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技術哲學研究之我見

  論文關鍵詞:技術哲學;技術創新哲學;技術啟蒙
  論文摘要:本文概括了德國、美國和中國技術哲學的歷史發展,揭示了當代技術哲學研究的自覺意識,並進而提出,現階段技術哲學研究的關鍵任務有兩項:其一,面向技術,進行技術創新研究;其二,面向社會,進行技術啟蒙。

  一、技術哲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技術哲學”研究起源於德國。1877年,德國哲學家卡普***E.Kapp***發表《技術哲學綱要》一書,這是德國系統地進行技術哲學研究的開端。在這之後,基默扼***E.Zschimmer!和德韶爾***F.Dessauer***分別在1913年和1927出版了各自的《技術哲學》專著。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哲學家胡塞爾***E.Husser1***、舍勒***M.Scheler***和海德格爾***M.Heidegger***從現象學和存在論角度對技術作了大量研究。近30年,德國的技術哲學研究又經歷了持續的、系統的增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德國工程師協會人文與技術委員會的研究。該委員會成立於1956年,會員中有德國當代最傑出的技術哲學家胡寧***A.Huning***、倫克***H.Lenk***、莫瑟***S.Moser***、拉普***F.Rapp***、羅波爾***G.Ropoh1***、薩克塞***H.Sachsse***、塔克爾***K.Tuche1***、茲默理***w.C.Zimmerli***。迄今,該委員會的技術哲學家們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倫克的《技術時代的哲學》***1971***、《論技術的社會哲學》***1982***;羅波爾_的《系統技術:基礎和應用》***1975***、《有缺點的技術》***1985***、《技術啟蒙》***1991***;拉普的《分析的技術哲學》***1978***、《現代世界的動力學》***1994***;胡寧的《工程師的創造力》***1974***;薩克塞的《技術人類學》***1978***等等。
  從整體上看,經過百餘年發展的德國技術哲學,雖在學術界逐漸獲得了承認,但仍屬於哲學的邊緣領域。德國技術哲學研究呈現以下特點:…其一,該領域的智力結構是多種多樣的,而不是單一的和標準化的。大致有經驗主義、存在主義、實用主義、人類學等不同的研究視角。其二,與技術社會學、技術經濟學和技術政治學等相關的研究聯絡密切,彼此的界限不甚分明。其三,技術的倫理、生態和資源問題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有突出的現實主義轉向。技術哲學研究由過去的玄思轉向現在的實踐導向。
  就世界範圍看,德國技術哲學首先在法國、荷蘭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和日本有所呼應。20世紀60—70年代始在美國興起。1975—1977年,美國哲學與技術學會***sf,r***成立。1978年開始出版技術哲學年鑑,1981年開始了每兩年舉辦一次的SPT國際研討會,1995年創辦學會期刊***Techne***。近30年,美國技術哲學研究發展迅速,出現了一批知名的技術哲學家及其優秀的學術專著。如:米切姆***c.Mitcham***的《技術的思考:工程和哲學之間的道路》***1994***;伊德***D.Ihde***的《技術與生活世界》***1990***;費雷***F.Ferre***的《存在與價值:面向建設性後現代形而上學》***1996***和《認識與價值:面向建設性後現代認識論》***1998***;勃格曼***A.Borgmann***的《技術與當代生活特徵》***1984***、《堅持實在》***1999***;溫納***L.Winner***的《自治的技術》***1977***;費恩伯格***A.Feen—berg***的《追問技術》***1999***和《改造技術》***2002***;杜爾賓***P.Durbin***的《科學、技術和醫學中的社會責任》***1992***等。
  從整體上看,美國技術哲學研究的特點是:其一,美國技術哲學研究有了迅速的乃至可說是突飛猛進的發展。近30年中,美國技術哲學研究的發展,與相關的科學哲學和技術社會學研究的發展相比,毫不遜色。l2J這一點主要表現為高水平文獻的增長,而研究隊伍並沒有擴大。SPT的規模始終保持在成立之初的水平,成員不足300人。其二,美國技術哲學研究的正規化是多元的。在SPT內部有杜威主義者、埃呂爾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和海德格爾主義者。其三,美國技術哲學研究中技術批判研究佔有突出的比重。在哲學領域中,技術哲學仍處於邊緣。由於許多SPT成員對技術持批判態度,SPT前會長皮特***J.Pit***認為美國技術哲學研究負荷著意識形態框架,其核心是敵視技術。由於不能全面、公正的對待技術的所有方面,皮特認為,美國技術哲學研究,特別是SPT的研究,存在著“智力誠信危機”的問題。
  我國技術哲學研究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初,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在學科建制上已成立了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技術哲學委員會,已有幾個以技術哲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學技術哲學博士點和碩士點。從研究成果上看,1999年陳昌曙先生出版《技術哲學引論》,這是我國第一部標有“技術哲學”書名的學術著作。從總的看,我國技術哲學研究還少有人系統地進行,在哲學大家族中也處於邊緣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