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三年級下冊三十二課夸父追日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32課《夸父追日》課文教學後期,可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小編為三年級師生整理了語文課文《夸父追日》資料,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十二課《夸父追日》課文

  很久以前,有個長得又高又大的巨人,名字叫夸父。他坐在地上,就像一座大山。他一站起來,腦袋就能碰到天上的雲彩。

  夸父是個好心人。他看到太陽每天早上從東邊升起,傍晚從西邊落下,夜裡人們什麼也看不見,就打定主意,要把太陽搬到地上來,讓地上的人們不分白天黑夜,都能晒到太陽,得到光明。 一天早上,夸父開始追趕太陽。他跑哇,追呀,一直追到太陽下山。

  眼看就要抱住太陽了,他加快腳步撲上去。可太陽像個大火球,呼啦啦地噴著火,把夸父烤得口乾舌燥。他轉身跑到黃河邊,彎下腰,“咕咚咕咚”地大口喝水。

  沒幾口,黃河裡的水被他喝光了。夸父還是口渴,他又跑到渭河邊,“咕咚咕咚”沒幾口,又把渭河的水喝光了。

  夸父喝了這麼多水,還是渴得難受。他就轉身朝北去找水喝。他越跑越慢,漸漸地停下來,身子晃了晃,“轟隆”一聲,倒在地上。夸父渴死了。

  夸父手裡的手杖掉在了地上。一會兒,這根手杖生了根,再過一會兒,手杖發了芽,抽了枝,長成了一棵桃樹。後來,這地方長出一棵又一棵桃樹,結出一個又一個大桃子。要是誰走路口渴了,摘幾個桃子吃,就不渴了。人們都說,這些桃樹,是夸父留給他的後代的。

  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十二課《夸父追日》課文教學札記

  “教”時教師要多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學”時學生要多用朗讀與想象進行情景體驗。

  入選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的神話傳說是經過改編後的一個個通俗、優美的故事。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敘述也具體而生動。為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多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為主。用語言描述來複述或總結課文。如教學《夸父追日》,教師可以用這樣的語言描述來總結課文:“追趕太陽的夸父太累了,當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當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我們的夸父終於支援不住了。倒在原野上的夸父變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了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夸父的精神世代相傳,感動天地,夸父的遺憾令人嘆息,催人奮進。”需要指出的是,教師的語言描述,用詞選句儘量要來自於文字,要讓學生感覺到閱讀文字的美妙和魅力──可以豐富語言,可以表情達意,可以有利於轉述和複述,也可以增強記憶、背誦,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十二課《夸父追日》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

  2、交流從故事中得到的收穫。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同學們都喜歡聽民間神話故事和神話傳說嗎?你們都聽過那些故事?如:盤古開天地、嫦娥奔月等,今天,我們要閱讀一篇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夸父追日,講的是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嚮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

  2、課題上帶有“※”這樣的課文我們以前學過,學這種課文有什麼要求?***這是略讀課文,要求採用各種方式學習,讀懂故事大意……***現在我們繼續用這方法來學習這個故事,請大家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哪些地方有趣,哪些地方感人,還有什麼疑問

  3、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抓住主要內容:

  ⑴查字典、詞典、細讀課文。

  ⑵圍繞夸父追日的故事,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分三部分***

  ①⑴:寫夸父為什麼要追趕太陽。

  ***勾出夸父心中所想的詞句***

  ②***2~4***:寫夸父追趕太陽,最後長眠在“虞淵”的壯舉。

  ***從夸父追趕的過程中,體現出什麼精神?***

  ③***5***:寫倒下的夸父變成一座大山,手杖化作桃林。

  ***大山和桃林表示什麼?***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夸父雖心想事未成,但夸父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地民族精神十分可貴。激勵人們精神百倍,奮勇前進,去完成夸父未竟地事業,使夸父的精神世代相傳。

  5、感受神話的想象和神奇:

  課文通過豐富又誇張的想象,把神奇地地方具體化了。在文中找出來:

  “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裡”形容夸父跑的速度快。

  “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乾了”,形容口渴,為了解渴。

  6、佈置作業:

  指導課後小練筆。


猜你感興趣:

1.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本第三十二課夸父追日

2.人教版

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十二課夸父追日教學設計

4.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三十一課女媧補天

5.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三十課西門豹

6.三年級語文下冊第32課夸父追日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