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經濟區域集團化專題訓練

  當今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是未來世界各國發展的方向,也是高考歷史考試經常考察的內容,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各位考生提高練習。

  :選擇題

  1.朱立群教授在其文章中寫道:“該報告彰顯了歐洲國際觀念的和平與合作的性質,……追求在有效的多邊主義基礎上建設一個更加公平、安全與合作的世界。”“一個強大與和平的歐洲,是推動全球治理、實現國際體系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力量。”以上材料可以用來探究***  ***A.世界一體化的意義

  B.戰後世界經濟體系形成的影響

  C.歐洲一體化的意義

  D.北約華約對峙局面形成的影響

  解析 題乾材料強調歐洲對建設一個更加公平、安全與合作的世界的認識,這正是歐洲一體化的意義,故選C項。A、B、D三項與題乾材料無關,皆排除。

  答案 C

  2.有墨西哥國內人士說;“雖然自由貿易區沒有解決一切問題,但如果沒有北美自由貿易區,墨西哥現在的情況可能更糟糕。”下列表述符合這種觀點的是***  ***A.取消關稅及貿易壁壘是墨西哥經濟發展的基礎

  B.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對墨西哥經濟有利

  C.美國和加拿大幫助墨西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D.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解決了墨西哥的社會問題

  解析 材料中的觀點是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雖產生一些問題,但是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對墨西哥的經濟發展有利,B項符合題意。A項與題乾材料無關,C項不符合史實,D項與材料資訊相悖。

  答案 B

  3.“為了牽制、阻撓歐洲一體化程序,美國一直採用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矛盾,進行分化瓦解,使之難以形成合力。”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美國將失去海外市場

  B.歐洲開始擺脫美國控制

  C.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出現分裂

  D.歐洲聯合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解析 從材料資訊可以看出,美國利用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矛盾,進行分化瓦解,使之難以形成合力,原因就是歐盟的發展危害了美國的利益,故D項的說法正確。其他三項與材料資訊不符。

  答案 D

  4.“這一組織還制定了將其擴大到……所有非共產主義國家的計劃,強調取消關稅和其他阻礙地區和全球貿易的障礙。但是它是一個較為鬆散的組織,缺少像歐盟那樣典型的經濟合作。”該組織***  ***A.為西歐主導的區域經濟體

  B.無益於區域經濟的發展

  C.具有一定的意識形態色彩

  D.違背了經濟全球化趨勢

  解析 從材料中“取消關稅”、“非共產主義國家”、“歐盟”等資訊,可以大致判定該組織不是歐盟和亞太經合組織,最有可能是北美自由貿易區;由此可以排除A、B兩項;從材料表述來看,C項符合材料原意,而D項對材料本身理解不正確。

  答案 C

  5.2012年9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在俄羅斯遠東海濱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落下帷幕,會議重申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意願。下面有哪個組織倡導的原則與之類似***  ***A.北美自由貿易區 B.世界銀行

  C.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D.北約組織

  解析 北美自由貿易區,它倡導自由貿易原則,強調減少貿易壁壘,故選A項。B、C兩項分別為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是金融體系,不是貿易體系,皆排除;北約組織是政治、軍事組織,排除D項。

  答案 A

  6.有關下列組織的史實描述,正確的是***  ***

  A.中國是創始成員國之一

  B.是獨立主權國家的經濟合作組織

  C.是由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組成的

  D.宗旨是實現勞務和資本等的自由流動

  解析 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都包含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故選C項。中國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無關。中國於1991年正式加入APEC,但並非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創始會員國,排除A項。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國都是獨立主權國家;但亞太經合組織則不是,如中國香港,排除B項。近年來,APEC也開始介入一些與經濟相關的其他議題,如人類安全***包括反恐、衛生和能源***、反腐敗、備災和文化合作等,排除D項。

  答案 C

  7.下表是《全世界區域性經濟合作和一體化組織地區分佈統計表》***1996年***,從中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歐洲 南、北美洲 亞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區 39個 40個 6個 8個 1個 7個 A.區域集團化是戰後世界經濟發展的唯一趨勢

  B.歐盟是當今世界跨區域最大的區域經濟集團

  C.區域集團化地區分佈極不平衡

  D.發達國家是區域經濟集團化的最大受益者

  解析 從圖表看,世界各地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分佈極不平衡,故選C項。A項表述不合史實;亞太經合組織地跨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是當今世界跨區域最大的區域經濟集團,故B項表述不正確;圖表資訊無法說明D項。

  答案 C

  8.《中國經濟未來20年》:“中國為什麼享有了20年的繁榮?在於我們深化自身改革的勇氣,中國社會經歷了三次巨大的陣痛。第一次陣痛是在1978年……第二次陣痛是在1992年……第三次陣痛是在2001年……”其中“第三次陣痛”指的是***  ***A.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

  B.中國正式成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

  C.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

  D.中國在朝鮮核問題六方會談中發揮重要作用

  解析 根據“第三次陣痛是在2001年”可推斷應該選擇發生在2001年的事件,符合這一時間點的是中國加入WTO,故選C項。A項是1992年十四大的內容;B項發生在1991年;D項始於2003年。

  答案 C

  9.對下圖反映的主題解讀最恰當的是***  ***

  A.佈雷頓森林體系推動中國外貿發展

  B.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經濟迅速發展

  C.世界銀行大力支援中國經濟發展

  D.中國大力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合作

  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下的中國,結合圖片的提示語,可以在當今世界經濟的一系列史實中作出正確判斷。

  答案 B

  10.《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政治民主化浪潮》:“事實上,全球化以經濟全球化為先導,帶動政治及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全球發展。發展中國家的政治民主化程序就是在全球化的衝擊下起步和發展起來的……”這反映了***  ***A.巨集觀上講,全球化就是經濟全球化

  B.政治民主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一部分

  C.經濟全球化帶動了發展中國家的政治民主化程序

  D.發展中國家的政治民主化是西方政治民主化的翻版

  解析 由“全球化以經濟全球化為先導”、“發展中國家的政治民主化程序就是在全球化的衝擊下起步和發展”,可以得出經濟全球化帶動了發展中國家的政治民主化程序,故選C項。A項太絕對,排除;政治與經濟是對等的,排除B項;D項錯在“翻版”,排除。

  答案 C

  11.希臘債務危機發生後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商討救助計劃,以防引發歐盟乃至全球經濟的風險探底。2011年7月歐元區領導人召開緊急峰會就希臘新一輪救助方案達成一致,同意再為希臘提供1090億歐元的貸款。這一事件***  ***①說明希臘是歐盟國家 ②表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是全球性的發展援助 ③凸顯了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作用 ④反映了當今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本題考查當今世界經濟。歐盟的宗旨是“通過建立無內部邊界的空間,加強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建立最終實行統一貨幣的經濟貨幣聯盟,促進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體現了①③,希臘債務危機的發生會引發全球經濟的衰退,因此體現了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是穩定國際匯率,在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價安排,避免競爭性的匯價貶值;協助成員國建立經常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因此②不正確。

  答案 D

  12.七國集團2011年3月18日聯手干預外匯市場,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後日元對美元急劇升值勢頭。分析人士指出,歐美應日本要求,一改對干預外匯市場慣常持有的謹慎姿態,宣佈聯手干預匯市,主要是出於擔心日元進一步升值給日本經濟及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這主要是由於***  ***A.日本大地震對日本經濟造成了重創

  B.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加深

  C.外匯市場的穩定關係到各國經濟穩定

  D.各國自覺、主動地幫助日本抗震救災

  解析 本題是一道材料解析型選擇試題,材料中關鍵是“出於擔心日元進一步升值給日本經濟及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這是在進一步說明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答案 B

  :材料題

  13.正在蔓延的“歐債危機”,對歐盟領導人的智慧產生了嚴峻的考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廝殺後,昔日稱雄於世界的歐洲列強均已降為二等國、三等國,它們面對的是一個虛弱不堪、支離破碎的歐洲。歐洲政治家們清醒地認識到,如此下去,歐洲不再是歐洲人的歐洲。

  ——摘自《世界史》

  材料二 政治上的考慮根源於這樣一個信念,即只有通過超國家組織的建立才能一勞永逸地消除歐洲大國之間的戰爭威脅,歐洲各國若想恢復原先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就必須學會用一個聲音講話,並擁有足可與美國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龍多·卡梅倫、拉里·尼爾《世界經濟簡史》

  材料三 歐盟的成立建立在一系列的超國家機構基礎上。比如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歐洲法院等。……由於集體決策機制,各國將基於本國利益提出各項應對措施,繁冗的決策程式、不可避免的討價還價帶來了巨大的決策成本,並且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有效的應對。

  ——姜豔霞《從歐洲債務危機看歐元區的制度困境》

  ***1***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歐洲政治家們擔憂二戰後“歐洲不再是歐洲人的歐洲”的主要原因。

  ***2***依據材料二指出當時歐洲走向聯合的目的,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對世界的影響。

  ***3***依據材料三指出造成當前歐洲債務危機的制度困境。

  ***4***當前歐債危機愈演愈烈,不少人認為歐洲一體化會出現重大倒退,也有人認為渡過危機後的歐洲,一體化將得到加強。結合上述材料及回答,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第***1***問,二戰後歐洲政治家們擔憂“歐洲不再是歐洲人的歐洲”的主要原因,實際考查了二戰後歐洲所面臨的嚴峻的形勢,根據所學知識回答。第***2***問,根據材料二指出當時歐洲走向聯合的目的,可從材料“消除歐洲大國之間的戰爭威脅”、“歐洲各國若想恢復原先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就必須學會用一個聲音講話”、“擁有足可與美國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等回答。對世界的影響可根據所學回答。第***3***問,依據材料三指出造成當前歐洲債務危機的制度困境。較容易,可從材料中直接得到答案。第***4***問,“看法”可根據所學,酌情回答。

  答案 ***1***二戰後,形成了以美蘇對抗為核心的兩極格局;資本主義世界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系;組成了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加強了對西歐的控制。

  ***2***目的:消除歐洲內部的戰爭威脅;抗衡美國;提高國際影響力。

  影響:增強了歐洲的影響力,推動了國際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3***集體決策機制難以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4***看法一:挫折或倒退。歐盟成員眾多,內部難以協調;各國利益爭奪;制度弊端。

  看法二:加強。歐盟成員眾多,實力強大;有克服危機的經驗;歐洲一體化發展到相當程度。***任一看法均可,要表述觀點和理由***

  14.二戰後全球經濟發展有兩個明顯趨勢,即經濟區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閱讀下列有關材料並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戰後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經濟生活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而經濟生活的日益國際化又是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但這種經濟合作或聯合短時期內在全球化範圍內難以實現,於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鄰,利益相近的國家就開始謀求在區域性地區範圍內實現經濟聯合,紛紛建立各種地區性經濟一體化組織,以滿足經濟活動國際化和相互依賴加深的要求。

  ——周敏凱《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材料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自1944年成立以來,不斷推動市場經濟、自由貿易和高增長率。除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外,美國的政治家和商業領袖還想建立一套適合自己利益的國際貿易體系,在他們的推動下,取消了阻礙跨國自由貿易的制約性貿易準則。……在過去的25年間,合作場景的變化已經導致了大約5萬家全球公司的誕生。與跨國公司相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個小規模的總部為基礎,在全球範圍內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機構,以尋求儘可能低的運作成本。

  ——傑裡·本特利等《簡明新全球史》

  ***1***根據材料一,分析二戰後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的原因。並指出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地區性經濟一體化組織”。

  ***2***根據材料二,概括經濟全球化加強的表現。根據所學知識,簡述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與經濟全球化之間的關係。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二戰後全球經濟發展趨勢:經濟區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相互關係的理解。第***1***問,可以根據材料一直接概括:生產力進步、聯絡加強、時間上難以實現;組織是發達國家美國、加拿大和發展中國家墨西哥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第***2***問,全球化的表現可以從材料二中歸納:世界金融組織、國際貿易體系、跨國公司;關係可以運用聯絡和發展的觀點從區域集團化是步驟,全球化是歸宿和最終趨勢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 ***1***原因:科技進步、世界經濟聯絡加強、全球化短時間內難以實現。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

  ***2***表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世界金融組織成立;國際貿易體系建立***或:國際貿易準則確立***;跨國公司的出現。

  關係:經濟區域集團化是實現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步驟和途徑,經濟全球化則是經濟區域集團化的最終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