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稅收的論文

  在經濟全球化的角力過程中,稅收作為國家調控經濟的重要工具是不可或缺的。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國際稅收競爭

  1.國際稅收競爭的淵源

  進入新的世紀, 經濟 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各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相繼採取市場化的經濟體制,世界統一的大市場正在形成,生產要素正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在全球範圍內流動。經濟全球化和 現代 市場經濟的普遍確立,對某些國家來說並不能緩解和消除包括資本在內的資源的稀缺性 問題 ,相反,在各國的經濟 發展 中,資源供給的有限性進一步顯現出來。各國都努力通過各種政策手段競相吸引國際資本流向本國,以推動本國的經濟增長。盈利是資本的本性,國際資本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也必然要遵循利潤最大化的原則,流向那些能夠產生豐厚利潤的國家和地區。

  在諸多 影響 資本利潤最大化的因素中,稅收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減免稅等稅收優惠措施不可避免地對國際資本的流向產生顯著影響。美國、加拿大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展了大規模的減稅運動,從而在國際資本與公司稅法的競爭中處於主動,隨後大多數發達國家都紛紛仿效。在發達國家減稅浪潮的推動下,許多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也在這一時期開始了減稅改革,以吸引外國資本幫助本國經濟發展。

  由於不同國家在稅基、稅率及防範偷避稅等方面的差異也不斷拓寬,促使經濟主體在世界範圍內尋求套取稅收利益的機會。這不可避免地會對相關國家的經濟效率、稅收收入及稅制公平產生影響,從而在政府和納稅人之間形成博奕行為的同時,也產生了政府與政府之間的博奕行為,也就導致了稅收競爭的產生。

  2.稅收競爭的定義與分類

  歐盟對稅收競爭有兩種理解:一是旨在吸引證券投資,尤其是個人有息投資的稅收競爭,表現在對支付給非居民的利息課徵較低或不徵預提稅,以及不向目的國稅務當局提供此類支付的資訊;二是旨在吸引直接投資的稅收競爭,表現在,一國通過較優惠的稅收措施給外國投資者,使其投資於該國而非其他國家。

  對於稅收競爭是否有害, 理論 界有不同的見解。但總的說來,基本上可以分為適度的稅收競爭和惡性的稅收競爭***即有害的稅收競爭***。適度的稅收競爭能使世界資源在國家和地區之間得到有效配置,能夠保護公民免受 政治 家和官僚的掠奪。而惡性的稅收競爭則會損害國家的稅收主權,導致競爭國稅收優惠收益的稟賦下降,削弱國家的財政收入,使公民得不到足夠的公共品的供給,梗塞資源再優化的可能。

  3.適度的稅收競爭的作用

  ***1***適度的稅收競爭有利於促進本國經濟增長。稅收競爭的直接表現和結果是稅率的降低及稅負的減輕。低稅收能吸引資本流入,從而有利於就業率的提高;由於稅負降低,使得政府的收入受到限制;促使政府提高財政收入的使用效率。因而參與稅收競爭,採取一定的稅收優惠措施的國家,有利於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經營環境,最終促進一國經濟的增長。稅收競爭必然成為一國提高其國際競爭力的有效政策工具。據世界銀行對兩類國家近20年的資料 分析 ,發現在那些選擇向 企業 徵收較少稅收的國家,經濟增長更快;而選擇以高稅負來籌集資金和提供更多公共服務的國家,其經濟增長就要慢一些。可以說,國家之間合理的稅收競爭已成為一國有效分配資源的可選擇的重要手段之一,低稅收常常與經濟的高速增長相伴隨。

  ***2***有利於貫徹稅收中性原則。在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價格訊號所引導的產量能夠使消費者得到最大滿足,資源可以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但是稅收的出現造成了價格的扭曲,損害了價格作為引導資源有效配置的訊號作用,造成了額外的經濟效率損失,即為稅收的額外負擔。通常認為,高稅率、歧視性的課稅範圍和不規範的稅制 內容 等都將作用於經濟,影響納稅人的決策和行為,從而破壞稅收中性。而在稅收競爭浪潮的衝擊下,各國紛紛實行一系列擴大稅基、降低稅率的改革,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稅收對經濟活動包括勞動、儲蓄和投資的扭曲作用。這種扭曲作用的減少包含兩方面的內容:首先,稅率降低使得扭曲減少。基於全球視角,將全球視為一個共同市場,稅率降低帶來的全球性稅負減少從整體數量上削減了稅收的額外負擔,從而使資源配置在全球範圍內得以優化,提高了國際經濟效率。其次,扭曲作用的削弱還來源於稅基的擴大。稅基的擴大拓寬了稅收政策工具調節的範圍,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歧視性課稅範圍對納稅人經濟行為的誘導作用。

  4.惡性稅收競爭的負面效應

  經濟 合作與 發展 組織於1998年通過的《OECD關於有害稅收競爭的報告》概括了有害的優惠稅制具備的4個特點:其一是對所得實行低稅率或零稅率;其二是優惠稅制限定在特定的範圍之內;其三是稅制運作缺乏透明度;其四是不能有效與其它國家進行資訊交流。惡性的稅收競爭的主要表現在政府從所得稅中沒有取得收入或是隻取得少量的收入。

  ***1***侵蝕各國稅基。惡性稅收競爭的根本在於吸引非居民的稅基,把產業活動引向本國。優惠的稅收措施將會 影響 跨國 企業 的投資決策和經營地點的選擇,從而使富有流動性的資本、 金融 及其他服務業從高稅負國轉移到低稅負國。稅收是政府支出的主要來源。在稅收競爭過程中,由於一國採用較低的稅率或優惠措施,使稅基向低稅或無稅國轉移,他國為了留住稅源,相應降低本國稅率、被動調節稅收政策,從而帶來世界性稅基被侵蝕,進而造成全球性財政功能弱化,各國公共需要得不到滿足,最終將導致所有國家稅收主權的弱化甚至喪失。

  ***2***扭曲稅負的分配,引起新的不公平。在 現代 社會 中,稅收不僅是對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勞務的補償,同時也為政府實施巨集觀經濟調控提供了必要財力支援。因此,在經濟活動國際化的背景下,各國也必須確保稅收收入的相對穩定。如果不是通過減少財政支出來彌補上述稅基受侵蝕造成的財政損失的話,那麼,就往往會相應提高缺乏彈性稅基的稅率,如降低流動性強的資本的稅負,而提高勞動力、消費品的稅負,從而造成稅負的扭曲和稅制的不公平。事實上,通過歐盟公佈的有關資料就可以確定前述 分析 是成立的:在過去15年中,歐盟對勞動力的隱含稅率***impIicit  tax  rate***平均提高了大約10個百分點,而對其他生產要素尤其是資本的課稅則呈相反的情況;在歐盟10.5%的失業率中,大約4個百分點是由於對勞動力的過重稅收負擔造成的。

  ***3***扭曲國際資源的地域流向。當把全世界視為一個整體,稅收競爭降低了國際稅負,削弱了稅收對全球經濟活動的扭曲作用;然而從一國國內利益出發,稅收競爭則是利用稅收制度中的優惠措施來誘導經濟活動,有意識地破壞稅收中性,使資本更多地投向流動性強的經營活動和低稅負國家。從這個意義上看,稅收競爭扭曲了國際資源的地域流向,破壞了資源在世界範圍內配置的合理性。

  ***4***增加徵稅成本。為避免稅收競爭引起的稅基被侵蝕和不公平,一國有必要採取保護本國制度的措施,以避免受到他國的不利影響。另外,為保證合理課徵,有必要建立國際資訊 網路 ,這又會造成稅制的複雜化,導致徵稅成本增大。

  5.結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快,從某種意義上說,稅基已成為一種公共性資源。單純地依靠市場機制無法解決惡性稅收競爭這一 問題 ,只能依靠國際組織通過國際間的稅收協調來解決,通過對稅收競爭進行一定的制度協調來維護公平的稅收競爭。

  隨著我國加入wT0和資本市場的逐步對外開放,我們應該以積極、主動的姿態直面稅收國際化和稅收競爭。一方面,要根據本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結構與目標對稅收的槓桿作用加以正當的利用;另一方面,又要消除稅收障礙,使資金、技術、人才、資訊儘可能跨國流動,謀求全球大市場中的有利地位,在堅持稅收主權的基礎上加強國際稅收協調與合作。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