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郵的學術論文

  集郵,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一項傳統業務,是中國郵政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精神文明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民俗與集郵

  摘 要:民俗在中國歷史悠久。如今,民俗成為郵票選題的熱門。如此豐富的民俗郵票形成了民俗集郵,對民俗文化的弘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有利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關鍵詞:民俗;郵票;民俗集郵

  一、什麼是民俗

  民俗,就是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由大眾創造並由他們所享用的一種特殊的物質和文化現象的總和。簡言之,民俗就是民間風俗。不同國家有不同國家的風俗,不同民族有不同民族的風俗,不同地區有不同地區的風俗。風俗是一種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是一種相沿成習的外在表現。因自然環境不同而形成之習尚謂之“風”,因社會環境不同而形成之習尚謂之“俗”,歷代相沿成風,群居相習成俗,風俗的形成是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交融陶冶作用的結果。

  民俗的範圍很大,主要可以分成三大類:物質民俗,即人們生產生活、衣食住行的習俗;社會民俗,包括人生儀禮、歲時節會、鄉社家族、民間遊藝競技等;精神民俗,包括禁忌信仰、民間音樂戲曲,民間文學等。

  民俗是一面鏡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風貌幾乎都可以在民俗中反映出來。我們每個人都與民俗有關,每個人都生活在民俗中。民俗對於特定國家、特定民俗、特定地區的人們的心理和特徵的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對民俗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異常豐富,現在仍在民間不斷地傳承與發展。存在決定意識,需要產生供給。作為人們社會生活實踐的反映,作為弘揚民俗傳統文化的需要,民俗郵票也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二、民俗成為郵票選題的熱門

  民俗這個選題在很長時間中不被人們重視,認為它與政治事件、經濟生活、科教文衛、自然物產、風景名勝等比較起來,都是上不了檯面的俗東西。在我國早、中期的郵票選題上,民俗題材的郵票佔的比例很小。

  改革開放以來,解放思想,打破束縛。在黨中央“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個總體思想指導下,我國更加重視中華民族的民間文化。民俗逐漸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得到人民群眾的認識和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也得到建立和開展。因此,民俗題材逐漸成為我國郵票選題的熱門之一。

  上表是近十年來中國郵政所發行的郵票套數及民俗題材郵票所佔比例。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民俗題材的郵票佔了很大的發行比例。這十年共發行郵票295套,其中民俗題材的郵票共53套,佔比17.97%。2010年民俗郵票更是達到最多的八套。中國郵政發行的民俗郵票有生肖系列、年畫系列、節日系列、民間傳說系列等,以及彩塑、皮影、民族樂器、民間燈綵、木偶等,還不包括民俗在衣食住行、禮俗交往、審美娛樂等方面的體現。

  如今,迴歸後的香港、澳門郵票已經得到國家郵政部門的承認,並列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成為新中國郵票大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和澳門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深遠,民俗在港澳人民的心中佔有重要地位,更以反映民俗內容的選題為郵票發行的重點。如生肖系列、傳統行業與民間工藝、易經八卦系列、節日系列、傳說與神話系列、昔日生活風情繫列、中藥、龍舟、茶藝、孝等一系列直接反映民俗內容的郵票。

  民俗郵票來源於民俗生活,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為民俗郵票提供了用之不竭的選題源泉,也為郵票設計家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中國民俗郵票受到了眾多集郵愛好者的喜愛。因此,近年來民俗題材的郵票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三、民俗郵票形成民俗集郵

  集郵有傳統集郵和專題集郵之分。當前,民俗郵票已成為很多集郵者的喜愛物件,為集郵者提供了一個豐富的收藏與研究天地,民俗成為專題集郵中的一個重要門類,並且可以細化成各個更專門的分支。民俗集郵就是以民俗郵票為收集、研究、展示物件的集郵活動。民俗集郵中,較有影響的分支有:

  1.生肖專題

  由於生肖的認同性和普及性,使生肖文化成為民俗文化中最突出的表現,甚至成為全球性的文化現象。近年來每年都有幾十個國家發行生肖郵票,中國自1980年起每年都發行生肖郵票,我國香港、澳門每年也都發行生肖郵票,形成了固定的系列。

  我國有眾多的生肖郵票收集者,還成立了生肖集郵研究會,出版了生肖集郵的圖書,生肖郵集在全國郵展上獲得大獎。這是民俗與集郵結合的最成功的例子。

  2.年節專題

  歲時節令是民俗中與民眾最為貼近的事物之一,人們對其較為關注。我國已連續發行了“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清明節”系列郵票,還發行了與節日相關的楊柳青、桃花塢、武強、綿竹、漳州、梁平等年畫系列郵票,以宮燈、花燈、民間燈綵表現元宵節的郵票等。我國香港、澳門地區郵票中也有很多這類專題的內容。

  3.民間文學專題

  民間文學作為一種口承語言民俗,在民俗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形式有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史詩、民諺、謎語等。民間文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以致在郵票中大量出現。如中國郵政的“民間傳說”系列,中國澳門郵政的“傳說與神話”系列等。

  4.民間藝術專題

  這個專題太大了,內容也太豐富了。本專題的郵票洋洋大觀,不可勝數。如民間音樂***民族樂器***,民間美術***年畫、剪紙、彩塑***,民間小戲***皮影、木偶***,民間舞蹈,民間競技***摔跤、賽馬、射箭、賽龍舟***,民間遊戲***盪鞦韆、抖空竹、跳皮筋、放風箏、放鞭炮、舞龍舞獅***,民間手工藝***玩具、陶瓷、刺繡、編織、漆器***,民間雜技等方面的郵票。

  另外還有民居專題、服飾專題、中國少數民族專題等。

  四、民俗集郵弘揚民俗文化

  民俗集郵對民俗文化的弘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

  第一是直接促進了民俗郵票的發行。由於民俗類郵票廣受歡迎,使郵政部門發行民俗郵票的熱情大增,甚至還發行了小版張、小型張、小本票,以滿足集郵愛好者的需要。

  第二是推進了對民俗的科學研究。我國的民俗文化極其豐富,在發行民俗郵票時,社會上包括集郵界的人士就進行大量的、認真的民俗學的研究和考證,相關地方為申明自己是郵票原地,紛紛找出過硬的理由,有時還會出現非常激烈的爭論,以致國家郵政局不得不同時在多個地方舉行郵票首發式。

  第三是加深了對民俗意義的認識。民俗郵票和民俗集郵對民俗文化的弘揚宣傳,使人民群眾正確對待民俗事物,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使民俗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積極地作用。

  第四是引導了社會主義新風尚的形成。民俗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但是民俗文化中,既有精華所在,又有非科學的、落後的東西。因此民俗郵票的發行和民俗集郵的開展,就可以引導發揮民俗中優秀的文化,克服民俗中的陳規陋習,移風易俗,為社會主義新風尚的形成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陶立:《民俗學概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年.

  [2]《集郵》雜誌社 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2011***》,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年.

  作者簡介:李霄飛***1986―***,男,山東淄博人,遼寧大學2010級民俗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民俗學及民間文學研究。

  篇二

  建立校園文化特色的新途徑――集郵

  [摘要]:學校作為學生受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場所,要精心安排好學生的每一項活動。安排好學生的有益活動,開發和利用好人文課程資源,是當前學校教育工作者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

  [關鍵詞]:教育過程 課程資源 重要場所

  學校作為學生受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場所,要精心安排好學生的每一項活動。安排好學生的有益活動,開發和利用好人文課程資源,是當前學校教育工作者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活動安排恰當,可以促進課程之間的整合,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給予學生廣闊的發展空間。我校選擇集郵作為學生實踐活動課程和校園文化建設、學生品行教育的切入點。因為集郵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它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集郵實踐活動,可增強學生學習知識的求知慾,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增添學校老師與學生交往的新內容。

  一、著力推進“三個走入”

  1.讓集郵走入校園

  學校開辦集郵活動,首先邀請集郵協會專家來我校進行了集郵知識講座。帶來了大量的資料、圖片供學生們傳閱。讓學生體會到從郵票中折射的偉人光輝思想、英雄的高尚品質、名人的勤奮精神等先進文化內涵。讓學生對集郵知識有初步瞭解的同時,增添了一份愛國之情。初步的的活動讓師生在認識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對集郵逐漸產生了興趣,參與集郵活動開始積極起來,原本一些教師認為集郵活動會影響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顧慮被打消了,集郵活動也由此拉開了序幕。有了第一次講座的基礎,我們又多次邀請市集郵協會專家來我校進項講座、指導。之後還舉辦了集郵知識競賽,評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頒發了紀念郵票,使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更高了、信心更強了。隨著我校集郵活動的不斷深入,緊接著,我們又舉辦了集郵手抄報評比活動。讓同學們把自己瞭解到的集郵知識、體會到的集郵心得,以手抄報的方式展現出來與其他同學交流分享並評選出優秀的作品展覽,推廣集郵知識,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給學校老師和學生課餘生活注入了新鮮血液。現在校園內宣傳欄裡呈現的是師生在集郵活動創造出的優秀作品,這些活動更增添了師生集郵興趣,激勵著師生不斷地創作熱情,學校的集郵活動也真正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大亮點,成為一個宣傳學校教育特色的最佳視窗,成為一個展示師生創作能力的成功舞臺。

  2.讓集郵走入課堂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校園集郵活動只有與教學緊密結合,才能持續健康發展。學校開展集郵活動必須為教學服務,必須為學生學習服務,必須為學生良好品行形成服務。我校老師近幾年在集郵活動中,抓住郵品的特點,抓住郵票反映的知識面,所涉及到的人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通過授課計劃,把直接與學校現行教材知識相關的教學內容融合起來,讓郵票作為形象直觀的教具進行“郵票”教學。把郵票知識滲透到課文中去,引起學生們的極大興趣。這既活躍了課程的學習氣氛,又有助於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現在我校把與課文相關的郵票製作成多媒體課件,讓老師在教學中選擇相關郵票進行講解課文內容。老師講解時能做到圖文並茂、清晰醒目、生動形象,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覺,情景交融之興趣,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教學質量,也增強了集郵興趣,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在教學上,採用不同的教學要求進行教學,低年級是認識郵票的啟蒙教育;中年級是讓學生了解一些郵票的相關知識;高年級是利用郵票進行一些主題探究活動,從郵票的探究中學習一些知識,從而達到課本教材的延伸。真正使郵票功能顯現在教學之中。

  3.讓集郵走入校本教材

  這一步我校還在不斷地摸索之中。雖然學校領導和老師在編輯校本活動類教材時,充分考慮到學校內外的傳統課程資源和優勢,也充分考慮到學校開展校園集郵教書育人的教學實際,同時也兼顧到集郵本身是一種文化,它同文學、音樂、美術等同屬專業文化範疇,是一項陶冶情操、增長知識、拓展視野的高雅。文明的文化活動。可能我們水平有限,工作實踐經驗有限,目前還未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我們一定會努力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興趣和特長髮展學習所需要的教材。我們的集郵活動將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引領下,逐步系統、規範、健康地發展下去。

  二、著力實現“四個整合”

  1.集郵與現行課程資源開發的有機整合

  新課改提出了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我校的集郵活動不僅在老師當中形成了共識,而且在學生和家長面前也得到認可,它的活動價值越來越被顯示出來。它能引導學生親自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學生在多方面的資訊刺激下,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身臨其境,在愉悅中接受新知識,培養新能力。因此我校立足於本校實際,立足於師生及活動的可操作性,有機地把新課改的教材內容與集郵知識整合起來,形成特有的校本教材,供師生使用。

  2.集郵與研究性學習有機整合

  研究性學習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造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景和途徑,讓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資訊來實際感受和體驗知識,進而瞭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們主動參與探究,提出了很多新穎獨特的想法和觀點。同時學生在收集整理資訊過程中也學到了教材上學不到的知識,拓展了學習思路,提高了學習質量。

  3.集郵與傳統美德有機整合

  每逢重大節日,學校根據集郵特點設計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蒐集相關的郵票,瞭解郵票內涵,講述郵票背後的故事。在活動中著重體現傳統美德教育,把郵票上所反映的思想內涵與教育有機結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

  4.集郵與校園文化相整合

  營造校園集郵文化特色是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大特色,裝點校園的宣傳品,大部分都是出自學生在集郵活動創造出來的優秀作品,以宣揚集郵文化、宣傳學生作品為主,把激勵學生放在首位。都圍繞著一個主題――郵品,都突出一個特色――集郵藝術特色,都體現一種精神――民族精神,都呈現一種才能――學生創造能力。讓一走入校園的人感受到濃厚的集郵文化。

  三、結語

  集郵進校園是一項一舉多得的有益活動,以集郵作為學生教育活動載體,給學校帶來的最佳教育效應、給學校辦學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教育內容。郵票折射的偉人光輝思想、英雄的高尚品質、名人的勤奮精神等先進文化內涵不僅能補充學生的課外知識,而且還能提高學生道德、情操、修養、審美水平。小小的郵票,方寸之間,卻包羅永珍,上到天文、下至地理,當我們欣賞一枚枚精緻的郵票時,自然便多了一份民族自豪的情愫,把集郵活動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切入點,進一步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集郵文化氛圍,引導師生欣賞、領悟郵票的思想內涵,感受集郵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情操、修養、審美水平,使集郵不僅能夠形成別具一格的集郵特色校園文化,而且給學校教育帶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走出一條建立校園集郵文化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