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創業故事分享

  創業時期千萬不要找明星團隊,千萬不要找已經成功過的人。創業要找最適合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成功者的創業故事,歡迎閱讀!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一

  畢業一年多來,郭高林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大學畢業生,到大膽創辦自己的蔬菜連鎖超市,再到現在擁有了4家連鎖店的成功創業者,每天獲得1萬多元的營業額是他當時想都不敢想的,這讓他更加堅定了創業的信念。

  讓郭高林欣慰的是,他的創業,不僅給自己的女朋友和妹妹提供了就業機會,而且也幫助同學王彥峰、肖冰、武亮亮等人就業並使他們有了用武之地。如今,4家連鎖店共有員工20多人。

  大學畢業,湊錢開店賣菜

  賣菜大學生月入30萬的創業故事“80後”的郭高林,是河南省教育學院2007級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畢業生。

  郭高林說,他的創業之路是從大三練攤賣衣服開始的。在鄭州牧專外面的那條路上,流動人口多,一到晚上就熱鬧非凡,路兩邊都是賣小吃、賣衣服、賣雜貨的地攤。郭高林和女朋友姜茵也在那裡擺地攤賣起了衣服。姜茵做老闆和銷售,郭高林的任務是進貨。

  “練攤”雖然只是小打小鬧,但在這個過程中,郭高林學會了基本的經營技巧。

  郭高林愛琢磨。有一次,他發現自己身邊賣菜的雖說生意不錯,但因為零星分散,又沒有品牌,蔬菜的質量、價格、信譽總不能讓一些顧客滿意。“我就琢磨,肉類可以有品牌店,蔬菜為什麼不能打響自己的品牌?”他萌生了開蔬菜超市的想法,“以品牌蔬菜為主,兼營五穀雜糧、冷鮮肉等,附帶一些副食。”

  在面臨畢業的那段日子裡,在眾多同學焦頭爛額地忙於找工作的時候,郭高林並沒有慌亂,因為他已決定創辦自己的蔬菜超市。2007年6月底,郭高林回學校領取畢業證時,將想法告訴給了好友,結果頓時在年級裡炸開了鍋。大學畢業生賣菜?很多人認為他根本吃不了這個苦。

  郭高林並沒有放棄。“誰說我是3分鐘熱度?一個有夢的人永遠不會放棄!”最終,郭高林用堅定的決心說服了幾位好友,同學王彥峰、武亮亮、郭妍妍等人和他一起,湊了5萬多元錢作為啟動資金。

  2007年8月22日,以郭高林的名義註冊的“咱地裡”蔬菜自助店在鄭州市馬李莊正式開張。

  開辦四家連鎖店

  有了自己的店鋪,郭高林和好友們開始忙碌起來。但在現實面前,他們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

  鄭州毛莊、劉莊、陳砦蔬菜批發市場,是他們考察好的幾個蔬菜批發市場。劉莊最大,是蔬菜的主要分批地,所以第一次進蔬菜時,他們就直奔劉莊。

  到了之後才發現,這裡批發的蔬菜動輒就是幾千斤,不散批。他們磨破嘴皮子,最後才批了200斤大蔥、幾包大蒜和幾百斤土豆,結果大蔥爛了一屋子,損失了幾十斤,剩下的半個月才賣完。

  “我們一看情況不對,趕緊掉頭到陳砦蔬菜批發市場。到了陳砦蔬菜批發市場才發現,這裡的蔬菜種類多,價格也不貴,適合我們的採購需求。直到現在,我們的蔬菜一直都是在那裡採購的。”郭高林說。

  那時每天早上5點,郭高林和王彥峰就要爬出熱被窩,蹬三輪車到蔬菜批發市場進菜。“每一片菜葉都要精挑細選,每一毛錢都要和人家討價還價。”王彥峰說。

  開業第一天,他們甚至都不會用收款機,還收過假幣,丟過東西。蔬菜生意對時間的要求很特殊,別人吃飯的時候他們最忙,過了高峰期才能輪流吃飯。進入冬季,屋裡既沒暖氣又沒空調,因為要淨菜、剁肉,還未入冬,幾個人的手都不同程度地被凍傷了。

  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做事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堅持是有難度,但萬事開頭難,我們要用一顆平常心去做事。”郭高林說。

  郭高林和大夥兒一起起早貪黑,不怕吃苦受累,認真做市場調查,虛心向同行和前輩“取經”。

  在幾個年輕人的不懈努力下,“咱地裡”的生意越來越好。走進“咱地裡”蔬菜超市,貨架上的蔬菜碼得整整齊齊,品種齊全,黑板上的價格標得清清楚楚,價格低廉。除了蔬菜,店裡還有副食品、雜貨和冷鮮肉,吸引了不少顧客。大學生熱情的態度,使很多顧客成了回頭客。

  就這樣,“咱地裡”蔬菜自助超市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們還是有優勢的:跟小商販比,我們的優勢是菜價便宜、種類多、乾淨、不缺斤短兩;與大超市比,我們的優勢是價位低、離家近。”蔬菜超市在幾個大學生的精心操持下逐漸走上正軌,並加盟了雙彙集團,經營雙匯冷鮮肉。

  那段時間,超市每天的營業額是1000元左右,但除去成本和開支,他們的贏利非常有限。“創業初期,我們沒打算賺錢,首先是學習和積累經驗,培養客戶群,賺錢是以後的事。”郭高林說。

  隨著生意逐漸走上正軌,郭高林決定擴大規模。2007年12月,郭高林在鄭東新區成立了第一家分店。這家店面附近,是一個有1000戶人口的住宅小區,一間只有80平方米的毛坯房成了郭高林事業的又一個起點。

  規模擴大了,對新環境的適應、員工素質、管理模式、產品質量等問題也接踵而來。“新店開業後,銷售狀況並不理想,新店的寂靜,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影響著我們的情緒,畢竟我們都是年輕人。但是,真誠的傾訴和相互安慰、鼓勵,讓我們的心貼得更緊,我們咬著牙走過來了。”郭高林說。

  在迎接挑戰的過程中,他們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包括收銀製度、招聘培訓制度、採購制度、倉管制度。這些正好是他們在大學所學的知識,這些知識,成為“咱地裡”發展的基礎。

  現在,4家店都已實現贏利,每個月的銷售收入已超過30萬元。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二

  如果不是在美國當了半年“農民”,學農6年的女博士石嫣還不會真正地愛上土地。過去的一年,石嫣在農村承包了20畝菜地,推行她自美國學來的一種農業新模式社群支援農業***CSA***——城裡人預支菜錢,菜農在專門的土地上生產綠色蔬菜提供給城裡人。

  遠離土地的學農女生

  女博士的“小毛驢”農場以前,石嫣是絕對不會“暈樓”的,她從小就在城市裡長大,早就習慣了各種高高的“水泥盒子”。

  去美國之前,她甚至早早就定下了要去國際大都市紐約看“水泥森林”的計劃。

  石嫣本科讀了四年的“農林經濟”,兩年研究生的方向是“農村發展”。2008年研究生畢業後,她被保送就讀博士。同年4月,當知道學校有一個公派去美國當半年農民的名額時,她當時想也沒想,就報名申請。

  去美國的想法非常簡單,去美國提高一下英語口語,也是動機之一。不過,對於石嫣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讀農學的博士了,還對最基本的農作物是怎麼種出來的一無所知。

  在中國,一個學農林經濟的不瞭解農作物生長,似乎非常正常——“學農未必一定要知道怎麼種糧,畢竟農學有很多方面,不知道也不影響我們搞科研。”

  2002年高中畢業的時候,石嫣這個文靜瘦弱的女孩選擇了河北農業大學,要去學農。這還得從石嫣的爺爺說起,爺爺喜歡給她講家族故事。石家祖上好幾代都是糧商,規模還不小。祖輩怎麼去農村收購糧食,怎麼和農民打交道,糧食又是怎麼種出來的……這讓文靜的石嫣內心充滿了好奇。

  不過,大學裡學了四年的農林經濟專業,石嫣並沒有多少機會去農村,糧食、農產品到底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到了大學畢業,她也沒搞清楚。

  2006年,學業優秀的石嫣被保送到了中國人民大學農業和農村發展學院,成為著名“三農”專家溫鐵軍的研究生。“溫老師做研究的風格是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尤其是對於農業,他更強調一定要沉下去,要用腳去丈量土地。”到了人大,石嫣這才意識到,學農不可能輕鬆,一定下到農村,要和實踐相結合。

  讀碩期間,石嫣開始做農業課題研究,跟著老師下鄉搞調研。那個時候,石嫣他們幾乎每個月都有一週下鄉搞調研,吃住都在農村,每天也的確是和農民打交道。但她總感覺自己只是農村的過客。下到地裡,跟著農民做些農活的機會非常少。

  石嫣一直不知道農作物是怎種出來的,“畢竟學了那麼多年農,即使不會做,起碼也要會說。”

  被美國的土地改變

  石嫣是2008年4月份到的美國明尼蘇達州的EARTHRISE FARM,這是一個CSA農場,剛到農場,尚未開耕,望著一大片光禿禿的土地,石嫣很懷疑,這個樣子,能種出什麼。

  除了她,農場還招募了另外兩名實習生,再加上農場經理夫婦,一共5人,要完成一年16英畝地的耕種和收穫。因為是CSA農場,要保證農產品絕對不能施加農藥化肥,也不能使用能耗大的機械。農場只有一個小型拖拉機,其他絕大多數工作都是人工完成。

  農場的勞動強度大大超出石嫣的預料,身體上的疲憊一直持續到她結束美國農民生涯的那一天。但是,就是在這樣高強度的勞累中,石嫣發現,自己對土地的感情卻在加深。

  她已經習慣跪著幹活,“當你跪在那一片土地上的時候,世界是不同的。”她說。

  剛到美國一個月,農場遭遇了一次非常大的風暴,大風雨把樹齡五十多年的大樹都颳倒了,地裡栽種的各種植物也東倒西歪,遭遇嚴重破壞。負責管理農場的經理夫婦當晚都沒回家,一直在做保護工作。第二天說起這件事情,農場所有的人都像自己的孩子遭遇不幸般難過。

  石嫣參加過美國農場的地球安息日慶典,在這一天,人們聚會在一起,有專門的時間安靜下來,細細聆聽土地的聲音,思考自己對土地做過些什麼。

  安息日還有很重要的環節,農場的人都聚集起來講述地球的故事,對地球被破壞的問題進行研討尋找對策。過去,石嫣這個專門學農的研究生從來都不去想這些問題。

  石嫣會利用下班時間和週末到附近其他的CSA農場考察。那些養殖場、菜地……總會讓石嫣有一種身處優美風景區的感覺。這是善待土地的結果,“土地最誠實,你呵護它,它就回報你,你糊弄它,它也糊弄你。”接觸了土地,石嫣才知道這個道理。從美國回來之後,只要是談起土地,她都會不自覺地神色鄭重起來。

  實習完之後,她給自己放假去紐約旅遊,她發現,離開了活生生的土地,她已經不習慣了,她開始有些“暈樓”。

  美國之行,不但讓石嫣懂得了土地的珍貴,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一個與保護土地密切相關的新農業模式——“社群支援農業”***CSA***。這種農業模式最早源於日本和瑞士,是指將城鄉社群緊密結合,發展本地農業生產的小區域經營合作方式。農民在每個種植季節之初,就與居民簽訂一份購買協議,居民把本年度購買農產品的錢先期支付給農民,農民與居民要共同承擔種植風險,並分享種植利益。

  “小毛驢”農場

  美國的經驗,石嫣可以選擇一個最簡單、最學術的辦法來“交差”——交一個調查報告或者論文。

  不過,已經被土地激發熱情的石嫣選擇了另一種方式——把CSA模式搬到北京。恰好,導師溫鐵軍所發起的公益機構“國仁城鄉互助合作社”,在北京西郊鳳凰嶺下有一塊剛承包下來的200畝的土地,就在其中給她闢出20畝土地。石嫣親熱地把那塊土地稱為“小毛驢”。

  儘管有在美國半年紮實的勞動經驗,石嫣心裡也打鼓:雖然CSA是公認的能夠讓土壤避免再受化肥農藥傷害,讓土壤恢復活力的很好的模式,但在國內,這一套行得通嗎?

  在美國,更多人認同“buy local, buy fresh ”***越當地,越新鮮***的理念。許多參與CSA的社群居民更多考慮的是,一年掏出460美元,這筆錢既支援了本地的農民,來年自己又能分享到自然健康的蔬菜。

  CSA是一種全新的耕作模式,要求社群居民和農民之間互相信任;社群居民為來年的收成提前買單;農民則努力勞作,提供給居民最好最健康的蔬菜。這在喜歡眼見為實,以錙銖必較為主要消費習慣的中國是否可行?

  出乎石嫣意料的是,第一位客戶竟然是在她還沒拿到地的時候,就通過導師溫鐵軍主動找上門來的。接著,通過老師、同學和客戶們自己的口口相傳,不到一個月,居然有五十多戶家庭選擇了和“小毛驢”合作。

  50多個客戶選擇了兩種方式參加CSA。“勞動份額”客戶提前交納1000多元,並需要定時到“小毛驢”參加耕種。“普通份額”客戶提前交納2000到2500元的菜錢。“小毛驢”要為這50多戶城裡人提供20個星期的新鮮蔬菜。

  鳳凰嶺下後沙澗村的村民們,也有些納悶,看看石嫣和她的同伴,似乎也沒幹什麼特別的事情,也就是在後山下種了一塊20畝的菜地吧,地不大,種地的方法一點都不現代、先進,最傳統的人工耕作;種的菜也都是應季常見的品種,也不見得有多好。

  但聽被他們僱車去送菜的村民說,每週六,這些年輕人就會帶上滿滿一面包車的現摘蔬菜,滿北京城給人送菜,從西六環到東五環,從南六環到北五環。有些客戶拿到菜的時候,都是下午了,但人家似乎也不生氣,還和年輕人們有說有笑的,關係熱絡得很。

  7月的一天早晨, “小毛驢”發現了一個廢棄農藥包裝袋。

  這讓石嫣非常震驚,拿著包裝袋,她把一起幹活的同伴們叫到一起,一遍遍地追問,非常認真地總結反思,是什麼環節的疏漏,出現了這樣的“重大事故”?

  接著她在每週都會和蔬菜一塊配送到客戶家中的“小毛驢市民農園簡報”中,很鄭重地對客戶表示道歉。到了週六,她又詢問並提醒來參加勞動的“勞動份額”的客戶,千萬不要讓農藥化肥出現在“小毛驢”。石嫣不能容忍對土地的破壞就在眼皮底下進行。

  不可逆轉的變化

  女博士當農民,這一下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開始時,石嫣幾乎成了專職的解說員,幾乎天天都有人來訪,從早到晚,嗓子講得直冒煙。平均下來,每天還是要接待六撥以上的人。到了7月,為了不破壞“小毛驢”的耕作,石嫣不得不規定,只在週末接待參觀和來訪者。

  一開始,石嫣也感覺累,有些抱怨。自己還不知道結果如何,萬一自己都做失敗了,怎麼辦。導師溫鐵軍鼓勵她,每個能來問的人,都是讓土地好起來的希望,人只有越來越多,希望才會越來越大。

  深秋之後,“第一季”CSA成功結束。石嫣恢復了一個正常博士生的生活節奏:上課,做課題,寫論文……忙得沒有時間去想些什麼。“但每次上食堂,看到蔬菜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農場裡的那些‘baby’。”她坐不住了,“我承認我已經愛上和土地親密接觸的感覺了。”

  記者採訪石嫣時,恰逢她的同學葛廣寧來北京出差看她,葛廣寧是石嫣的高中同學,在河北保定的一家建築公司工作。作為老同學,他們見面的次數其實還算不少,一個月前,他們剛見過。但是葛廣寧並不清楚石嫣現在在幹什麼,他想當然地說:“都讀到博士了,應該是每天都在搞調研,做理論研究吧。”當葛同學聽到石嫣和記者聊著她種菜的事情,他瞪著眼睛打量了石嫣老半天,一副怎麼也不肯相信的樣子。

  在石嫣身上,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

  2009年七八月份的時候,石嫣參加了一個“首都高校博士生掛職實踐”的活動,去到重慶江津。

  一路上,石嫣和其他7所北京高校的博士生聊天。一聊,她在心裡感嘆:原來自己已經很難和這些同齡人一樣思考了。

  博士學子們都關心畢業之後自己的去向。一路上他們都在比較,到底哪個職業和單位工資高,待遇好。石嫣其實特別想找其他專業的博士和她談怎麼充分利用這次掛職的機會,去考察一下如今農村和農業的發展,是做微觀觀察還是做中觀、巨集觀研究。

  沒有人願意和石嫣探討這些,很多人說,這個掛職鍛鍊才一個月,能幹什麼?不過是給自己今後的求職鍍鍍金罷了,應付應付得了。一路上,石嫣沉默了。她想,為什麼那麼多人讀到了博士,還不問問自己真的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在江津一個月裡,石嫣沒有浪費,她在先鋒鎮紮紮實實做了一個月的農村調查。回來之後,她繼續做農民,不管別人怎麼想,懂得土地寶貴的她,已經離不開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