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公共文化相關論文範文

  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根本途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農牧區流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

  摘要:公共文化服務作為公共服務的一個基礎單元,是滿足公眾文化需求的有效保障,流動公共文化服務是符合農牧區實際並且在農牧區可行的供給形式,在實現城鄉公共服務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試圖從流動公共服務問題的提出、流動公共文化的正當性分析以及優化農牧區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思路來探究農牧區公共文化服務創新。

  關鍵詞:農牧區;流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在構建服務型政府體系中,廣大農牧區是公共服務覆蓋的重點區域,實現偏遠地區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既是滿足公眾的公共需求又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針對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尤其是針對城市和農牧區之間公共服務供給不均等的現實情況,探究一種適宜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一、問題的提出

  流動公共服務是相對於固定公共服務而言的,固定的公共服務是指具有固定的服務空間、服務人員、服務設施以及體系完備、供應規範的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相對而言,流動公共服務就是指那些為滿足偏遠落後地區群眾公共需求,以“流動”形式提供的沒有固定的服務空間且服務設施具有流動性特點的公共服務。顯然,這種“流動”性的公共服務是依據服務物件的不同、供給環境的差異而採取的一種供給方式。流動公共服務作為公共服務供給的一種新模式,是對傳統“一站式政府”“代理政府”的必要補充。傳統的“一站式政府”“代理政府”不具備在經濟水平不發達、城市化水平較低、地域偏遠以及人口密度不高的情況下滿足公眾需求的優勢,引入流動公共服務新模式既是滿足不同服務物件公共需求的需要又是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需要。它作為一種特殊的公共服務,能夠在流動中滿足群眾的公共需求,它所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具有“可流動性”,它是一種利民、便民的公共服務,是提高服務覆蓋面、延長服務半徑、推動公共服務可持續發展的有益模式。而流動公共文化服務作為公共服務的一個基本單元是實現農牧區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有效載體之一。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內蒙古伊克昭盟***現鄂爾多斯市***行政公署就針對地區地域廣闊,人口稀疏且分佈不均勻的實際情況,在當時的伊金霍洛旗伊、杭錦旗進行流動文化服務試點工作。這一舉動在當時引起了區內外廣泛關注並迅速推廣到了其他旗縣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蘇木鄉鎮的流動文化服務車就載著圖書、電影、文藝表演等活躍在廣大農牧區,得到了農牧區群眾的熱烈歡迎,為豐富農牧區群眾的文化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流動文化車也從當年的勒勒車、畜力膠車、拖拉機發展到今天的機動越野型麵包車。1987年,國家文化部在伊克召盟***現鄂爾多斯市***召開了來自全國11個省區代表參加的流動文化車現場會,向全國推廣鄂爾多斯地區開展流動文化車活動的先進經驗。這使得鄂爾多斯地區在開展流動公共文化供給模式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並且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二、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正當性分析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強調了要用法治化的形式保障公民的“文化權利”,可見公民文化權利的重要性。文化權利是民主社會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文化公平也是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實現、維護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利,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文化需求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任務。廣大農牧區幅員廣闊、交通不便、地域人口稀疏,傳統的“一站式政府”“代理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的時候不能滿足農牧區公眾的公共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更是如此。例如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拉鎮,橫亙東西的庫布其沙漠將全鎮劃分為沿河地區和樑外地區,沿河地區自然條件較好,人口密集,而樑外地區生態環境惡劣、人口稀少。在樑外地區,一些農牧民的住所距離嘎查***村***的文化活動室近一二十公里,遠則四五十公里,距蘇木文化站則更遠。這些農牧民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權益上沒有保證並且在有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意願的前提下往往因為地域的限制無法滿足。在內蒙古的廣大農牧區,有不少地方的實際情況和前面所提到的樑外地區十分相似,農牧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相對較少,基本的公共文化權利難以保障。眾所周知,固定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在農牧區覆蓋範圍有限,輻射能力也比較弱,在服務和產品供給既定的條件下往往不能滿足距離較遠的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對農牧民來說,公共文化設施越近他們就越有機會和條件去消費公共文化產品,而那些超出公共文化服務輻射範圍或者距離較遠的農牧民往往會因為消費的成本問題而被迫放棄公共文化產品的消費,這些成本往往是決定他們是否消費的主要因素。在這種情況下,距離與農牧民消費意向之間呈現出了負相關,即距離越遠農牧民消費越高,反之越低。於是突破公共文化設施的地域限制就成為農牧區公共服務制度安排的一項硬任務。因而需要流動公共文化服務這種供給形式來突破地域對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揮的限制,從而更好地適應農牧區的實際。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對於具有正外部性的產品來說,個人的消費活動會通過某種方式對個體或者整個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流動公共文化服務作為農牧區社會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文化服就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它突破了地域限制而且所提供的服務對農牧民的精神和物質方面的外部性更加明顯。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同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當前的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在城鄉之間、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的地區之間存在文化服務差距的情況下,需要做到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來縮小差距,在農牧區開展流動公共文化服務是必要的舉措。

  三、探索農牧區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新途徑

  流動公共文化服務是和農牧區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的,是符合農牧區實際的公共服務供給方式之一。但是農牧區的流動公共文化服務與農牧民的實際需求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標準存在著差距。集中表現為功能設計不合理、投入不足、結構不合理、權責體系不明確、供給主體單一等,所以要逐步優化農牧區流動公共文化服務要做到以下觀點。

  1.強化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功能設計

  構建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職能是地方政府改革的緊迫使命和戰略任務,既然要構建服務型政府,就得不斷地在實踐中構建起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使城鄉居民的文化服務基本文化權利得到保障,公共文化需求得到滿足。在構建過程中要體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性、公益性、便利性和均等性特徵,流動公共文化服務正是符合了公共文化服務的上述特徵,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效益的可取途徑。當前農牧區流動公共文化服務受制於現有的體制和標準,流動公共文化服務即使存在也是停留在一般意義上的,不能真正同農牧區的文化傳統、歷史背景、民俗風俗等方面做到深層次的結合。它的實際供給和農牧民需求方面存在著“斷層”現象,這種“斷層”體現在農牧區人文特色方面的錯位。流動公共文化服要想在農牧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發揮作用,就要對流動公共文化服務進行合理的功能設計。功能設計是指按照產品定位的初步要求,在對使用者需求及現有產品進行功能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所定位產品應具備的目標功能系統進行概念性構建的創造活動。就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的主體而言,政府作為重要主體之一,要對農牧區公眾的公共文化服務需求進行調查,根據農牧民的實際需求狀況,對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功能進行選擇和識別,因地制宜地提供流動公共文化服務,在結合實際中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針對流動公共文化服務自身而言,要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程序中不斷地進行自身的功能設計,與固定的公共文化服務優勢互補,帶動農牧區公共文化的繁榮發展。此外,流動公共文化服務在具有服務功能和宣傳功能的基礎上要不斷髮揮它的經濟功能。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流動公共文化服務要結合農牧區地區特色,在供給服務的過程中發揮它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適當的推動農牧區特色經濟的發展,培植農牧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2.優化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和產出

  文化事業經費是衡量政府對公共文化投入的主要指標之一,是反映文化事業發展狀況的重要保障。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政府在農牧區文化事業上的投入不斷加強,結構不斷得到優化,但是公共文化服務經費總量依然不足,制約著農牧區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例如“十一五”前4年,內蒙古文化事業經費佔財政支出的比重分別為0.42%、0.49%、0.45%、0.51%[1];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內蒙古文化事業費佔財政支出的比重分別為0.47%、0.50%、0.43%。2009年以來文化事業費一直在0.4%以下,2011年僅為0.13%[2]。由於農牧區文化事業的歷史欠賬較多,雖然文化事業經費增額不斷上升,但是不能徹底改變困擾文化事業發展的“拮据”,致使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背道而馳”現象,城鎮和農牧區文化發展差距不斷拉大之勢十分明顯,這使農牧區流動公共服務的供給遇到了新的難題。所以在著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不斷增加農牧區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經費在基層財政支出的比重,按照中央要求,努力提高文化事業經費佔財政支出的比例,爭取達到1%,使農牧區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有資金保障。另一方面,流動公共文化服務存在投入和產出不協調的現象。以內蒙古某地為例,該地農牧區的流動公共文化服務依託“烏蘭牧騎”和流動文化服務車為偏遠地區農牧民提供了流動電影放映、流動圖書、流動展覽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但是某些服務內容的供給和農牧民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說,基層政府重視流動公共文化服務基本設施的建設,目的是為了實現公共文化資源的共享,滿足公共需求,但是往往政府的投入和期望的產出不盡如人意。所以,以政府為主導的流動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在提供服務內容的時候,務必結合農牧民的切實需求,建立上下結合的農牧民文化需求的表達機制,充分徵求農牧民的意見。可以開展例如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開展一些文化調查需求,使各級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和農牧民的實際需求符合,避免不滿意供給,進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效率,從而達到投入和產出的正相關。

  3.將流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納入基層政府績效考核體系

  當前農牧區公共服務呈現出的非均等化、投入產出不合理態勢在某種程度上是和基層政府對流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不熱心造成的,在這種境況下將農牧區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納入基層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很有必要。流動公共文化服務是以政府為主導、公共財政為依託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基層政府對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要將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考核指標體系和均等化指標體系不斷量化,強化基層政府在流動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的績效意識,建立基層政府對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價機制。首先要使流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績效可計量,即可以用一定的標尺和單位衡量出來,進而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一般包括可以量化的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目標任務量和實際供給量、財政資金的投入和利用狀況、提供次數和人均享受量、覆蓋率以及服務物件的反饋意見等。其次要把農牧民的滿意度放在至高地位,作為基層政府績效評估的重要參考之一。績效考核是政府與公民雙向互動的考評機制,除了基層政府的參與,農牧民的參與也必須列入其中。政府做得怎麼樣,公眾是最具有權威性的發言主體,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考核體系實際上就是檢驗公眾對於政府供給的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以及社會效果有效性的評判。基層政府可以開展一系列的問卷調查等實際調研活動讓農牧民為政府提供的流動公共服務打分,從而使基層政府績效考核體系更加完備。最後就是要在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績效考核中將目標與過程相結合、質量與數量相結合、內容與需求相結合。許多基層政府的公共服務績效考核只注重目標導向而不注重實施過程、只注重數量而忽視了質量、只注重需求而忽視了服務內容本身,這種結果往往導致的是農牧區流動公共文化服務效益不佳、效果不明顯,使流動公共文化服務難以在本質上實現均等。

  4.構建“四位一體”的流動公共服務供給複合主體

  實現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的多元化是現代公共管理的基本訴求之一,也是公共治理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公共治理理論重點研究了治理的方式和價值,研究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方式與體制,提出建立善治模式即政府與社會合作的公共管理模式,它強調多中心治理和管理手段、方式的多樣化。流動公共文化服務也是一樣,在現階段需要構建流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多元複合主體,構建“四位一體”的流動公共服務供給複合主體是很有必要的。構建“四位一體”的流動公共服務供給複合主體即形成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配置、媒體為依託的供給模式,四者緊密結合,互補優劣。政府是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主體,在公共服務供給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基於新公共管理理論,政府應該將自己定位為組織管理者,任務在於負責農牧區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投融資、生產、供給組織和監管,制定系列保證流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正常執行的政策等制度保障,保證流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和生產方面存在著“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困境,因而在政府發揮主導地位的前提下,要著力引進社會化運作制度。首先必須進一步重視和引入社會組織,彌補政府和市場的缺陷,發揮社會組織在流動公共文化服務市場化、社會化中的作用,開展形式多樣且符合農牧民需求的志願性流動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其次要推動以農牧民為主體的自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在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非均等化或者是需求迫切的情況下,農牧民以個體或家庭為單位,自發地對所擁有的資源進行配置,開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動滿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多種手段,採取市場化途徑,鼓勵市場資本投入到流動文化服務領域並且在供給方面實現與政府、社會的互補,運用政府出售、合同承包、特許經營、政府補助等方式提供流動公共文化服務,引導公共文化服務構建網路化治理結構。現代社會是媒體時代,媒體技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搭建了多元平臺,對於農牧區的流動公共文化而言,可以依託媒體這個重要主體,通過媒體虛擬空間等形式推廣數字化博物館、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文藝表演以及數字化文化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這就為農牧民隨時隨地獲取文化資源和文化服務提供了保障,真正打造了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公共文化服務空間。

  參考文獻:

  [1]王志誠.內蒙古文化事業發展的難點和出路[N].內蒙古日報,2011-04-20.

  [2]叢志傑.流動服務:內蒙古農牧區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途徑[J].內蒙古社會科學,2014***4***.

  [3]任維德.“流動公共服務”研究綱論[J].內蒙古社會科學,2014***1***.

  [4]孫健.西北民族地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以青海為例[J].青海社會科學,2014***2***.

  [5]安彥林.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研究———基於供求視角[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12***5***.

  [6]周正兵.關於烏蘭牧騎制度的一種規範性分析———基於少數民族公共文化服務的視角[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6***

  篇二

  《 財政分權體制下公共文化服務問題 》

  摘要:公共文化服務是政府利用公共財政為公民提供的公共物品,對公共文化服務狀況的考察必須放在現有財政體制下進行。理論上財政分權能夠促進公共服務供給效率提高,但實際上財政分權並沒有達到提高效率的目標,反而導致供給不足和非均等化。合理劃分財權和事權,優化公共財政的支出結構,著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通過財稅政策措施引導社會力量投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對於促進公共文化事業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財政分權;公共文化服務;效率;均等化

  公共文化服務是現代政府為保障公民文化權益和滿足公民文化需求,而向全社會無差別提供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公共文化服務不僅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公共物品特徵,還因其自身特徵而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這也決定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必須立足於公共財政的基礎之上,而公共財政體制本身的因素將深刻影響到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狀況。本文力圖考察財政分權體制下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狀況,分析財政分權體制對我國現階段公共文化服務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並就如何完善財政分權制以更好地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提出建議。

  一、財政分權體制下我國現階段的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狀況

  我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依次施行的財政包乾制和分稅制雖然在制度和具體規則上有很大不同,但這些財政措施也都基本滿足財政分權理論關於財政權力轉移和財政職責分工的要求的,因此把中國當代的財政體制稱為分權化的財政體制也是妥當的。而在這期間我國的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的明顯變化,第一階段是從1980年到1992年,在此階段主要以“市場化”理念為指導來重整公共文化事業;從1993年到2002年以“產業化”為導向的公共文化事業改革是第二階段;而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從2002年之後才開始,即從2005年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建設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大決策演進到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戰略任務的通過。在政府對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策的層層加碼中,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由於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必須立足於公共財政基礎之上,而財政分權體制本身的因素嚴重影響到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狀況,制約著公共文化服務的進一步發展。接下來就重點分析財政分權體制制約我國現階段公共文化服務進一步發展的因素。

  二、財政分權體制下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的總量不足

  財政投入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源泉,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財政投入不足,財政投入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縱向***圖1***上看文化事業經費佔全國財政支出比重偏低,近10年來一直未突破0.4%的水平,而2013年文化事業經費佔全國財政支出比重只佔0.38%,和當前國際上中等發達國家的文化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1%相比,我國還處在較低水平;二是從橫向***表1***上看,自“十一五”以來,財政總支出已有“十五”時期的1***%增長至21.4%,但文化事業費支出由“十五”期間的16.2%增長至19.3%,顯然財政總支出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同時期的文化事業費的增長速度,且文化事業與教育、衛生和科技事業之間的差距也在逐年加大,這和我國財政支出漲幅較大的背景並不匹配。

  ***二***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資金使用結構不合理

  公共文化服務財政資金支出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財政投入資金的具體運用上,行政管理費用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工資等維持性開支佔去了相當一部分資金,特別是在中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財政資金捉襟見肘的情況下財政已經淪為“吃飯財政”,公共文化服務專項經費都有可能被挪用的狀況下,地方政府很難為公共文化服務留出專門的發展經費來開展文化娛樂活動服務群眾,也因此導致財政資金整體使用效率低下;二是在支出專案選擇上,地方政府更熱衷於把資金投向可見的場館建設。筆者在調研中發現財政資金較為充裕的地方政府都在耗巨資比賽建設一些標誌性的文化場館,諸如歌劇院、體育館等,這種忽視公眾基本文化需求,而以政績為導向的財政資金使用方式,使得群眾真正迫切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的供給效率低下。

  ***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財政投入的非均等化困境

  從表2中我們不難看出公共文化投入費用呈現出嚴重的區域性失衡狀況,如東部地區的文化費用投入總數始終偏高於中部和西部地區,再從三個地區的增幅程度來看,東部地區自1995年到2013年文化費用投入增長了217.98億元,而中、西部地區分別只增長了110.47億元和143.86億元。而且中部地區文化費用佔全國比例自2010年起低於東、西部地區,表明中部地區的文化建設投入處於塌陷的畸形狀況。再從城鄉文化投入佔全國文化投入比例來看,2013年縣以上文化投入比2012年提升了0.8%,縣及縣以下則降低了0.8%,這顯示城鄉之間的文化費用投入呈逐年縮小的趨勢,但我們也不能忽視近兩年來城市地區的文化費用投入處於增長態勢而鄉村地區卻呈現出倒退態勢,這對於實現城鄉文化服務的均等化也是一大挑戰。

  三、促進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若干建議

  從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就和地方經濟總量的增長掛鉤,經濟增長越快,經濟規模越大,地方財政收入所獲得的份額也就越多。而財政分權體制也賦予地方政府在財政支出上的更大自主權。為了促進地方經濟增長,地方政府就會更樂意提供能促進和繁榮地方經濟發展的公共物品和服務,所以中國地方政府財政支出更傾向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園的開發。而公共文化服務對地方經濟或者地方財政貢獻是不明顯的,在經濟利益刺激和驅使下,地方政府更注重經濟發展而忽視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也是理性且符合當前的政治邏輯的。地方政府的發展經濟的競爭必然形成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均衡進而也造成不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差距,這又為區域間公共文化服務的非均等化奠定了基礎。因此,在財政分權而政治不分權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完善財政分權的相關配套制度和細節來改變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狀況。

  ***一***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制定文化財政投入增長率和佔財政總支出比重的量化指標

  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使得政府的財政收入大幅增加,這也為政府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然而由於國家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財政投入一直缺乏高層次的法律規範制定的硬性量化指標,導致公共文化服務的財政投入存在嚴重的資金不足的問題。中央政府對文化的財政投入每年只是象徵性地增加投入總額增長,實際上近年來文化投入佔財政總支出比重一直都是在較低的水平徘徊。所以在提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歷史時刻,基於我國文化投入的歷史欠賬較多的現實和居民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需要滿足的情況,高層政府應該主動以權威的法律形式制定出地方政府有關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的財政預算。唯有劃定中央和省級財政每年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增幅不低於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的最低底線,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財政投入才有可能在較短時間內達到中等發達國家佔財政總支出比重1%的指標。

  ***二***健全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實現各地區公共文化服

  務財政投入的均等化針對地區間財力差異對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產生的影響,政府做出了制度上的應對措施即建立中央政府的轉移支付制度。但是目前的轉移支付制度存在較多問題,如“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不夠,專項轉移支付分配不合理,總體設計形式過多,結構缺乏層次性”[3]26。因此,要完善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必須在加大中央轉移支付力度的同時注重對轉移支付資金的管理和監督,並將監管納入到法制化軌道。不僅要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的專案選擇、資金投入和執行都納入監管範圍以確保專項資金使用的規範、透明,還要積極向社會公開資金的預算、使用情況,在專案實施前實行聽證制度並且積極落實專案驗收制度,真正使得財政資金的使用能更好地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同時還應擴大劃入一般性轉移支付專案的財政資金範圍,減少需要地方提供配套資金專項轉移支付,大力提高平衡財力的一般轉移支付的比重,縮小不同地區間財力上的差異,進而縮小不同地區在公共文化服務提供能力上的差距。除了完善中央對地方的縱向轉移支付體制,還應該積極發展橫向轉移支付制度,作為對前者的有效補充,也就是將目前東部發達省市對中、西部省份的財政對口支援規範化、制度化,形成橫向轉移支付體制,從而有效促進東、中、西部地區間財政力量的均等化。

  ***三***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的供給水平

  在財政投入總量已定的情況下,優化政府的財政支出結構也可以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水平。中央政府要按照財力與事權對稱的原則,統籌公共文化服務的城鄉發展和區域發展均衡,把資金投入重點放在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加大財政投入向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公共文化傾斜力度,要保證落後地區的資金投入能真正用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上來,嚴格限制管理和工資費用等維持性開支對資金的佔用,加快建設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服務網路的建設,提高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供給能力,同時還要注意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應當與當地居民的實際文化需求相適應,因此在專案選擇上,要堅持群眾需求導向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以多數群眾需求作為專案優先選擇的標準。這就要求在對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中必須把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狀況作為一項重要考核指標,不僅要考核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的總量,還要注重對服務提供質量和效率的考察,以此激勵地方政府有動力和有效率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達到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財務司.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2013年文化發展統計公報[EB/OL].***2014-05-15***[2015-08-12].

  [2] 文化部財務司.近幾年我國文化投入情況及對策建議[EB/OL].***2011-08-23***[2015-08-12].

  [3] 方堃,姜慶志.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趨勢下財政投入機制研究[J].武陵學刊,2012***1***:22-32.

  篇三

  《 博物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地位與作用 》

  摘要:

  博物館作為一個城市文明的“地標”,是這方土地千百年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上的精神結晶。現代博物館通過收藏,研究,展覽來達到將知識和藝術分享給社會大眾的目的。同時展覽也是實現博物館精神的重要通道,博物館精神在大眾享閱中得以實現。那麼,博物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地位如何?它在公共文化服務中又起到了什麼作用?本文就此問題略作論述。

  關鍵詞: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地位與作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人類文化的發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在建設服務性政府過程中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務的理念。文化發展需求的多樣化,以及服務物件的多面化,我們需要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與精神所在。博物館是收藏和研究,展覽代表自然與人類文化遺產的場所,對那些具有科學性,歷史性,藝術性的物品進行分類研究,為公眾提供學習知識,接受文化薰陶和藝術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其具備的共享性與社會性決定了它是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

  一、博物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地位

  博物館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成分,是宣傳先進文化與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場所。博物館作為一個服務大眾的文化機構,會利用國家,政府提供的所有資源吸引大眾的視野。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精神資料領域的消費也大大增加。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文化中心,公共圖書館,文化站等機構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建立。與圖書館和文化站不同的是,博物館更好地滿足了大眾的文化需求。安靜優雅的環境中,一件件陳列品述說著時代的風雲變幻,我們可以在生活用品中探知小人物的生活百態,也可以在瀚海墨寶中尋求士大夫的仕途生活。時隔千年,我們聽著解說員的講解,我們明白了一件件文物背後的歷史。實物鑑賞同時也是一種藝術欣賞。對於社會大眾而言,親身體驗了博物館之遊遠比查資料,看文獻更容易接受,因而博物館是公共公共文化服務的中堅力量。

  二、博物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作用

  1、蘊含資訊,記錄歷史

  博物館收錄了許多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真是觸目琳琅。也許是紙片,陶器,也許是遺墨,遺址;都曾記錄了過去的人類生活環境與社會變遷的歷程。將其網羅入博物館內,供大家學習研究。以“從婚書到結婚證”為例,從文獻中考錄,我國古代結婚的婚書形式多變,從“禮治”到“法治”思想的發展,也印證了我國由貴族社會到平民社會的轉變。受時代因素的影響,新中國成立以後,婚姻法頒佈,五十年代的結婚證後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在普法宣傳的同時也表明合法婚姻受法律保護。由此可見,在史料中,我們更容易看清歷史的時代性。

  2、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促進社會教育

  文物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包含了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髓。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館藏民國時期愛國主義教材為例,國民政府在內憂外患的窘境中,面對中小學教育注入“愛國主義”的話語,在抗日戰爭中,國共合作,抵抗外辱,官方注入“愛國主義”話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語,同樣表達著愛國主義情懷。我們接受著傳統文化的薰陶,與現代文化的洗禮;對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發揚。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以博物館為載體,傳承中華文化,培養民族精神,對社會大眾的持續薰陶中,培養獨特的民族性格。

  3、提供多樣性服務,滿足公眾休閒需求

  時代的進步,以知識為載體的資訊裝置更新換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人們文化素養的上升,追求更好的生活質量,許多著名博物館也成為旅遊勝地,參觀欣賞博物館成為一種高尚的文化活動。進行異域風情的,中西文化差異與碰撞的,自然的,藝術的,軍事的館藏品分類陳列,安排職業的講解員進行熱情的講解服務,讓遊客在遊覽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考慮到大眾需求,博物館可以設定一些休息室,餐飲處等,為公眾服務做到一心一意。使觀眾在博物館遊覽中,不僅得到知識的學習,文化的薰陶,藝術上的欣賞還可以心情愉悅。遊覽博物館作為一種高尚的文化活動,愈來愈受大眾的喜愛,是培養情趣的途徑,在社會壓力大的今天,其不失為一種放鬆方式。

  三、小結

  博物館經營和發展的水平越高,代表這個地區的百姓精神水平越高,文化生活更豐富多彩。為了使博物館為公眾服務持續性與健康性發展,首先,要保護好展列藏品,擴大研究領域,好的研究成果有利於文化資源的保護,避免過度開發文物遺址。辦好展覽,鼓勵社會大眾參與學習。同時,要加強博物館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更好的發揮其社會職能。再好的博物館也不會收羅到所有種類的文物,因此要做到資源共享,在公平競爭中取得發展。中國是世界文化遺產大國,五千年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史,留下了數量眾多,異彩紛呈的文物資源。

  參考文獻:

  [1]喬支.淺析博物館館藏文物與文化產品研發的關係.文物世界,2015年01期

  [2]楊全.從婚書到結婚證.文物天地,2015年10期

  [3]史曉潔《.勝利課本》的話語形態淺析.文物天地,2015年10期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