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計算機技術的論文範文參考

  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髮展,計算機技術在各個領域應用非常廣泛,計算機通訊軟體作為計算機應用的一部分,已在資訊管理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計算機技術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計算機技術的論文範文一:計算機技術教育教學管理研究

  【文章摘要】計算機技術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的進行創新和改革,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廣泛應用,也在提高中小學教學質量方面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我國的國民教育發展是我國發展的立國之本,對於資訊化的教育也是國民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資訊化建設的基礎性領域,對於我國教育教學的管理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教育教學管理;教育;管理

  當前,隨著資訊科技的普及使用和發展趨勢,在我國的教育教學管理中,計算機技術得到了非常廣泛而深入的應用。這種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充分利用,不僅實現了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教育的多媒體化、數字化以及網路化,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管理的效益,更好的為國家培養出色的全能型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1計算機技術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1.1對課程考核方面的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和加強

  在目前我國中小學的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各個課程考核的質量問題始終是教育教學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過去傳統的教學工作中對於閱卷和試卷的研究分析都給教學工作者造成量非常大的一個困擾,同時具有普遍效率較低的狀況,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為學校的教學工作者帶來了很大的教學困難,與此同時,也為學校在人力和財力上承受了巨大的負擔。通過利用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建立起資料庫,並通過計算機來對試卷進行批閱,並通過計算機對試卷進行分析,從而更好的提高了閱卷的效率,也同時為學校師資隊伍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了。同時對於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所建立的試題庫管理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個學科命題的質量,更加將試題的相關問題客觀化,適應了教學考核的要求和標準。

  1.2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針對中小學教學工作中,課堂教學的最終學習教育質量是整個教學工作的最關鍵核心部分。如今,各大高校為了更好更快的對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測和考核,通過建立計算機課堂教學質量的評測系統,能夠全方位的讓全校的各個部門和教學工作者都能夠參加課堂教學的質量評價,同時還能對老師和學生的教學和學習帶來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更好的提高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水平。這種計算機課堂教學質量的評測系統,能夠很好的對過去因為手工測評所帶來的失誤得以彌補,能夠更加公平、真實而有效的對教學管理者進行評估,並提供管理平臺和及時大量的反饋資訊,更好的對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提高,也為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更為牢固穩定的教學環境。

  2計算機技術在教育教學中關於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

  2.1計算機技術擴大了書本資源,讓管理更加條理、體系化

  對於過去傳統學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對於學生對相關資料性的書進行便捷性的查閱有著一定的侷限性,同時由於圖書館的書籍資源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夠充分滿足學生對閱讀所需要的標準和要求,通過計算機技術建立的圖書館資訊資料庫,通過網路平臺的運用,讓圖書的種類更為繁多,圖書資源更加多元化,最關鍵的是能為學生和老師提供更為人性化、便捷化的圖書查閱服務,更好的滿足師生對閱讀的要求和標準。由於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能夠通過網路實現對各種圖書進行資源共享功能,這種變化為學校減少了圖書引進的開銷,圖書的資源共享最關鍵的是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和更為豐富的圖書資源。通過這種運用,更好的促進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2.2激發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起來的計算機圖書資料庫,可以豐富學生的課餘時間,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更好的通過圖書館豐富多種的圖書資源來開闊自己的知識視野,來填補自己在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進行空缺填補;而作為教學工作者,也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下的圖書館資源,來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和知識儲備進行更新和改變,跟隨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教學發展的時代趨勢,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從而為學生帶來更為豐富的知識內容個,來提高整個學生的學習水平。

  3計算機技術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侷限性

  3.1計算機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相對不夠廣泛

  隨著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廣泛深入的應用,在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方面都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績,對於整個教學工作者的師資水平和質量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和提高,從而帶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但是目前大部分學校對於這種計算機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知識非常淺顯而基礎的應用,對於教學內容的轉變並沒有取得一定程度的成效變化,只是在教學中改變了課堂中授課的一些模式。因此對於不斷深入通過計算機的使用來整合與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的充分結合運用,來提高教學管理的水平,需要積極開展計算機資訊科技與各個學科的課程整合,讓計算機技術的運用能夠真正切實的融合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成為教育教學的必要工具,並根據這個方向和目標來制定出適合各個教育階段不同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整合方法,從而更好的建立好應用於教育教學的計算機管理技術。

  3.2沒有足夠的計算機教育教學運用環境

  目前我國大部分學校都在積極開展計算機技術整合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應用,但這個踐行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教育教學運用環境,建設先進的硬體基礎設施和軟體資源的條件,並以開放式的教育理念來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安排,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運用來實現學校的校園網路運用平臺的建立,為教學工作者和學生都提供一個能夠方位學校伺服器的安全、穩定又便捷的平臺。這種平臺的建立一方面能夠加強教學工作者通過數字化、網路化的資訊科技方式來辦公,同時還能充分拓寬教學工作者進行教學的知識面和先進教學方式的改進,從而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度,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來掌握各門學科的知識情況。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而深入的運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優化和加強中小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從而更好的促進我國教育事業能夠得到又好又快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賴巨集慧,鍾娟.淺析計算機技術在高校教務管理的應用與設計[J].科技風,2014,***9***:177-177.

  [2]陳鳳鳳,管慶.計算機技術在高校學籍管理工作中的幾點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3,***9***:108-108,132.

  [3]劉洋.計算機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主要應用[J].網友世界•雲教育,2014,***17***:19-19.

  [4]桂峰.計算機技術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時代教育,2013,***7***:185.

  關於計算機技術的論文範文二: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發射監控中的應用

  摘要廣播電視發射監控主要是通過計算機來進行監控的,這種監控對於系統化的要求非常高,能夠實現對監控、保護、控制等多種功能實現線上檢測,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實現系統穩定執行。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廣播電視;發射監控

  廣播電視發射監控對於計算機技術的要求比較高,通過穩定的計算機技術能夠實現對系統的智慧檢測,對需要調整的專案可以進行實時控制,對整個系統的穩定化執行十分重要。

  1計算機技術的主要應用

  在廣播電視發射監控專案中,計算機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應用。

  1.1監測發射機工作狀態

  計算機能夠實現對發射機狀態的監測,能夠對機器工作中出現的異常狀況及資料進行實時記錄,並且能夠對相關資料進行報警,通過累計計算裝置執行狀態和時間等內容對設計狀態進行資料反饋。

  1.2能夠進行報警

  計算機能夠在廣播電視發射裝置非正常工作狀態下對其進行實時監控,能夠實現對廣播電視發射裝置的24小時監控,當裝置出現故障時能夠直接反饋裝置故障,而且啟動相應報警機制,便於人們及時維修處理。

  1.3能夠實現故障診斷並自動處理

  通過計算機裝置能夠設定相關資料,通過資料檢測與設定資料的對比,能夠及時的反饋出系統中問題,這種故障診斷機制對於保證廣播電視發射系統穩定執行意義重大。通過故障自動診斷,系統能夠及時切換到冗餘部分,從而有效的避免發生廣電事故。

  1.4實現自動開關機

  通過自動開關機來實現對裝置的實時檢測,能夠在降低人工操作成本、保證播出質量的前提下實現裝置自動開關,通過設定週期任務來保證裝置能夠長期、有效的運轉,並且能夠根據需求隨時調整、變更播出的節目。

  1.5實現遠端監控功能

  計算機通過通訊技術能夠實現對廣播電視遠端監控的作用,通過遙測、遙控等方式來實現對裝置的遠端控制。

  2監控系統的系統設計

  對廣播電視發射系統的監控系統設計關係到裝置執行的安全,監控主要通過PLC、區域網等部分來實現監控功能,目前這些部分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即可實現對相關頻段的電視、電波等部分進行遙測和遙控,對於遠距離裝置的監控就是如此,通過分層劃分的形式來劃分系統。主要有以下4部分:資料採集、前置資料處理系統、應用系統、整合通訊四個板塊。

  2.1資料採集

  資料採集板塊根據目前應用來看主要分為現場監測裝置和現場控制裝置,通過現場控制裝置能夠實現對廣播電視發射機的資料採集工作,而且能夠實現對廣播電視發射機裝置的實時操作。

  2.2前置資料處理

  前置資料處理裝置主要是對裝置通訊、系統選單等模式管理的核心部分,通過前置資料處理能夠實現對廣播電視裝置現場監控的巡檢,並且能夠實現對資料彙總以及相關資料的及時處理等作用,根據其自身的資料分析後將相應的資料反饋到相關部分,這對於保證裝置的安全執行起到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3應用系統

  應用系統主要是通過系統中的功能模組來組建的,能夠對廣播電視發射疾控系統中的相關環節進行連結,主要包含工作站、資料指揮以及相關的列印、管理工作等。

  2.4通訊系統

  通訊系統主要是實現遠端裝置與伺服器之間的資料通訊,能夠將相關裝置進行資料鏈接,通過計算機系統來對資料進行檢測和監控。

  3廣播電視監控系統的特點

  廣播電視監控系統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1***清晰的結構層次;能夠通過PLC等來實現對計算機網路中的相關裝置進行實時監控,極大的保證了整個監控系統安全可靠的執行,並且能夠通過國際通用的TCP等相關協議實現對各部分系統的資料傳輸。2***實現資料共享:能夠實現對廣播電視裝置的遙測和遙控,能夠根據裝置的執行狀況反饋出相關資料,保證裝置安全運轉,並且能夠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實現對不同裝置和不同內容的檢測,通過Web來實現對裝置的資料共享傳輸。

  4計算機技術的干擾技術

  目前廣播電視裝置監控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來實現,首先就是對空間中的電磁波進行干擾,但是我們能夠通過計算機遮蔽的方式來排除這種干擾;其次就是接電線會對計算機裝置產生訊號干擾;還有就是線纜中資料傳輸的過程中會形成對計算機系統干擾的訊號,那麼如何避免這兩種情況呢?

  4.1保證裝置正常接地

  廣播電視裝置接地連結對於排除訊號干擾十分重要,由於接地線在會形成電感,這樣就導致接地線的阻抗嚴重變化,而且在地線中會形成一定的電壓導致訊號被幹擾。在廣播電視系統中幾伏電壓就會對裝置產生干擾,這就會導致廣播電視監控裝置失效。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證廣播電視監控裝置的正常運轉,在做裝置接地的時候要保證正確的接線方式,避免高頻訊號干擾;其次就是在低頻訊號中,通過合理的佈局和元器件連結,減少環路,通過多點接地的形式來正確接地。

  4.2做好訊號傳輸

  在廣播電視監控裝置前段的感測器要採用雙線的方式來實現與前端裝置的連線,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雙絞線傳輸模式,並且對於前端機來說要將輸入訊號進行轉變,按照計算機的要求來輸入不平衡訊號,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很好的調整裝置訊號,將干擾訊號降到最低。

  5結論

  在本文中我們對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監控發射監控系統中的相關應用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和闡述,通過計算機技術不但能夠有效的提高廣播電視發射監控裝置的工作效率,降低裝置執行的人工成本和維護成本,而且能夠通過實時的資料傳輸來有效的提升裝置執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極大的提升了裝置運轉效能,更好的保證了廣播電視裝置的正常運轉,更好的服務於廣播電視行業的安全執行,希望本文能夠對相關從業者的工作能夠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羅建友.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發射監控中的應用.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0***.

  [2]李洪超.淺談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後期製作及廣播電視發射監控中的應用.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2***5***.

  [3]張晶.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發射監控中的應用.科技傳播,2011***2***.

  [4]朱櫻.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發射監控中的應用.電子世界,2015***15***.


關於計算機技術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