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樂器四大類

  中國古代的樂器有分四大類,你知道是哪四大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中國古代吹奏樂器

  我國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有嗩吶、海笛、管子、雙管和喉管等。

  第三類,氣流通過***引起管柱振動的有笙、抱笙、排笙、巴烏等。

  由於發音原理不同,所以樂器的種類和音色極為豐富多彩,個性極強。並且由於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區、民族、時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樂中的吹奏樂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極其豐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獨特的演奏風格與流派。

  典型樂器:笙、蘆笙、排笙、葫蘆絲、笛、管子、巴烏、壎、嗩吶、簫。

  全部樂器: 木葉、紙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壯族*** 、招軍***漢族*** 、吐良***景頗族***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口笛***漢族*** 、樹皮拉管***苗族*** 、竹號***怒族*** 、簫***漢族*** 、尺八 、鼻簫***高山族*** 、笛***漢族*** 、排笛***漢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漢族*** 、排簫***漢族*** 、多***克木人*** 、篪***漢族*** 、壎***漢族*** 、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簫***苗族*** 、鼕鼕奎***土家族*** 、蓽達***黎族*** 、***口利***咧***黎族*** 、嗩吶***漢族*** 、管***漢族*** 、雙管***漢族***

  、喉管***漢族*** 、芒筒***苗族*** 、笙***漢族*** 、蘆笙***苗、瑤、侗族*** 、確索***哈尼族*** 、巴烏***哈尼族*** 、口哨***鄂倫春族***

  二、中國古代彈撥樂器

  我國的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和轉調箏***、古琴、揚琴和獨絃琴等;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絃、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聶等。

  彈奏樂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與撥子兩種彈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較充分發揮,如彈、挑、滾、輪、勾、抹、扣、劃、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豐富,又促進了左手的按、吟、擻、煞、絞、推、挽、伏、縱、起等技巧的發展。

  彈奏樂器除獨絃琴外,大都節奏性強,但餘音短促,須以滾奏或輪奏長音。彈撥樂器一般力度變化不大。在樂隊中除古琴音量較弱,其它樂器聲音穿透力均較強。

  彈撥樂器除獨絃琴外,多以碼***或稱柱***劃分音高,豎式用相、品劃分音高,分為無相、無品兩種。除按五聲音階排列的普通箏等外,一般都便於轉調。

  各類彈奏樂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獨絃琴外,皆可演奏雙音、和絃、琵音和音程跳躍。

  我國彈奏樂器的演奏流派風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稱和符號也不盡一致。

  典型樂器:琵琶、箏、揚琴、七絃琴***古琴***、熱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絃、月琴、彈布林。

  全部樂器: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竹製口弦***彝族*** 、樂弓***高山族*** 、琵琶***漢族*** 、阮***漢族*** 、月琴***漢族***

  、秦琴***漢族*** 、柳琴***漢族*** 、三絃***漢族*** 、熱瓦甫***維吾爾族*** 、冬不拉***哈薩克族*** 、扎木聶***藏族*** 、箏***漢族***

  、古琴***漢族*** 、伽耶琴***朝鮮族*** 、豎箜篌、雁柱箜篌。

  三、中國古代打擊樂器

  我國民族打擊樂器品種多,技巧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根據其發音不同可分為:1、響銅,如:大鑼、小鑼、雲鑼、大、小鈸,碰鈴等;2、響木,如:板、梆子、木魚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腳鼓等。

  我國打擊樂器不僅是節奏性樂器,而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獨立演奏,對襯托音樂內容、戲劇情節和加重音樂的表現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擊樂器在我國西洋管絃樂隊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擊樂可分為有固定音高和無固定音高的兩種。無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鑼,大、小鈸,板、梆、鈴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雲鑼等。

  典型樂器:堂鼓***大鼓***、碰鈴、缸鼓、定音缸鼓、銅鼓、朝鮮族長鼓、大鑼小鑼、小鼓、排鼓、達卜***手鼓***、大鈸。

  全部樂器: 梆子***漢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漢族*** 、臘敢***傣族*** 、編磬***漢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諾族*** 、鈸***漢族*** 、鑼***漢族*** 、雲鑼***漢族*** 、十面鑼***漢族*** 、星***漢族***——碰鐘 、鍾***漢族***

  、編鐘***漢族*** 、連廂棍***漢族*** 、喚頭***漢族*** 、驚閨***漢族*** 、板***漢族*** 、木魚***漢族*** 、吾攵***漢族***

  、法鈴***藏族*** 、腰鈴***滿族*** 、花盆鼓***漢族*** 、銅鼓***壯、仡佬、布依、侗、水、苗、瑤族*** 、象腳鼓***傣族***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漁鼓***漢族*** 、塞吐***基諾族*** 、京堂鼓***漢族*** 、腰鼓***漢族***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太平鼓***滿族*** 、額***藏族*** 、撥浪鼓***漢族*** 、揚琴***漢族*** 、竹筒琴***瑤族*** 、蹈到***克木人***

  、薩巴依***維吾爾族*** 。

  四、中國古代拉絃樂器

  拉絃樂器主要指胡琴類樂器。其歷史雖然比其它民族樂器較短,但由於發音優美,有極豐富的表現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藝術水平,拉絃樂器被廣泛使用於獨奏、重奏、合奏與伴奏。

  拉絃樂器大多為兩弦少數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數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數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數是扁形或扁圓形如:馬頭琴、墜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優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剛勁、歡快、富於歌唱性。

  典型樂器:二胡、板胡、革胡、馬頭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全部樂器: 樂鋸***俄羅斯族*** 、拉線口弦***藏族*** 、二胡***漢族***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三胡***漢族***

  、四胡***漢族*** 、板胡***漢族*** 、墜琴***漢族*** 、墜胡***漢族***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擂琴***漢族***

  、二絃***漢族*** 、大筒***漢族*** 、馬頭琴***蒙古族*** 、馬骨胡***壯族*** 、艾捷克***維吾爾族*** 、薩它爾***維吾爾族***

  、牛腿琴***侗族*** 、獨絃琴***佤族*** 、雅箏***朝鮮族*** 、軋箏***漢族***。

  中國古代樂器的起源

  樂器是人類早在原始時期已擁有的文明財富之一。圍繞樂器的來歷,自古以來中外均有許多傳說和神話,並長期被據為樂器的起源與發展之說。如中國許多古書記載:“女媧作簫”、“女媧作笙”、“伏羲作簫”、“伏羲作琴”、“庖犠氏作瑟”、“倕作鍾”、“伶倫入昆倫山採竹為笛”、“黃帝命伶倫鑄十二鍾”、“黃帝殺虁以其皮為鼓”等。

  所述均為公元前四、五千年前的事,尚未或剛剛進入銅器時代,不可能有笙簧和鑄鐘等工藝很複雜的產品。那時的人對絕對音高可能有些概念,但對樂律未見有多少認識,象上述那些複雜的旋律性樂器不可能出現那麼早。那些傳說中的人物,是否實有其人,至今史學上仍存疑待探索。所述樂器實有其物,但任何人不可能一下子造出那樣完美的樂器。樂器都是逐步演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