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數學論文範文

  數學是中學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如何更加有效地搞好數學教學工作是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一直關注的課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數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中學數學論文範文一:中學數學的教學設計實踐分析

  摘要:

  中學作為學生學習的過渡階段,因其既是小學知識的延伸,也是高中知識的銜接,數學是中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運用能力,課堂教學是開展中學數學教學活動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認知能力以及教學內容來設計課堂教學環節,並採用強而有力的措施進行實踐教學,這樣才能提高中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本文就中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設計實踐進行分析,並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設計;教學實踐

  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和變化,中學數學教學方式也有了新的改變,課堂教學作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的質量直接關係著整個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由此可見,課堂教學的設計和實踐對於提升數學教學質量來說十分重要。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實踐過程中,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相應教學環節,然後在課堂教學中採取一定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主體,最後應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個性特徵的時間和空間,這樣就能有效的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一、中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為了進一步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首先教師就應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既是課堂教學設計的起點,也是課堂教學設計必須具備的一個環節,中學數學教學目標是指教師根據教學活動作出的預期目標,能夠控制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流程。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將教學目標作為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根本,但是根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一些教學目標是無法在一節數學課實現的,必須經過幾節甚至一個學期才得以實現,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根據學生的實踐情況而制定,且目標要能夠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二、要在課堂教學中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制定意義。

  2、教學物件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提升整體教學質量,而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物件,還需要根據以下幾點來對教學物件進行設計:第一、學生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活動不可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滿足大部分學生需求即可;第二、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應該使班級絕大多數學生受益,由此可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不忘尖子生和後進生,這樣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第三、學習效率與學習態度是無法分開的,主動積極地態度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氛圍,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加入一些趣味性、實踐性較高的內容,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3、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關鍵,能夠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首先教師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符合學生認知能力、接受程度的內容,其次應根據教學內容之間的關係將教材內容進行適當整合,才能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聯絡起來,最後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及時為學生拓展課外知識,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的機會。

  4、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的工具,教學方法是為了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形成了良好的溝通交流,更加利於學生今後的數學學習和發展,根據目前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方式作為主要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來製作多媒體教學內容,然後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根據多媒體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在課堂中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後教師再適當引導學生,這樣就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中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實踐

  1、展現學生主體地位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展現自我個性特徵的機會,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環節,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而教師只作為引導作用,適當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這樣就能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2、多樣化教學方式中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不足,學習能力還有待提高,若教師只採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很容易使得學生出現厭學的情況,因此教師要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情境建立、探究教學、角色扮演等,或者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一些富有探究意義的問題,讓學生主動去思考以提高學習能力,另外教師還應該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結合,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數學綜合運用能力,才有利於學生今後的數學學習和發展。

  三、結語

  綜上訴述,本文對中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設計實踐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得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相應的教學環節,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夠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才能為學生今後的數學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夢婷,何斌.基於“微課導學”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設計——以“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為例[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09:85-88.

  中學數學論文範文二:中學數學新課改論文

  摘要:如果沒有雄厚的專業知識就不能夠在課堂上做到得心應手。貧瘠的專業知識會讓任課教師捉襟見肘、疲於應付,哪裡還顧得與創新呢?

  關鍵詞:中學數學;新課改

  一、中學數學課改的不足

  在很多時候不是教師不想改革,而是不知道如何改革,也不知道怎麼使用新的教學模式。若教師對於新課程的理解僅限於理論層面,就會和教學實踐相脫節,而即便能夠落實到課堂上,也往往會因為知識儲備不夠和理論學習不及時而造成改革的乏力。表現在數學課堂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在形式上大肆宣揚的貌似互動、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師謹慎地像新課程標準靠攏,唯恐課堂不活躍、不夠新而受到新標準的責難。究其根源,是因為這些教師不夠自信,沒有從本質上領會和理解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只能戰戰兢兢、亦步亦趨地依附於形式,希望課堂看起來熱鬧些。其次,應試教育嚴重抵消了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新課程改革的本意是想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救出來,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的思想,發展他們的個性,啟用他們的思維。這需要教師放開課堂,他們才能獲得相對的自由,也才能擁有靈活多向的思維方式。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當前唯考試為準繩的情況下,教師必須先考慮學生的成績,這就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同時,家長在這個競爭異常殘酷和激烈的社會裡也深深懂得搶佔先機的重要性,他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社會競爭的壓力順理成章地轉嫁在了學生的身上。這樣,唯成績為準繩的考核標準多年來得不到改變的現象也就毫不奇怪了。再次,中學數學課程內容和數學教學體系存在脫節。從課程內容上來說,尚缺少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社會經驗的聯絡,缺少數學各分支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絡,沒有很好地體現數學的背景和應用。現行的中學數學教學體系,內容上要求全面周到,理論上追求的是嚴密有序。新課程標準中被刪除的內容,在教學中也往往被許多教師善意地補充回來。這就造成了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學內容多、課時少的不可協調的矛盾,難以體現時代發展背景下科技進步與數學之間的緊密聯絡,最終造成了學生只善做題,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差、創新思維不夠的無奈局面。最後,教學方法沒有獲得新的突破,評價機制仍舊落後。從技術層面講,我們並沒有獲得更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部分教師用的還是老方法、老套路,只有在上公開課或者優質課時才努力地有所創新,而未能形成可操作的常態課。這說明那些研究課仍然在研究狀態和探索階段,新課程改革還沒有取得成功。另外,在評價機制方面,仍舊是單一的評價方式,沒有探索出簡單易行、行之有效的評價模式和體系。如果某種評價方式不能起到鼓勵和督促作用,那麼這樣的評價方式就是沒有效果的。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在評價體系方面尚無建樹。

  二、中學數學新課改的成績

  總結這些年的中學數學新課程改革,在廣大教師不懈努力的前提下,各地區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如我校在緊跟高考、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原則下創新性地推行了五為模式教學,即以問題為先導,以活動為特徵,以精講為保證,以學生為主體,以兩種課型為結構。它是我校二四八教學模式的高度理論化,是更具有指導性的創新理論。

  三、中學數學新課改的努力方向

  首先,要進一步解放觀念。在這裡我使用了“解放觀念”一詞,而沒有使用“更新觀念”,因為在我看來,新課改已然不新。中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警惕和防止新課程標準成為新的束縛和教條,一旦所有課堂內的變化都被這個標準所規劃的話,它無疑會成為新的教條。所謂教無定法,就是要教師解放自己的思想,不讓教條的觀念控制自己的大腦,時時處處要從學生出發,圍繞目標來實施教學,而不能盲目迷信權威,更不能東施效顰或者邯鄲學步,學來學去丟掉了自己。若不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喪失了自己的教學個性,還談什麼新課改呢?其次,加強教師的專業素養。一個數學教師如果專業知識不夠雄厚而專門在教學形式上下功夫,那無異於練武之人不練內功只講套路一樣,完全成了花架子。如果沒有雄厚的專業知識就不能夠在課堂上做到得心應手。貧瘠的專業知識會讓任課教師捉襟見肘、疲於應付,哪裡還顧得與創新呢?

  參考文獻

  1、中學數學教學中化歸思想方法的應用研究馬豔西北師範大學2009-06-01

  2、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教學內容銜接研究王明春; 潘惟秀; 郭閣陽高等數學研究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