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功者的創業故事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個當不好士兵的將軍一定不是好將。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一

  如果不是在美國當了半年“農民”,學農6年的女博士石嫣還不會真正地愛上土地。過去的一年,石嫣在農村承包了20畝菜地,推行她自美國學來的一種農業新模式社群支援農業***CSA***——城裡人預支菜錢,菜農在專門的土地上生產綠色蔬菜提供給城裡人。

  遠離土地的學農女生

  女博士的“小毛驢”農場以前,石嫣是絕對不會“暈樓”的,她從小就在城市裡長大,早就習慣了各種高高的“水泥盒子”。

  去美國之前,她甚至早早就定下了要去國際大都市紐約看“水泥森林”的計劃。

  石嫣本科讀了四年的“農林經濟”,兩年研究生的方向是“農村發展”。2008年研究生畢業後,她被保送就讀博士。同年4月,當知道學校有一個公派去美國當半年農民的名額時,她當時想也沒想,就報名申請。

  去美國的想法非常簡單,去美國提高一下英語口語,也是動機之一。不過,對於石嫣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讀農學的博士了,還對最基本的農作物是怎麼種出來的一無所知。

  在中國,一個學農林經濟的不瞭解農作物生長,似乎非常正常——“學農未必一定要知道怎麼種糧,畢竟農學有很多方面,不知道也不影響我們搞科研。”

  2002年高中畢業的時候,石嫣這個文靜瘦弱的女孩選擇了河北農業大學,要去學農。這還得從石嫣的爺爺說起,爺爺喜歡給她講家族故事。石家祖上好幾代都是糧商,規模還不小。祖輩怎麼去農村收購糧食,怎麼和農民打交道,糧食又是怎麼種出來的……這讓文靜的石嫣內心充滿了好奇。

  不過,大學裡學了四年的農林經濟專業,石嫣並沒有多少機會去農村,糧食、農產品到底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到了大學畢業,她也沒搞清楚。

  2006年,學業優秀的石嫣被保送到了中國人民大學農業和農村發展學院,成為著名“三農”專家溫鐵軍的研究生。“溫老師做研究的風格是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尤其是對於農業,他更強調一定要沉下去,要用腳去丈量土地。”到了人大,石嫣這才意識到,學農不可能輕鬆,一定下到農村,要和實踐相結合。

  讀碩期間,石嫣開始做農業課題研究,跟著老師下鄉搞調研。那個時候,石嫣他們幾乎每個月都有一週下鄉搞調研,吃住都在農村,每天也的確是和農民打交道。但她總感覺自己只是農村的過客。下到地裡,跟著農民做些農活的機會非常少。

  石嫣一直不知道農作物是怎種出來的,“畢竟學了那麼多年農,即使不會做,起碼也要會說。”

  被美國的土地改變

  石嫣是2008年4月份到的美國明尼蘇達州的EARTHRISE FARM,這是一個CSA農場,剛到農場,尚未開耕,望著一大片光禿禿的土地,石嫣很懷疑,這個樣子,能種出什麼。

  除了她,農場還招募了另外兩名實習生,再加上農場經理夫婦,一共5人,要完成一年16英畝地的耕種和收穫。因為是CSA農場,要保證農產品絕對不能施加農藥化肥,也不能使用能耗大的機械。農場只有一個小型拖拉機,其他絕大多數工作都是人工完成。

  農場的勞動強度大大超出石嫣的預料,身體上的疲憊一直持續到她結束美國農民生涯的那一天。但是,就是在這樣高強度的勞累中,石嫣發現,自己對土地的感情卻在加深。

  她已經習慣跪著幹活,“當你跪在那一片土地上的時候,世界是不同的。”她說。

  剛到美國一個月,農場遭遇了一次非常大的風暴,大風雨把樹齡五十多年的大樹都颳倒了,地裡栽種的各種植物也東倒西歪,遭遇嚴重破壞。負責管理農場的經理夫婦當晚都沒回家,一直在做保護工作。第二天說起這件事情,農場所有的人都像自己的孩子遭遇不幸般難過。

  石嫣參加過美國農場的地球安息日慶典,在這一天,人們聚會在一起,有專門的時間安靜下來,細細聆聽土地的聲音,思考自己對土地做過些什麼。

  安息日還有很重要的環節,農場的人都聚集起來講述地球的故事,對地球被破壞的問題進行研討尋找對策。過去,石嫣這個專門學農的研究生從來都不去想這些問題。

  石嫣會利用下班時間和週末到附近其他的CSA農場考察。那些養殖場、菜地……總會讓石嫣有一種身處優美風景區的感覺。這是善待土地的結果,“土地最誠實,你呵護它,它就回報你,你糊弄它,它也糊弄你。”接觸了土地,石嫣才知道這個道理。從美國回來之後,只要是談起土地,她都會不自覺地神色鄭重起來。

  實習完之後,她給自己放假去紐約旅遊,她發現,離開了活生生的土地,她已經不習慣了,她開始有些“暈樓”。

  美國之行,不但讓石嫣懂得了土地的珍貴,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一個與保護土地密切相關的新農業模式——“社群支援農業”***CSA***。這種農業模式最早源於日本和瑞士,是指將城鄉社群緊密結合,發展本地農業生產的小區域經營合作方式。農民在每個種植季節之初,就與居民簽訂一份購買協議,居民把本年度購買農產品的錢先期支付給農民,農民與居民要共同承擔種植風險,並分享種植利益。

  “小毛驢”農場

  美國的經驗,石嫣可以選擇一個最簡單、最學術的辦法來“交差”——交一個調查報告或者論文。

  不過,已經被土地激發熱情的石嫣選擇了另一種方式——把CSA模式搬到北京。恰好,導師溫鐵軍所發起的公益機構“國仁城鄉互助合作社”,在北京西郊鳳凰嶺下有一塊剛承包下來的200畝的土地,就在其中給她闢出20畝土地。石嫣親熱地把那塊土地稱為“小毛驢”。

  儘管有在美國半年紮實的勞動經驗,石嫣心裡也打鼓:雖然CSA是公認的能夠讓土壤避免再受化肥農藥傷害,讓土壤恢復活力的很好的模式,但在國內,這一套行得通嗎?

  在美國,更多人認同“buy local, buy fresh ”***越當地,越新鮮***的理念。許多參與CSA的社群居民更多考慮的是,一年掏出460美元,這筆錢既支援了本地的農民,來年自己又能分享到自然健康的蔬菜。

  CSA是一種全新的耕作模式,要求社群居民和農民之間互相信任;社群居民為來年的收成提前買單;農民則努力勞作,提供給居民最好最健康的蔬菜。這在喜歡眼見為實,以錙銖必較為主要消費習慣的中國是否可行?

  出乎石嫣意料的是,第一位客戶竟然是在她還沒拿到地的時候,就通過導師溫鐵軍主動找上門來的。接著,通過老師、同學和客戶們自己的口口相傳,不到一個月,居然有五十多戶家庭選擇了和“小毛驢”合作。

  50多個客戶選擇了兩種方式參加CSA。“勞動份額”客戶提前交納1000多元,並需要定時到“小毛驢”參加耕種。“普通份額”客戶提前交納2000到2500元的菜錢。“小毛驢”要為這50多戶城裡人提供20個星期的新鮮蔬菜。

  鳳凰嶺下後沙澗村的村民們,也有些納悶,看看石嫣和她的同伴,似乎也沒幹什麼特別的事情,也就是在後山下種了一塊20畝的菜地吧,地不大,種地的方法一點都不現代、先進,最傳統的人工耕作;種的菜也都是應季常見的品種,也不見得有多好。

  但聽被他們僱車去送菜的村民說,每週六,這些年輕人就會帶上滿滿一面包車的現摘蔬菜,滿北京城給人送菜,從西六環到東五環,從南六環到北五環。有些客戶拿到菜的時候,都是下午了,但人家似乎也不生氣,還和年輕人們有說有笑的,關係熱絡得很。

  7月的一天早晨, “小毛驢”發現了一個廢棄農藥包裝袋。

  這讓石嫣非常震驚,拿著包裝袋,她把一起幹活的同伴們叫到一起,一遍遍地追問,非常認真地總結反思,是什麼環節的疏漏,出現了這樣的“重大事故”?

  接著她在每週都會和蔬菜一塊配送到客戶家中的“小毛驢市民農園簡報”中,很鄭重地對客戶表示道歉。到了週六,她又詢問並提醒來參加勞動的“勞動份額”的客戶,千萬不要讓農藥化肥出現在“小毛驢”。石嫣不能容忍對土地的破壞就在眼皮底下進行。

  不可逆轉的變化

  女博士當農民,這一下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開始時,石嫣幾乎成了專職的解說員,幾乎天天都有人來訪,從早到晚,嗓子講得直冒煙。平均下來,每天還是要接待六撥以上的人。到了7月,為了不破壞“小毛驢”的耕作,石嫣不得不規定,只在週末接待參觀和來訪者。

  一開始,石嫣也感覺累,有些抱怨。自己還不知道結果如何,萬一自己都做失敗了,怎麼辦。導師溫鐵軍鼓勵她,每個能來問的人,都是讓土地好起來的希望,人只有越來越多,希望才會越來越大。

  深秋之後,“第一季”CSA成功結束。石嫣恢復了一個正常博士生的生活節奏:上課,做課題,寫論文……忙得沒有時間去想些什麼。“但每次上食堂,看到蔬菜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農場裡的那些‘baby’。”她坐不住了,“我承認我已經愛上和土地親密接觸的感覺了。”

  記者採訪石嫣時,恰逢她的同學葛廣寧來北京出差看她,葛廣寧是石嫣的高中同學,在河北保定的一家建築公司工作。作為老同學,他們見面的次數其實還算不少,一個月前,他們剛見過。但是葛廣寧並不清楚石嫣現在在幹什麼,他想當然地說:“都讀到博士了,應該是每天都在搞調研,做理論研究吧。”當葛同學聽到石嫣和記者聊著她種菜的事情,他瞪著眼睛打量了石嫣老半天,一副怎麼也不肯相信的樣子。

  在石嫣身上,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

  2009年七八月份的時候,石嫣參加了一個“首都高校博士生掛職實踐”的活動,去到重慶江津。

  一路上,石嫣和其他7所北京高校的博士生聊天。一聊,她在心裡感嘆:原來自己已經很難和這些同齡人一樣思考了。

  博士學子們都關心畢業之後自己的去向。一路上他們都在比較,到底哪個職業和單位工資高,待遇好。石嫣其實特別想找其他專業的博士和她談怎麼充分利用這次掛職的機會,去考察一下如今農村和農業的發展,是做微觀觀察還是做中觀、巨集觀研究。

  沒有人願意和石嫣探討這些,很多人說,這個掛職鍛鍊才一個月,能幹什麼?不過是給自己今後的求職鍍鍍金罷了,應付應付得了。一路上,石嫣沉默了。她想,為什麼那麼多人讀到了博士,還不問問自己真的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在江津一個月裡,石嫣沒有浪費,她在先鋒鎮紮紮實實做了一個月的農村調查。回來之後,她繼續做農民,不管別人怎麼想,懂得土地寶貴的她,已經離不開土地。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二

  阿馬顏是緬甸曼德勒市巴東族的一個普通青年,巴東族是一個比較封閉和落後的地區,那裡除了大片的藕湖之外,幾乎就再也沒有什麼了,一年到頭,他們吃得最多的就是藕。

  用藕絲編織財富阿馬顏看著辛勤勞作卻所獲不多的父母和族人們,發誓要用智慧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這片除了蓮藕還是蓮藕的溼地裡,阿馬顏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蓮藕。他試盡了各種方法,先後開發出了一些諸如“即食藕條”、“水衝藕粉”的商品,但在這個到處都是藕的國家,任憑他把藕食品加工得如何美昧,總是很難得到市場的認可,阿馬顏只能無奈地放棄了。

  有一天,阿馬顏獨自坐在已經停產的作坊裡發呆,看著工作臺上的兩節蓮藕,那種“藕斷絲連”的情形不禁讓他觸景生情,他心想藕斷了,絲還連著,難道自己的夢想就這樣結束了?阿馬顏在心裡告訴自己說決不能放棄!

  阿馬顏看著在那兩節藕之間飄晃的藕絲,心裡突然冒出一個想法:蜘蛛絲可以織網,藕絲能不能用來編織什麼呢?如果這個想法真能成功。前景一定非常廣闊,全世界還沒有一樣用藕絲編織的商品呢!

  阿馬顏很快開始嘗試,他先是直接從湖裡挖藕抽絲,但是經過幾次試驗後他發現直接用藕絲太脆,而且水分多黏性強,即便是能夠用來編織東西,那種浪費也太大,成本也是太高。“你失敗的次數已經夠多了,別成天想著那些根本不能成功的事情了,好好找個工作上班吧!”他的父母勸他說。

  “沒有一件事情能夠預知結果,能不能成功,只要試了才知道!”阿馬顏回答父母。

  阿馬顏嘗試藕絲失敗,正無計可施之際,他突然想起來,藕稈不是也有絲嗎?用藕稈的絲會怎麼樣呢?阿馬顏連忙跑到藕湖邊,割下了幾株藕稈,然後四五隻藕稈一起掰斷,拉出的絲又結實又幹燥,他一邊抽絲一邊搓成線,然後試著扯了扯,竟然非常結實。這一發現讓阿馬顏看到了希望,這種藕稈絲完全可以織成面料!

  隨後,阿馬顏很快找來了父母和鄰居幫忙,按照他的要求去割藕稈抽絲。一個星期後,他把這些絲送到一個會織布的老族人那裡,讓他幫忙做織布試驗,老族人上機後手腳並用。梭子來回穿梭,藕絲果然織成了質地牢固、色澤光鮮的面料。

  初步的成功讓阿馬顏欣喜不已,他用所有的存款買來織布機,辦起了一個小小的織布作坊,當他把生產出來的藕絲面料送上市場後,這種前所未有的商品很快受到了一些服裝企業的青睞,訂單紛紛向他飛來。

  這些訂單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阿馬顏進一步研發技術、擴大規模,生產出來的面料也更是精益求精,而更加精益求精的面料又更加受到了市場的歡迎——阿馬顏的藕絲面料進入了一個完美的良性迴圈中!一年後,就連包括法國這個浪漫之都在內的許多海外服裝企業和設計師都紛紛前訂貨,上門來尋求代理的各地商人更是絡繹不絕。

  一時間,阿馬顏的藕絲面料在國際時裝市場上掀起了一陣陣時尚熱潮。與此同時。財富也源源不斷地流進了阿馬顏的腰包。10年後的今天,阿馬顏的織布公司已經是緬甸巴東族最大的公司,而他的藕絲面料,更是被法國《時尚週刊》評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時尚元素之一”!

  阿馬顏用藕絲成功地編織出了自己的事業和人生,這是膽識,更是智慧!是的,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能夠預知結果,即便是用藕絲織布這種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只要敢想敢做不放棄,同樣會取得成功。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三

  她是個“80後”,僅用了短短的4年時間,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大學生,一躍而成為一個人人羨慕的百萬富翁。她,就是李劍。

  小剪刀,大財富1985年,李劍生於寧夏海原縣興仁鎮。母親伏兆娥是一個剪紙高手,享有“西北第一剪”的美譽。受母親的影響,李劍從小就酷愛剪紙藝術,並夢想有朝一日,將母親的剪紙藝術變成商品,推向全世界。

  為了這個目標,李劍一直在默默地努力著。2009年,李劍大學畢業了,可她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去找工作,而是向母親借來3萬塊錢,成立了寧夏藝盟禮益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李劍開發的第一款產品,就是剪紙賀卡。為了推廣產品,李劍天天帶著產品跑單位、進會場。可是,一段時間下來,她賀卡沒賣出多少,白眼和奚落倒“收穫”了很多。更讓她焦慮的是,她之前向母親借來的那點錢,也快花光了。幸好愛人郭海及時從福建給她帶回了4萬塊錢,才算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為儘快開啟生意的局面,李劍推廣賀卡更加勤奮了。終於,李劍的努力有了回報。第一筆訂單,是300多張賀卡,要求一星期內交貨。可是,當時李劍的公司,因之前沒有生意,一直都沒有請工人。情急之下,李劍就拉來媽媽、妹妹和小姨一起上陣。可一家人用小剪刀沒日沒夜地忙活了4天,也只是完成了賀卡的剪紙部分。剩下的印刷部分,本想請印刷廠做,但由於印數太少,印刷廠都不願意接活。無奈之下,李劍只好窩在辦公室裡,用印表機來列印。數九寒天,夫妻倆一個負責列印,一個負責將賀卡晾在地上。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印表機又出了故障。等最後完成賀卡時,兩人已是24小時都沒合過眼了。

  這筆訂單做完後,雖然後面也陸續接到了一些訂單,但由於傳統的剪紙作品大多用白紙裝裱,不僅顯得檔次低,且時間一久,還會褪色,市場空間不大。故在第一年,李劍他們製作的剪紙賀卡,僅賣出了3000多張,收入還不到1萬元。照這樣下去,不但公司的租金付不起,就連生活費都成問題。李劍再次陷入了困境。

  “這個傳統的剪紙市場,任憑自己再怎麼努力,目前也就只能做到這麼大了。要想突破,就必須進行創新!”想到這裡,從不輕言放棄的李劍,決定到外面的市場轉一轉,尋找剪紙市場的突破口。結果,在一次去杭州考察的途中,質地輕軟、色彩綺麗的杭州絲綢一下子就吸引了李劍的目光。“絲綢檔次高,耐儲存,我何不嘗試做絲綢剪紙畫呢?”

  打定主意後,李劍咬咬牙,一口氣就批發了4000多元的絲綢,在家裡進行試驗。由於沒有經驗,她失敗了,4000多元錢就這樣打了水漂,自己也一下子消瘦了許多。看到妻子累成這樣,丈夫郭海很是心疼,就勸她說:“咱們還是放棄吧!畢竟,這個事情從老祖宗到現在,都沒有人去做過。”面對丈夫的規勸,李劍不但沒有放棄,還說服丈夫,同意了自己再次追加幾萬元投資的建議。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李劍終於成功地將剪紙藝術與絲綢和諧地融合在了一起。

  由於融合後的絲綢剪紙畫不僅檔次高、耐儲存,而且還具有國畫的韻味和濃郁的回鄉民俗味。因此,李劍的這種新產品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到2011年,公司的總銷售額已達到370萬元,2012年則突破了500萬元。

  如今,李劍的公司擁有聯盟藝術家3名,專業技術人員50多名,簽約婦女手工製作者200多人。其創立的“伏兆娥剪紙”和“回鄉剪紙”兩個剪紙品牌,更是名揚海內外。

  小剪刀,大財富。只要心中有夢,堅持夢想,勇於嘗試,大膽創新,不怕失敗,你就是下一個“李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