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最早的時期

  漢語的考古學來自於歐洲,而歐洲各國文字中的考古學都源於希臘文的αρχα?ολ?γ?,這個詞是由αρχα?ο?***意為古代事物或古代***和λ?γο?***意為科學***組成,在古希臘泛指古代史的研究。那麼,你知道我國最早考古的時期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以中國國家考古機構的誕生和活動為開始,則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成立。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不久,即批准建立國立中央研究院,作為中華民國最高學術研究和指導機構,1928年3月底,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籌備委員會一致通過建立歷史語言研究所,下設了三個組,第一組歷史學,第二組語言學,第三組考古學。1928年,史語所派遣董作賓到河南安陽考察殷墟遺址,並於同年10月由董作賓主持了對殷墟的正式第一次考古發掘。

  最早的有意的墓葬破壞,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可能屬於”挫骨揚灰“性質。而以盜竊墓中隨葬品的行為定義為盜墓的話,最早《呂氏春秋·安死》就有記載”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也;無不亡之國者,是無不抇之墓也“,此外《莊子·外物》亦有儒者捫珠的盜墓記載;《漢書·劉向傳》又有吳王闔閭陵墓“十有餘年,吳人發之”的記載,可見盜墓之陋,也是源遠流長了。

  考古學的研究年代

  考古學在中國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各國考古學研究的範圍都是有人類活動以來的古代歷史時期,所以它的上限是人類出現,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例如,英國考古學的年代下限為諾曼人的入侵***1066年***,法國考古學的年代下限為加洛林王朝的覆滅***987年***,美洲各國考古學的年代下限為C.哥倫布***約1451~1506年***發現新大陸***1492年***。一般說來,中國考古學的年代下限可以定在明朝的滅亡***1644年***。考古學與遠古的恐龍時代、近代史、現代史是無關的。

  近一時期以來,英國有“中世紀考古學”,其年代下限延伸到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1640年***;又有所謂“工業考古學”,其年代下限更延伸到18世紀和19世紀的工業革命初期。在美洲,則有所謂“歷史考古學”或“殖民地時代考古學”,它們的年代範圍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直到18世紀末或19世紀初美洲各國在政治上獲得獨立。但是,英國的所謂“工業考古學”、美洲的所謂“歷史考古學”或“殖民地時代考古學”,實際上是利用考古學的方法以研究近代史,所以不能算作真正的考古學。

  相反,也有人把考古學的年代範圍侷限於史前時代,即沒有文字記載的古代。這樣,便把許多文明古國的歷史時代也都排除在考古學研究的年代範圍之外,這也是不妥當的。考古學不研究近代和現代,而是研究古代,這是必須肯定的。但是,考古學所研究的“古代”,除了史前時代以外,還應該包括原史時代和歷史時代。

  就中國考古學而言,歷史時代不僅指商代和周代,而且還包括秦漢及其以後各代;所謂“古不考‘三代’以下”是不對的。當然,歷史越古老,文字記載越少,考古學研究的重要性也越顯著。要究明人類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時代的社會歷史,就必須在極大程度上依靠考古學,因而史前考古學與史前史就等同起來了。

  作為實物資料的遺蹟和遺物,考古學的研究物件是實物資料。有些人望文生義,只看重一個“古”字,以為只要是考證古代的事物,不管是根據文獻資料,還是根據實物資料,都可算是考古學。其實,考古學研究的物件是物質的遺存,即古代的遺蹟和遺物。這就是它與依靠文獻記載以研究人類歷史的狹義歷史學的最重要的不同點。

  考古學和歷史學,是歷史科學***廣義歷史學***的兩個主要的組成部分,猶如車的兩輪,不可偏廢。但是,兩者的關係雖很密切,卻是各自獨立的。它們都屬“時間”的科學,都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為目標,但所用的資料大不相同,因而所用的方法也不相同。有人把依靠文獻資料以研究人類古代歷史的狹義歷史學也稱為考古學,這是不符合近代考古學的基本含義的。

  作為考古學研究物件的實物,應該是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是經過人類有意識地加工的。如果是未經人類加工的自然物,則必須是與人類的活動有關,或是能夠反映人類的活動的。這就說明,考古學是屬於人文科學中的歷史科學,而不屬於自然科學,儘管在考古學的研究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各種自然科學的技術和方法。

  考古學的特殊門類

  特殊考古學 作為考古學的分支,使用特殊考古學這一名稱,是為了與史前考古學、歷史考古學、田野考古學等考古學的主要分支相區別。它包括上述三大分支以外的其他各種分支。有的是按研究物件不同而分的,如美術考古學、宗教考古學、古錢學、古文字學和銘刻學等;有的是按所用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分的,如航空考古學、水下考古學等。

  美術考古學

  考古學和古代美術史,往往有共同的資料。古代美術史的許多研究物件,從舊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巖畫到各個時代的繪畫、雕刻、造像、各種工藝品及神殿、寺廟和石窟寺等等,都屬遺蹟和遺物。考古學上的型別學和年代學等方法,也適用於古代美術史的研究。但是,作為考古學的一個分支,美術考古學是從歷史科學的立場出發,把各種美術品作為實物標本,研究的目標在於復原古代的社會文化。這與美術史學者從作為意識形態的審美觀念出發以研究各種美術品相比,則有原則性的差別。

  由於美術考古學的研究物件在年代上上起舊石器時代,下迄各歷史時代,所以它既屬於史前考古學的範圍,也屬於歷史考古學的範圍。又由於作為遺蹟和遺物的各種美術品多是從田野調查發掘工作中發現的,所以美術考古學與田野考古學的關係也相當密切。

  宗教考古學

  宗教考古學。是以有關宗教的遺蹟和遺物為研究物件的考古學分支。在古代,宗教信仰普遍存在於人類社會。因此,在研究人類社會的歷史時,必須把宗教活動也作為一個重要的方面。各個時代的神殿、寺廟、祭壇、祭具、造像、壁畫、經卷和符□之類,都是宗教考古學的具體研究物件,有的具有一定的美術價值,所以宗教考古學與美術考古學的關係也比較密切。在宗教考古學中,歐洲的基督教考古學、北非及西亞和中亞的伊斯蘭教考古學、南亞和東亞的佛教考古學是最為重要的,它們都屬歷史考古學的領域。但是,早在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人類已有宗教性的活動,並有一定的遺蹟和遺物。因此,宗教考古學這一分支,也應被包含在史前考古學的領域內。

  古錢考古學

  以古錢為研究物件的考古學,稱為古錢學。由於古錢的鑄造年代明確,它便成為考古學斷代的最通常的依據之一。但是,作為考古學的一個分支,古錢學的研究有著更為廣泛和重要的意義。古錢學的目標,不僅要判別各種古錢的鑄造年代,而且還要通過對錢的形狀、質料、重量、銘文、圖紋和鑄造技術的考察,辨別它們的發行者和發行地點,確定它們的價值,研究銘文、圖紋的意義和風格,從而為經濟史、文化史乃至美術史的研究提供材料。

  通過對出土古錢在地域上的分佈情形的考察,還可以研究世界各個地區在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情況,併為判斷當時的交通路線提供線索。由於古錢是歷史時代的產物,古錢學屬於歷史考古學的範圍。

  古文字學和銘刻學

  作為考古學的分支,古文字學和銘刻學的研究物件必須是鑄、刻或書寫於遺蹟和遺物上的文辭,與一般的書籍文獻不同。含有文辭的遺蹟和遺物,大體上可分兩類。一類如墓誌、碑碣、印章、甲骨、簡牘、泥板、帛書和紙書等,文辭是器物的主要內容;另一類如紀念性建築物、雕刻品、繪畫、貨幣、度量衡器、鏡鑑、工具、武器和各種容器等,銘文處於附屬的地位。

  古文字學和銘刻學的任務在於識別銘辭的文字,判讀辭句的意義,區別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字型,後者在使用拼音字母的國家裡稱為“古字型學”。

  就已經發現的古文字而言,古印度文字、契丹文字和瑪雅文字等,雖然已有不少單字能夠識別,但還不能順利判讀文辭。但是,埃及古文字、蘇美爾文字、邁錫尼文字***線型文字B***和商周甲骨文字等,則已能詳細解讀,從而對究明古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邁錫尼時代的希臘文明和中國的殷商文明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對銘文的研究還可以判明遺蹟和遺物的年代、製作者、所有主、所在地、用途和製造目的等。

  由於銘辭存在於遺蹟和遺物上,其可靠程度大大超過文獻的記載,不僅可補文獻記載的不足,有時還可糾正其錯誤。因此古文字學和銘刻學對原史考古學和歷史考古學的研究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航空考古學

  航空考古學。是指使用飛機從空中向地面攝影,通過對所得照片的觀察、分析,判定遺蹟和遺物的形狀、種類及它們的分佈情形。航空考古學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末期。當時英國、法國和德國的考古學者利用空軍偵察地形時所攝的航空照片,探尋地面上的古蹟。戰爭結束後,此項工作進一步開展,尤以英國考古學者的工作為出色,奠定了航空考古學的基礎

  。數十年來,航空考古學的技術不斷改進,特別是人造衛星的發明和攝影技術的發展,使得航空考古學的效果大大提高。通過航空攝影和航天攝影顯示和判別出來的遺蹟,大體上可分3 類。

  ①由陽光斜射時產生的陰影顯示出來的,如堤壩、城牆和墳丘等遺蹟;

  ②利用因土質不同而產生的土色明暗判別出來的,如坑穴、壕溝和道路等遺蹟;

  ③從穀物、野草等植物的綠色深淺差異而判明的,如村落、都市、農田、道路、運河等遺址。此外,沒入海中的遺蹟有時也可通過空中攝影而發現;腓尼基的兩個海港──推羅和西頓延續到羅馬時期的港市之被發現,便是著名的例子。航空考古學成效甚大,可以看成是田野考古學中的一支生力軍。

  水下考古學

  水下考古學。的萌芽可上溯到16世紀義大利人在海底探尋沉船。到了20世紀初期,水下的考古調查在世界各地進行,最有名的是在墨西哥奇琴伊察瑪雅文化遺址的“聖池”中尋找犧牲人和祭品,在突尼西亞馬赫迪耶港的海上探尋滿載古希臘美術品的羅馬沉船。但由於潛水條件的限制,調查時不能做精細的操作和記錄。1943年發明了潛水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改進了各方面的裝置和條件,這才使真正的水底考古學得以成立。

  從60年代起,先是法國人在馬賽附近海底發掘沉船,接著美國考古隊在土耳其附近海底發掘希臘羅馬時代和青銅時代晚期的沉船,不僅獲得船中許多古物,而且還為研究古代造船術、航海術、海上交通和貿易提供了重要的新資料。水底考古學的物件從沉沒物、沉船擴大到淹沒於湖底、海中的都市和港市等的遺址,而勘察、發掘及攝影記錄等的手段和方法也大為改善,使水底考古學以顯著的速度不斷取得成果。可以認為,水下考古學是田野考古學在水域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