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還記得當你學習角度的時候,怎樣學習三角形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8~39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

  2.認識常見的各種角,學會畫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角。

  【教學難點】 正確畫角。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師準備大三角板、圓形紙、多媒體電腦、多媒體課件、活動角。

  2.學生準備三角板、圓形紙、長方形紙、帶孔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錄影片,大家高興嗎?啊

  生:高興。

  師:下面咱們就一起來欣賞,一邊看一邊想:從錄影中你發現了什麼?

  [評析:課的引入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探索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聯絡實際,找角

  ***師生一起看錄影“美麗的校園”。突出:門窗上的角、花壇周圍的角、操場中場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時上下肢組成的角……***

  師:同學們,剛才錄影中播放的是什麼地方?

  生:我們的學校。

  師: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從錄影中發現了什麼?

  生1:我發現了小朋友在做操。

  生2:我發現了學校很漂亮,有教室、有操場、有同學……

  生3:我發現門上有一些拐角,操場上也有拐角……

  生4:我還發現老師拿著的東西***三角板***上也有拐角……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物體上有角,你能找到嗎?現在在小組內把你看到的角說給別人聽,看哪個小組找到的角最多。

  ***小組活動:找角***

  [評析: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身邊找角,並且互相說說,一方面充分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教師給每個學生都創造了均等的學習、參與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另一方面使學生經歷了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並不神祕,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邊,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師:哪個組的同學想先把你們組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

  生1:我們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

  生2:我們組還找到了這張紙***長方形***上的角。

  生3:我們組還找到了窗子上的角、電腦上的角。

  生4:我們組找到黑板上的角。

  生5:我們組還有補充,你看,大螢幕上也有角。***注:所有學生指角的過程都是點了一下角的頂點處。***

  師:老師明白了,同學們指出的角原來是這樣一個圖形***邊說邊在黑板上點一個點***,這是個角嗎?

  生:不是,這是個點。

  師:對,這是個點,剛才同學們指的不就是這樣嗎?想想看,怎樣才能將你想的樣子完整地指出來?在小組裡討論一下,再指指看。

  ***學生活動***

  [評析:在這裡,學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時指的是角的頂點處。但精彩之處就在於教師沒有急於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而是充分利用了學生認知過程中的這一知識“盲點”,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正誤,把學生對角的認識自然地從生活實際過渡到數學知識,逐步構建正確的表象。]

  師:哪位同學能指給大家看一看?

  生1:是這樣的***見右圖***。

  生2:是這樣的***見右圖***。

  生3:這樣才是一個角***見右圖***。

  師:現在同學們指角的時候,不光指了一個點,還指出了兩條直直的線,也就是這樣一個圖形***出示現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學的指法還不對。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樣指角的?***教師示範見右圖***。

  會指了嗎?在小組裡再互相指指。

  [評析:通過三次“指角”,使學生逐步建立了正確的“角”的表象。另一方面,從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識的滲透的孕伏;三次指角,逐漸滲透了“角是由一點引發的兩條射線組成的”這一知識,為學生繼續學習角的有關知識做好了鋪墊。]

  ***三***小組合作,折角

  師:***出示一張圓形紙***,同學們看,這張紙上有角嗎?你能想法用它折個角嗎?以小組為單位比賽,看哪一組折角的方法多,樣子好。

  ***指一組學生將折的角貼在黑板上***

  師:哪一組還有不同折法?也過來貼上 ***有不同折法的貼出***。

  師:哪位同學願意把他們折出的角指給大家看?

  生1:這張紙

  上有三個角。生2:我不同意他的說法,這張紙

  上只有一個角,另外兩個不是角,因為它的另一條線彎了。

  師:同學們都聽到了嗎?她說得非常好,只要有一條線彎了,這個圖形就不是角。

  ***四***動手操作,做角

  師:同學們心靈手巧,折出了這麼多形狀的角,那你能用這樣兩根帶孔小棒做個角嗎?試試看。

  ***學生活動:利用帶孔的小棒做角***

  師:老師這裡也做了一個角,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幫忙,願不願意?哪位同學能把角變大一些?

  ***指名一個學生演示***

  師:同學們看,角變大了嗎?你能讓自己做的角變大嗎?怎麼變?

  生1:我用一隻手拿著一根不動,另一隻手往外一拉小棒,角就變大了。

  生2:我把張開口的兩根小棒往桌子上一壓,角就變大了。

  生3:我把手放在小棒中間往外一撐,角就變大了。

  師:同學們能讓角變大,那麼還能讓它變小嗎?怎麼變?

  生1:我把兩根小棒往裡一捏,角就變小了。

  生2:我用兩隻手將兩根小棒往中間一摁,角就變小了。

  生3:我把一根小棒放在桌子上,把另一根一壓,角就變小了。

  [評析:讓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體會、理解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又開的大小有關這一知識點。注重了學生的觀察、操作與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

  ***五***體驗感悟,畫角

  師:你能將小棒做成的角的樣子在紙上畫出來嗎?試試看。

  ***學生活動:畫角***

  ***展示一組學生畫的角***

  師:大家說,哪一組同學畫得好?同學們想知道怎樣畫又快又美觀嗎?

  ***電腦演示畫角過程***

  師:請用正確畫法畫一個角。

  ***學生再次畫角***

  ***六***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同學們看,這個角畫得怎麼樣?請這位同學過來,同學們知道她叫什麼嗎?她為咱們做出了榜樣。這是她的什麼?***手***這個呢?***鼻子***這個呢?***耳朵***

  師:我們知道了她的名字,還知道了她身上各部分的名稱,角這個圖形的每一部分也有名稱,想知道嗎?***電腦邊演示邊出現名稱***

  師:現在同桌說說悄悄話,告訴對方角的每一部分分別叫什麼。

  ***七***總結昇華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知識?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1***認識了一種新的圖形──角。***2***學會了畫角。***3***知道了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三、鞏固拓展

  1.師: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老師獎勵你們做遊戲,好嗎?***好***同學們喜歡爬山嗎?***喜歡***今天咱們就來做個爬山遊戲。看,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頂的路上,設了這樣幾個關口,只有順利闖關,才能到達山頂。哪組同學願意帶領大家率先闖過第一關?

  電腦出示:下面圖形哪個是角?

  師:第3個為什麼不是角?

  生:因為它的一條邊不直。

  師:你答對了,獎勵你們一面小紅旗。

  ***伴隨著音樂升起第一面小紅旗***

  2.師:哪組同學願意闖第二關?

  電腦出示:下面圖形中有幾個角?

  ***回答正確後升起第二面紅旗***

  3.師:第三關最難,誰有信心繼續闖關?

  電腦出示:下圖中有幾個角?

  ***回答正確後升起第三面紅旗***

  師:在這位同學帶領下,我們順利到達了山頂,登高遠眺,一切盡收眼底。有藍天、白雲、遠處的山水、近處高大的樹木***邊隨音樂說,邊出現畫面,最後停留在交叉的樹木上***。在美麗的大自然中也有角,只要你處處留心,一定會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內容:

  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思路:

  1、指導思想

  《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們與實際生活有密切的聯絡,我們周圍很多物體上有角。因此,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在初步感知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角、瞭解角的特徵。

  2、設計理念

  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畫角和比較角的大小。通過感知角 —找角—摸角—畫角—分辨角—做角、玩角—創造角等操作活動,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3、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人教版《數學》 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內容,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角及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圖形的角,再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加深對角的認識,使學生建立角的表象,為下節課認識直角做好準備。同時,這部分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想象力和操作能力。

  4、學情分析

  在初步感知角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操作,獲取直接經驗,為形成角、直角的空間觀念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認識角,能夠識記和理解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畫角和比較角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建立自信心,感悟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教法:

  嘗試指導法。

  教學學法:

  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教學重點:

  根據角的特徵辯認角。

  教學難點: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教具準備:

  課件、三角板、圖釘、硬紙條、剪刀、扇子等。

  學具準備:

  三角板、硬紙條、圖釘、圓形紙片、長方形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師:同學們猜猜我們這節課將要學什麼?

  生1:可能與角有關。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因為老師讓我們帶了三角板,我想可能與角有關吧。

  ……

  師:在生活當中你看到過或聽說過哪些角嗎?

  生2:硬幣上有角。

  生3:紅領巾上有角。

  生4:三角板上有角。

  ……

  師:硬幣上的角和我們今天學的角可不一樣,我們今天要研究的角是數學意義的角,數學中的角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到校園裡去看看吧。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

  二、初步感知,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主題圖***新的一天開始了,校園裡早早就熱鬧起來,操場上更是生機勃勃,你們看到了什麼?這裡面有角嗎?先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然後說給同學們聽。

  生1:老師拿的三角板。 生2:老爺爺修剪花木用的剪刀。

  生3:小朋友做操時伸的直直的雙臂。

  ……

  師:真是一群善於觀察的好孩子。是啊,角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無處不在,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位“新朋友”。***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三、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聯絡實際,感知角

  師:角特別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老師帶來了幾幅圖,你們能找出來嗎?課件出示鐘錶、剪刀、飲料吸管、窗戶等圖片,指幾名學生找角,根據學生的回答螢幕上的紅色線閃爍顯出角。

  師:同學們的眼睛真亮啊,把藏在物體裡的角都找出來了。

  2、找生活中的角

  師:其實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角,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周圍哪些物體表面也藏有角?把你找到的角指給同桌看一看。***生活動***

  師 :誰願意把你找到的角與大家一起分享?

  生:黑板上、桌子上、數學書上、窗戶上……

  師:你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是太廣泛了,只要你們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就能發現更多的角。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並從例項中抽象出角的圖形,建立角的表象,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獲得用數學的體驗。

  3、摸角***認識數學中的角***

  師: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先摸一摸再看一看角是怎樣的?

  生1:角的前面尖尖的,旁邊直直的。

  生2:它是由兩條直線組成。

  師:嗯,觀察得很仔細,現在請同學們用角尖尖的地方在手心扎一下,看看手心上留下了什麼?

  生:一個小圓點。

  師:它是角的一個組成部分,數學家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頂點”,課件出示小圓點,這就是一個角了嗎?

  生:不是,還有兩條直直的線。***演示***

  師:這兩條直直的線,數學家也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邊”。這就是數學王國中的“角”,讓我們給剛才這些實物脫掉美麗的外衣,就變成這樣。***課件隱去實物圖出現幾個大小不同的角***請仔細觀察,這些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他們都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也就是說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4、畫角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角的特徵,你們會畫角嗎?課件演示畫角的過程。

  師:請拿出三角板,按剛才的方法畫一個自己喜歡的角。

  指幾名生上黑板畫,畫好後讓生評價。

  5、分辨角

  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是怎樣的?幫我辯一辯哪些圖形才是角家族的朋友?

  下面圖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為什麼?

  生辨認並說理由

  師:了不起的小法官!剛才同學們已經會畫角了也會辨認角了,你們會做角嗎?

  6、做角玩角

  拿出準備的硬紙條和圖釘開始做角吧,做好以後再玩一玩看誰的角大誰的角小?***生活動並玩角***

  師:說說看,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兩根塑料帶張開一些角就越大,合攏一些角就越小。

  師:怎樣用數學語言說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角的兩邊拉開的大角就大,角的兩邊拉開的小角就小。

  師:你們真會發現。老師也帶來了兩樣東西請看看吧,出示扇子、剪刀演示。

  課件出示: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小結:角的兩邊張開的大角就大,角的兩邊張開的小角就小。

  7、猜角

  師:看看誰能猜出這兩個角的大小?

  師:究竟誰大?生猜後課件動畫演示兩個角的頂點和邊重合,發現角一樣大。

  小結: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而與角的張口大小有關。

  8、創造角

  師:剛才同學們對角已經有了很深的瞭解,那麼你們會創造角 嗎?請拿出準備的圓形紙片,看看用哪些方法可以創造出角?

  ***生活動,有折、有剪、有撕、有畫……***全班欣賞評價。

  設計意圖:練習融趣味性、創造性於一體。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親歷探究的過程,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鞏固拓展

  師:看同學們表現得這麼出色,老師想考考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1、下面的圖形個有幾個角?

  2、擺一擺兩根小棒能擺出幾個角?三根呢?你們能用自己的身體表示出一個角來嗎?

  3、一張長方形的紙有幾個角?如果剪掉一個角還有幾個角? 【設計意圖:通過層次深度的練習設計,既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五、昇華主題,欣賞美

  師:同學們角不僅在數學中被廣泛應用,古今中外許多建築都利用了角的特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他們的神奇魅力吧。

  ***伴隨悠揚的音樂欣賞古建築***

  設計意圖:欣賞古代建築,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到幾何圖形的美,增強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的信心。

  六、總結全課

  1、這節課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對老師滿意嗎?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生暢所欲言

  師:這節課同學們不僅認識了角的形狀,知道了角有一個頂點, 兩條邊,還學會了畫角。今後,我們將會學習更多關於角的知識,在角的王國裡探究更多的奧祕。回家以後,找一找家中的角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好嗎?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

  2.經歷折一折、畫一畫等過程,豐富學生對角的直觀認識,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3.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4.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美。

  目標解析:

  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於學生已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對生活中的角已有初步的感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角,從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活動中初步認識角、學會用尺子畫角,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角。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

  教學準備:課件、尺子,學生每人2條硬紙條和一個按鈕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一***課件呈現主題圖“美麗的校園”

  1. 仔細觀察你在“美麗的校園”裡看到了什麼?

  2. 你能找出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嗎?

  ***二***揭示課題

  大家都善於用數學的眼光觀察校園,其實,這裡面還藏著很多的“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課伊始,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找平面圖形這一環節,既複習了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又為新課鋪墊。】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學生小組合作,在主題圖中指出角。

  2.彙報交流時課件呈現有色線標示出角。

  ***二***描一描,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

  1. 從主題圖中提取教學素材,課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紅線***:

  2.讓學生仔細觀察,分別找出角並在圖上描畫出來。

  3.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4.比較觀察:這些角有什麼相同之處?

  5.交流歸納: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圖文結合板書***

  ***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動手操作:用圓形紙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誰折的角大?你是怎麼比的?***重疊***

  ***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1. 動手做一個活動角。

  2. 用活動角做“變大變小”遊戲。

  3. 引導發現: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而與兩邊張開的大小程度有關。

  ***五***畫一畫***例2***,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

  1.小組合作,嘗試畫角。

  2. 師生交流,完善畫法。

  3. 教師範畫,小結畫法。

  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就畫成一個角。

  【設計意圖:創設“指一指、描一描、折一折、做一做和畫一畫”等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也使角的形成具體化、動態化,加深對角的直觀體驗,進一步認識角,進而使學生體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一***教材第43頁練習八第2題

  1. 課件出示:下面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 學生獨立判斷,師生交流時強調判斷的依據。

  3. 在圖上標上角各部分的名稱。

  ***二***教材第43頁練習八第3題。

  課件出示題目,判斷這些平面圖形中有多少個角。

  ***三***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1題。

  1. 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

  2. 把你找到的角畫出來。

  ***四***用角組成自己喜歡的圖案。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在觀察、判斷、畫圖等數學活動中,加深對角的認識,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活動,又讓數學知識迴歸於現實生活,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的應用美。】

  四、課堂小結

  ***一***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呢?

  ***二***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設計意圖:通過歸納總結、談收穫讓學生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同時讓學生帶著問題下課,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下一頁更多精彩“《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