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材編輯的一封信

  即使是學生用的教材也難免會有少許錯誤,發現錯誤的時候如果能跟編輯溝通反映那就可以讓問題得到解決了,那具體信件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給教材編輯的信,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篇1

  語文出版社編輯老師:

  我是一名讀著您編輯的語文書長大的學生,在您編輯的課本里,我承繼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吸納著世界文化的精華,每讀到一篇好文章,就像交到了一個好朋友。經常與這些朋友打交道,我感覺自己在不斷成長進步。

  課本的思想內容是無可能挑剔的,但是,語文的性質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除思想內容外,我們還應該學到很多“語”的東西。然而在有的課後練習中,我感到“語”的成分太弱。

  以《給兒子的一封信》為例:

  本課設計了[思考與練習]和[字詞積累]兩個課後欄目,第一個欄目的三個題中,第一題要求談談“肯定了兒子的的哪些優點,又提出哪些希望”,這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第二題談談感受和第三題“談談你自己應怎樣培養博大的胸懷”都是讀課文以後談思想教育的。第二個欄目就是積累了7個詞語,顯然,這裡突出的是思想教育,“語”的成分太少,甚至會給我們一個誤會:語文課本幾乎等同於思想政治課本。

  我認為,思想教育方面的,有第一欄目中的第一題和第三題就足夠了,而應該加上諸如“作者是通過什麼方法或者什麼藝術手段達到思想教育目的的”這樣的題目。如信中以正面教育為主,即使是批評,語氣也很委婉,信中所講的道理,言簡意賅,發人深省,如“貧民思想是現代化和現代政治最重要的靈魂”,“你就是你,你不是別人,先做自己,再做別人”,“聰明是一種財富,意志是更大的財富”,等等,這些人生經驗的寶貴結晶,正是對我們教育最快捷而又容易被我們接受的,遠遠勝過耳提面命般的說教。這些正是我們要學會而又難以學會的精妙“語文”。

  不知當否,請多多指教。

  祝您編輯出更多更好的教材

  您的學生

  篇2

  編輯先生:

  您好!

  我是湖南的一名高中語文教師,今年教高一,第一次使用人教新版教材。在使用中,遇到一些疑問,敬請解答。

  1、 必修二第四課《〈詩經〉兩首》中選了《采薇》,第四章前兩句為“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兩個相同的句式,前面標的是逗號,而後者卻標了問號。我查了其他的一些版本,都是一問一答,請問教材上的標點是否有誤?

  2、 現在我們學生使用的書都是捆綁磁帶銷售的,據我瞭解英語教材也是這樣。而目前實際的情況是,高中生很少有人使用卡式錄音機,一般用的是MP3或電子學習機,所以每人一套的磁帶一般都沒有人真正使用過。而且即使學生需要磁帶,也不需要人手一套。現在語文書定價比較高,必修一含磁帶為22.22元,必修二含磁帶為21.63元。磁帶捆綁銷售既造成了很大的浪費,也增加了學生經濟負擔。我想問的是:這是你們編教材時就這樣設計的,還是地方新華書店捆綁銷售的?

  此致

  敬禮!

  盧圈圈

  篇3

  編輯同志:

  您好!我是一名一線小學數學教師,這次寫信是因為我對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道習題有一點不太成熟的看法,特向你們請教。題目如下:

  這是教材97也練習十九的第1題,這一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多邊形的面積”,練習十九是“整理和複習”後的本單元最後一個練習。在前面的課中,已經探究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較簡單的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按照題目要求,通過測量計算,我們能發現:

  長 方 形:長和寬分別是1.6cm、2cm,面積=1.6×2=3.2cm²; 平行四邊形:底和高分別是1.6cm、2cm,面積=1.6×2=3.2cm²; 三 角 形:底和高分別是3.2cm、2cm,面積=3.2×2÷2=3.2cm²。

  發現的規律為:三個圖形的面積都相等,這是因為它們的高都相等***在同一組平行線之間***;三個圖形上、下底邊的和也相等***三角形沒有上底,就只算下面的底邊***。

  於是,我大膽猜測:第三個圖形梯形與其他三個圖形也是同高,如果它的上下底之和也與其他三個圖形相等,也是3.2cm,那麼梯形的面積也將與其他三個圖形面積相等,也是3.2cm²。這樣,四個圖形的面積就都相等了,四個圖形的相同點就更多了,規律就更好表達,也更有價值意義了。

  但不知我想的對不對,是不是把問題想得太“巧妙”化了,有點鑽牛角尖了,或者說教學中根本不用引導學生把思維水平及對這道題目的認識上升到這一層次。

  我的這種猜測、想法,幾年前第一次教這冊教材時就曾有過,今年又第二次教五年級,對這個問題思考論證後,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可又不知可否這樣認識。所以才寫信向你們請教。

  盼望早點得到回覆。

  祝你們:工作順利!

  新年快樂!

  河北省涉縣關防鄉關防小學

  任基偉

  篇4

  敬愛的編輯部叔叔、阿姨們:

  你們好!

  謝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出空閒來閱讀我這封信。我是一名八年級學生,在下半學期中,我閱讀了語文書中許多篇精美的文章。在眾多的作品中,我比較喜歡普希金所寫的詩——《假如生活欺騙了我》。

  這一方面是因為我比較喜歡詩,而更多的是,當我讀完這首詩後,似乎處在黑暗的角落,霎時間光芒四射,比人有了生的鬥志。***從知覺寫起。***正如我所讀過的《理想》中的一句話:

  喚浪子回頭,理想是慈愛的母親;

  給罪人新生,理想是還魂的仙草。

  當我讀這首詩句時,鐵一般的意志強烈地撞擊我的心扉,不停地在向我傾訴:似乎在講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念,正是理想,才是開啟理想之鎖的金鑰匙。***對思想的啟迪作用。***

  一也許這首詩並沒有《傷仲永》的誨人不倦,道理深奧;也沒有《音樂巨人貝多芬》的含蓄纏綿,令人蕩氣迴腸,但它獨特的語句給人以生的嚮往。就是那平和親切的語氣中透出的堅定和剛強,就是那淺近卻又深邃的哲理思辨。***比較,更能突出本詩的特色和對自己的影響。***

  雖然始終無一具體的事物、想象,但卻表達出了所想要表達的思想。這也正是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對詩的評價與自己的理想結合在一起。***我喜歡這類詩文,一個與墨守成規不同的創意,一曲開啟心扉的歌。

  從這首詩中我認識到了其實詩並非每篇都有具體的事物,只需要思想或者照亮思想的燈光。這首詩不僅使我的詩文修養有所提高,對於詩也有了新的認識。總之我更加喜歡詩了。

  再次感謝叔叔、阿姨們抽空閱讀這一封信,希望你們能選擇更精美的文章編入教材,我會永遠期盼著,用我全部的熱情。***附帶提出希望。***

  祝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工作順利胡長燕

  20xx年xx月xx日

  篇5

  《山東教育》編輯部: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關心、關注咱們山東的教育,願意為咱們的山東教育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貢獻自己的智慧。

  在當下的社會環境及教育環境下,網際網路+時代中的教育也應該更開放,教育是引領社會思想發展的,更是推動社會生活向前的重要力量。作為傳播山東先進教育理念和推廣山東教育先進典型的《山東教育》,個人覺得應該更加開放和包容,更具有前瞻眼光,更站在時代潮流的前沿,積極宣傳和推動山東教育向前發展,推動山東教育從教育大省走向教育強省,走在全國前列。這應該是齊魯父老的共同期盼,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為此,個人覺得《山東教育》編輯部是不是也應該建立一個讀編QQ群或者微信群,方便讀編往來,加強讀編往來,及時溝通訊息。這樣也顯得讀編之間沒有縫隙。

  不情之請,請考慮!不當之處,請批評!

  祝《山東教育》編輯部的各位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於保東

  山東省東營市實驗中學

  201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