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計算機網路的論文參考

  科技的發展促使計算機資訊科技得以不斷更新,如今資訊科技所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更是成為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手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計算機網路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論文範文一: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及防範

  【摘要】當今社會已經進入網際網路的資訊化時代,計算機的普及與網路的盛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豐富了人們的文娛生活。但是也隨之帶來了一些問題,網路中帶來的計算機病毒,木馬程式,垃圾郵件等為資訊保安帶來了嚴峻的考驗。本文詳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安全方面的問題,並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網路安全的防範措施,旨在提高人們對於網路安全的重視,增強人們的網路安全防範意識和能力,營造一個良好的上網環境。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考驗;防範措施

  當今社會,伴隨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和網路已經深入到了千家萬戶,人們在享受著網路帶來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便利的同時,往往忽略了計算機網路帶來的安全隱患,最終影響了網路的良性使用。因此,增強網路安全的重視程度,提高網路安全防護的能力,對於提高預防和降低安全隱患具有深遠的意義。

  1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的表現

  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表現在多個方面,下面就對其逐一詳細介紹。

  1.1病毒的入侵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式,是被寫入計算機程式的一段程式碼,能夠破壞計算機的相關功能或者資料,而且,它就像生物病毒一樣,可以自我複製,自我繁殖,而且可以捆綁到某些檔案上,當檔案被複制或移動到其他使用者上時,又實現了病毒的轉移和擴散。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破壞性,它可以破壞或刪除資料檔案,降低計算機的工作效率,給使用者帶來了很多困擾。

  1.2黑客和木馬程式

  黑客通常對計算機程式,設計等了如指掌,能夠在不被允許的情況下,入侵對方電腦系統,竊取計算機資料。木馬程式潛伏在計算機中,使外部使用者能夠輕鬆竊取資訊資料,威脅了本機的資訊保安,降低本機的工作效率,甚至造成本機系統的癱瘓。

  1.3使用者操作不當

  使用者操作不當也是造成網路安全問題的重要原因。由於網路的普及,現實生活中不論男女老少都能接觸到計算機網路,但是對計算機資訊保安的防護缺乏認知,使用者的賬號口令簡單易洩露,而且不懂得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更加造成了計算機網路安全隱患的盛行。

  1.4網路系統自身漏洞

  計算機網路最鮮明的特點就是開放性,一方面這種開放性加大了資訊的共享性,加強了計算機使用者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這種開放性不可避免的使計算機網路易入侵,易攻擊,這種自身的漏洞應成為網路安全亟待改善的部分。1.5垃圾郵件和間諜軟體***的公開性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垃圾郵件被強行加入他人的郵箱中並強迫其接收。間諜軟體,顧名思義就是起到間諜作用,在使用者不知情的前提下自行安裝,竊取使用者資訊,或者散播,使用個人敏感資訊,嚴重威脅了使用者的隱私。

  2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防範

  為了應對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要充分了解防範措施,從而提高應對網路安全問題的能力,以下就要對這些防範措施進行詳細講解:

  2.1安裝防火牆及防毒軟體

  所謂防火牆,實際上是一種隔離技術,在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之間,公共網路與專用網路之間設立了一個安全保護屏障,避免內部網受到非法使用者的入侵。防毒軟體又稱為防毒軟體,用於消除電腦病毒,隔離木馬程式或非法軟體等,要注意,防毒軟體要定期更新,以確保其防毒效果。安裝防火牆及防毒軟體,是檢測並及時消除計算機網路安全隱患,保障網路安全的有力手段。

  2.2應用檔案加密和數字簽名

  檔案加密,是一種新型的數字化加密技術,是防止隱私資料被盜取或者毀壞的重要方法。數字簽名是在其基礎上的另一種加密技術,它是為了確保資訊交流的真實性,加強傳送檔案的人的資訊驗證,保證了資訊的私有性。

  2.3加強應用賬號的保護

  計算機網路應用五花八門,無論是購票出行,辦公學習,網上交易,還是網路遊戲,即時通訊,尤其現在手機APP的發展,各種應用層出不窮,相應的賬號和密碼就變得混亂繁多,因此很多人為了方便記憶和登入,將應用賬號設定為相同或者相近的名稱,極大威脅了計算機網路賬號的安全性。因此要加強網路使用者賬號和密碼的保護和管理,儘量不要使用純數字,而要夾雜一些字母,符號,而且還要定期地改動密碼。

  2.4掃描漏洞,下載漏洞補丁

  系統漏洞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通過植入病毒等方式控制使用者的計算機,竊取使用者的重要資訊和資料,造成資訊的洩露,危害使用者的自身利益。因此要定期掃描系統漏洞,可以下載一些常用的防護軟體,像360安全衛士,瑞星,金山毒霸等進行漏洞掃描,並下載漏洞補丁,提高計算機自身防護能力。

  2.5利用入侵檢測和網路監控

  入侵檢測是一種檢測入侵行為的技術,它綜合了統計、網路通訊等技術,通過網路資料等獲得資訊,或者捕捉計算機系統內的關鍵資訊點,來監控和檢測系統是否被入侵,是否有違反安全策略的行為,它被認為是安裝防火牆之後的雙重保險,增強了內外攻擊的實時防護,極大增加了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

  3結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和網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日益凸顯,不得不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網路安全的防護是一項長期且艱鉅的任務,加強網路環境的維護,提高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防範能力,是目前面臨的嚴峻的挑戰。

  參考文獻

  [1]袁劍鋒.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及其防範措施[J].中國科技資訊,2006,15:150+157.

  [2]徐囡囡.關於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技術的研究和應用[J].資訊與電腦***理論版***,2011,06:43~44.

  [3]千一男.關於計算機網路安全風險的分析與防範對策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29:7131~7132.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論文範文二: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中神經網路的構建

  【摘要】在資訊化飛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網路成為最重要的資訊承載渠道,逐漸引入到各行各業的良性運作中,以此為背景,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問題也受到了關注。本文重點探討的是神經網路在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神經網路;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

  1引言

  計算機網路技術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廣泛應用於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重要技術,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卻難免要遇到安全隱患,例如黑客的入侵、安全漏洞和病毒傳播等。在計算機網路安全的評價體系中,神經網路的應用以其能夠形成非線性自適應動態系統的特點,迅速適應網路環境,進而實現對資訊的運算、識別和控制功能,提高了計算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概念

  計算機的網路安全,主要指的是針對網路資訊瀏覽和操作等過程中的安全管理,以達到提高網路資訊保密性、安全性的目的,維護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最終實現整個網路的順利執行。我國當前的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通常涉及到資訊保安、計算機網路技術等多個方面,而伴隨計算機網路的日益普及,其網路資訊的安全問題更加為人們所重視。例如,對於企業而言,其日常經營活動中往往會運用到計算機網路,因此要求網路必須具備核心技術,對企業資訊實施保護和保密,維護重要內部資訊的安全性,從而維護企業利益。即便是個人在使用計算機網路時,也同樣需要網路對個人資訊實施控制與保護,防止洩漏或被不法分子盜取,損害人民的權益和實際利益。

  3神經網路概述

  3.1概念

  所謂神經網路,其模型建立的基礎,是人體腦部的資訊處理模式作為參考,然後運用數學模型,模擬生物的神經元、腦細胞結構,以及其生理特徵,最終模擬獲得該神經網路模型。此後,計算機專家則以此模型為基礎,新增入編制好的學習機制,然後將其應用到實際工程中,最終開發出了感知器神經網路模型。該模型具備了聲納波的識別功能,可用於探測潛艇位置等實踐中。經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相關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痺諂渲性擻昧擻成渫仄誦災剩?詡撲慊?幕?≈?轄?⒘擻成渥宰櫓??縋P?繼而通過分析研究生物自組織神經網路,確定神經網路模的實質,獲得一組微分非線性方程,然後將神經網路應用於實際,最終形成了神經網路的系統性科學研究,例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BP神經網路。

  3.2神經網路的優越性

  神經網路建立的基礎是生物大腦結構和工作原理,因而屬於人工智慧系統,該系統基於計算機網路內部大量節點的關係分析,發揮出方面優越的應用效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2.1自學功能

  神經網路系統能夠進行自我學習,通過自動識別正在輸入的資訊,自行為操作者總結相關的規律,進而形成聯想的模式。其優勢即在於這種對於資訊的識別能力,使系統能夠在之後的工作中,進行獨立自動運作,從而縮短操作人員的工作時間。現有計算機神經網路系統,甚至能夠實現高於聯想模式的預測功能,應用於證券市場中,系統可以基於對當前股市證券、市場經濟和企業現狀的研究分析,預測其未來的效益,從而企業未來的良性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慧支援。

  3.2.2優化系統

  神經網路同時還具備了自我優化的能力,可以自行提高計算機運轉能力,同時幫助操作使用者,針對某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基於此,神經網路系統被建議應用於計算機的網路安全評價中,以發揮其自身的優越效能。

  4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中神經網路的應用

  4.1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體系的構建

  4.1.1構建神經網路體系的必要性

  基於神經網路的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保護是多元化的,由於其對於環境的適應力較強,因而能夠迅速適應周圍狀況,並對自身進行調整,以降低誤差。另外,神經網路的自我訓練使其能夠在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的體系中,實現自我總結和完善。此外,神經網路還具備了良好的容錯性,對於一些不完整資訊、噪聲等並不敏感,因而在網路節點出現問題時,不會對神經網路的整體保護產生影響。且神經網路在進行自我訓練之後,能夠將正常的工作效率提升至常規的4~5倍。加上神經網路對於結果的獲取高效快捷,因此更加便於使用,其各方面的設定也更加人性化。

  4.1.2安全評價體系構成指標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一級評價,其中的指標通常包括:管理安全、物理安全以及邏輯安全,具體如下:①管理安全評價指標時二級指標,分別為安全組織體系、安全管理制度、人員安全培訓以及應急響應機制;②物理安全評價指標為二級指標,包括防電磁洩漏措施、供電線路、網路機房、容錯冗餘以及裝置安全;③邏輯安全評價指標同樣是二級指標,包括資料的備份、恢復,訪問的控制、軟體安全、防病毒措施、系統審計、數字簽名、資料加密以及入侵防範。

  4.2實現評價指標的標準化

  不同的評價指標集,對於影響因素的描述也存在差異,因此需要在實施定量、定性評價時有所側重。此外,應當合理運用科學的方法,對計算機的網路安全情況作出反應,因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指標的客觀對比。因此,必須保持客觀的態度,對評價指標的取值規則進行調整,以實現指標的標準化。在定量指標評價時,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結合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實際執行狀況,對其進行客觀評價與取值,進行科學的分析。此外,對於不同的評價指標,應當使用不同的衡量單位,有所側重地進行標準化處理,將取值固定到一定範圍內,通常在0~1之間。而為了實現定性指標評價,則通常會採用打分的方式來客觀評價計算機的網路系統機型,定性指標評價標準化。

  4.3基於神經網路的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構建

  4.3.1伺服器維護機制規範化構建

  構建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體系,其首要的任務和硬體維護的關鍵,即在於伺服器維護。在構建伺服器維護機制規範化的過程中,應當注意避免不當伺服器所可能造成的傷害,要求操作人員時刻警醒,保證及時清除網絡卡冗餘,調整伺服器的荷載,以維持伺服器的平衡與穩定。

  4.3.2雲主機的建立

  以神經網路為基礎建立的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體系,需要快速打造安全雲主機,用以整合包括了雲鎖服務安全軟體的所有安全防護體系,從而達到突破傳統伺服器安防理念,實現對於使用者的實時安全服務效果。因此,構建過程中需要在雲主機中使用很多快捷自動安裝軟體,如MYSQL、PHP、ASP等。這些軟體的共同點在於均適用於對網站資料庫的實時管控、對於站點資訊的實時監控,以及對於計算機各種軟體溫度進行的調節,和WebShell病毒查殺功能。如今的計算機網路安全系統已經首創了以C/S的神經網路架構為基礎的應用體系,實現了計算機端和伺服器之間的遠端訪問與控制功能,從而提升了計算機網路對於木馬、病毒和惡意程式碼、惡意攻擊等危害的防禦能力,起到保護計算機伺服器與網站安全的作用。

  4.3.3安全管理和服務體系的建立

  基於神經網路建立起來的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體系,其作用即在於在進行安全評價時,管理人員能夠提供與評價標準判定相對應的具體內容、實施範圍等資訊,然後針對電腦保安狀況、資訊科技的關鍵點,實施研究與分析,運用評價方法測算其安全等級。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級別評價,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生成評價因子,基於神經網路的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級別公式如下:f=***x1,x2,x3……,xi……xm***式中:xi-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中最主要的評價因子;f-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模型主體。管理人員應當結合實際,為計算機系統選取正確的評價模型主體與安全等級,進而依據系統要求,對神經網路安全管理體系採取必要的優化措施,以做到有備無患。

  4.4建立並完善評價結果評語集

  基於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指標特徵,可建立評價結果評語集,按照網路安全等級差異,將該評語集劃分為四個集合:①第一等集合設定為“安全”;②第二等集合設定為“較為安全”;③第三等集合設定為“不安全”;④最後一個等集合則設定為“很不安全”。此外,還可以對這些集合附以說明,從而有效地位計算機使用者提供便捷的方式,來了解計算機網路安全狀況,提供良性服務。

  5結語

  神經網路技術在計算機網路安全評價中的應用,實現了評價體系的自動抽提功能,體現出了外推性、容錯性、適應性等優勢,滿足了計算機網路的線上實用性要求,在有效提高計算機網路評價客觀性、正確性的同時,為使用者提供了安全的使用環境,確保使用者能夠通過網路獲得可靠、有效的資料資訊。

  參考文獻

  [1]王強.基於神經網路的計算機網路故障診斷[J].資訊與電腦:理論版,2015***10***:157~158.

  [2]王嘉佳.人工神經網路計算機模擬中matlab的應用[J].數字化使用者,2014:46~47.

  [3]孫蓓蓓.神經網路技術在計算機通訊中的應用[J].煤炭技術,2014,33***1***: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