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填報高考志願的方法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到來,隨之便是高考志願的填報。那麼如何正確填報高考志願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高考之後報志願的考生對自己最負責任的態度就是完全放棄志願、全力準備高考,等考完後再研究志願一點不晚。

  二、考前報志願的考生也不要因為志願問題分散太多精力,畢竟高考分數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分數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家長應該在志願方面提前多做研究、力爭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孩子做出科學的、理智的選擇。為了讓學生少受影響,在家長思考不成熟的階段儘量不要與學生交流。所以我以下的建議主要是針對家長了。

  三、瞭解高考的各種不同型別招生的性質及錄取原則。例如小語種、國防生、定向生、委培生等在高考中都有相應的降分錄取的標準。

  四、瞭解各批次錄取流程,特別要慎重對待提前批次,因為一旦分數很高又報了提前批次,便很有可能被錄取,也就失去了參加其它批次錄取的機會。

  高考志願填報注意要點

  家長考生分好工

  填報高考志願前,家長和考生常感到焦慮、不知所措,該如何調整心態填報好志願呢?記者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心理諮詢與測量專業博士郭召良。

  家長多瞭解專業

  高考填報志願是考生職業發展的第一個選擇,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感到焦慮、恐慌,主要是害怕填錯志願,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解決這種不確定性,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對資訊的瞭解。目前很多專業名稱很模糊,家長要充分了解這個專業學什麼,歷年錄取分數線,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就業前景等,在選擇專業上把目光放得遠一些。如果希望孩子將來繼續深造,就可以考慮一些基礎專業,比如數學、中文等。如果希望大學畢業就工作,可多考慮工科類專業。

  考生多瞭解自己

  決定學什麼專業,考生首先要了解自己,只有適合自己的專業才是最好的。郭召良舉了一個例子:有名考生填報志願時選擇了園林專業,可進校後發現自己缺乏美術功底,學習園林專業很費勁,連畢業都成了問題。判斷自己適合什麼專業,首先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的興趣型別,考生可列出自己做得最好的3件事,看看這3件事都是哪方面的,是與人打交道的,還是與事打交道的,判斷自己的興趣和個人潛能。也可通過心理測評了解自己。千萬不要隨波逐流,追求“時髦”專業,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學習好就一定要報考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但事實上不一定適合自己。

  高考志願填報怎樣選擇專業

  熱門專業就業率不一定高

  瞭解與專業對口的職業的社會需求情況。社會對不同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不平衡。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是社會產業結構的經常性變化,教育在客觀上總是處於滯後狀態;二是高等學校的專業設定缺乏主動適應社會需要的積極性。不少考生不瞭解社會需求狀況,依然將某些就業難的專業視為好專業,爭相報名。當然,如上這些專業的供求狀況,在不同學校、不同學歷層次的表現不一樣,而且,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著的。

  同一專業學校不同競爭力各異

  瞭解專業與學校的關係。有些考生問,對於學校和專業的選擇,哪個更重要?這不可一概而論。對於競爭力較強的考生,似乎應側重於學校的選擇。同樣是熱門專業,在不同學校,不同學歷表現不一樣。如法律、外貿、金融等專業,在專業性較強的高校,如外經貿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校的相關專業畢業生依然保持著良好的需求和就業狀況,而有些工科院校的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則比較困難。這主要是因為學校的師資、辦學歷史及相應的社會認可度所致。另一種情況,一些比較知名的企事業單位和外國企業,在選擇畢業生的時候,習慣圈定學校範圍。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單位更注重畢業生的受教育環境和綜合素質,而把專業放於其次。需要說明,我如上講的只是側重考慮因素,而在實際選擇志願的時候,必須全面考慮,綜合平衡。

  選專業為什麼要強調興趣

  現在的高考選報志願,由於一是對專業和職業缺乏瞭解;二是怕影響考生複習,因而常常是盲目選擇,或者由家長、老師或其他親友代為選擇。填報志願時,主要考慮錄取因素,而對考生的性格、興趣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致使考生不喜歡所學的專業,這是一部分大學生不愛讀書的根本原因,也是導致就業難和學非所用的直接原因。因此,高考時選報一個與自己特質、興趣相宜的專業十分有益於刻苦讀書和日後的職業發展。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古代軍事原則,也可用於選報志願。知己,除考分外,還要包括性格、興趣;知彼,除學校錄取線外,還包括學校的真實就業狀況、擬報專業內容和對口職業。瞭解“己”、“彼”情況是要下點工夫的,需要多蒐集一點資料,多拜訪一些知情者,多請教一些專家。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