的配合方法,向他們講解能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的各種措施,得到病人及其家屬的理解並積極配合。還要對患者進行術後恢復訓練,鼓勵患者認真進行術前練習並能夠掌握深呼吸運動、咳嗽和排痰等方法,並對那些經過胸部手術的患者進行腹式呼吸的訓練,指導那些腹部手術者進行胸式呼吸的訓練。對有吸菸嗜好的患者要讓他們在手術前2周停止吸菸,以減少呼吸道分泌物,保證呼吸道的乾淨。而且責任護士也應該將健康教育滲透到各種檢查及治療之中,並能夠在其中發揮重要的輔助作用。所以說,健康教育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對於患者的身體恢復以及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的影響。健康教育是護理髮展的一個必然的方向,也是護理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患者進行完善積極的健康教育也有利於外科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復與發展,對患者的健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結束語

  根據本文的分析研究,我們可以得知,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夠提高護士的組織能力及醫學看護能力,還能夠增加了護士對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因此來說,健康教育的內容應該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針對性,要根據不同的疾病與患者的個體差異來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內容,以促進外科護理工作水平的提高與患者身體的恢復。

  範文二:外科護理人文教育研究

  1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

  人文素質教育就是通過人文知識傳授、環境薰陶以及自身實踐等方式,培養護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養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多維知識視野[1]。人文素質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態度,而不僅僅是教給學生一些人文知識。

  2我國外科護理學人文教育的現狀

  2.1重專業輕人文素質教育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外科護理學教學是以知識教學為中心的“經驗式”教學。由於教學目標的偏頗,教學中過分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忽略了學生對社會、生活、就業等人文素質的需要;忽視了人的願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發展和需求。

  2.2人文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護理院校的絕大多數外科護理學教師是在專業教育模式中培養出來的,未受到全面教育,知識結構不夠合理,部分教師人文素養缺乏,這反映到教學上就不能在人類文化的廣泛背景下將所學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而人文科學教師又缺乏相應的護理專業知識,不能做到護理專業與人文知識的滲透和融合,從而導致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認識、理解不足,影響了護理人文素質教育的效果。

  2.3護理人文課程設定不夠科學

  近年來雖然許多院校意識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課程改革,增加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設定,但難以形成體系,而且隨意性強,規範性差。同時這些課程常常設定在大學的初期,後期是專業課的學習,在後期外科護理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由於授課教師的人文教育醫師不夠,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只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灌輸和技能訓練,而忽視了人文教育。

  3加強外科護理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

  外科護理工作是一項既光榮又艱苦的工作。繁重、瑣碎及高風險的工作加之來自於各種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的矛盾使很多剛到護理崗位的護士們感到了心理壓力,失去對護理工作的熱情,甚至導致較高的護士離職率[2]。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職業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克服種種困難做到盡職盡責、愛崗敬業。在校學習階段,只有加強對護理學生的人文教育才能增進她們對外科護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需要學校管理者和教師的共同努力。

  3.1重視人文素質教育

  護理院校和護理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須重視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培養具有專業素質和人文素質的護理人才,以適應社會進步和護理學科發展的需要。學校應根據護理專業培養目標成立相應的人文教研室,使人文課程的教育由專門的科室來落實。豐富人文課程的內容。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定期開設人文講座、辯論會、演講會等活動增加學生的人文知識。

  3.2提高護理學教師的人文素質

  人文素質教育不僅僅是人文社科教師的事,不能單純依賴增加人文課時數,護理學教師也要具備必要的人文素養,把“授業”與“傳道”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和人文精神的滲透,使學生在掌握護理學知識的基礎上,領略到其中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從而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綜上所述,加強護理人文素質教育勢在必行。護理專業是直接維繫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專業,21世紀,社會要求護士必須懂得人、理解人、關懷人,必須具有很強的人文精神[3]。提高護理學專業教師的人文素質,在理論課、技能課中滲透人文素質的組織形式,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在以後的護理工作中,能更好地適應臨床護理工作和社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