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音樂教育論文

  小學音樂教育是培養小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教育。通過音樂欣賞、音樂技能的學習和音樂活動的參加,能夠培養兒童積極向上、樂觀自信、堅強不屈、善於合作等多種性格的養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小學音樂教育對於培養小學生良好性格的探索》

  摘要:小學音樂教育對於小學生良好性格的培養至關重要,有助於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我關注的態度,培養審美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小學音樂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小學音樂對培養小學生性格的重要性,通過有效的途徑,培養小學生形成樂觀、自信、堅毅等良好性格。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性格;培養途徑

  性格是一個人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通過對現實的態度、習慣化的行為方式表達出來,比如人們常說的性格開朗活潑,單純,憂鬱、堅強、認真等。性格不是朝夕就可以形成,而是通過對現實生活長期的接觸、感受、參與而形成的。小學階段是孩子們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必須通過合理的方式,培養小學生形成積極陽光的性格,從而健康成長。而音樂教育中的人文價值、審美功能、情感表達都可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性格。通過音樂教育使兒童能夠欣賞不同的音樂,調節自己的情緒和情感,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和積極的情感。所以說,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要注重對兒童良好性格的培養。

  1.音樂教育對小學生性格的積極影響

  1.1有利於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音樂的學習,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這些規律和特點決定了想學好音樂,絕非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學生有一個認真的態度和良好的習慣。特別是在一些音樂技能的學習中,效果非常明顯。例如對鋼琴的學習,需要每天堅持練習,需要當眾表演,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音樂本身就是一個培養兒童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意志力的過程。在學習音樂中所養成的認真的態度和良好習慣,也會向學習中遷移和延伸,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將會促使他們朝著健康、不屈的性格方向發展。

  1.2有利於小學生形成自我關注的態度

  兒童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學習音樂、欣賞音樂、參加音樂活動,是一個主體通過音樂物件對自己的情緒產生體驗和評價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所感悟。小學音樂教育以其豐富多樣的形式,給兒童營造一種寬鬆、快樂、自由的氛圍,讓兒童在音樂中發現自我情感的豐富,繼而引導他們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並根據這種內心感受去有所追求,這樣一來,兒童就會處於一個不斷滿足自己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情緒穩定、積極向上、充滿自信的性格。

  1.3有利於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是有生命力、戰鬥力的無形武器,它以自己僅有的七個音符,感染人的精神,拓展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涵養,和諧人與人、人與人自然的關係。音樂是施行美育最重要的途徑,學校及音樂教師要重視音樂的教學,不能把音樂教學邊緣化,而要把審美教育作為音樂教學的終極目標,體現以審美為本的核心價值。通過音樂教育培養小學生髮現音樂美,熱愛美麗生活,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從而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1.4有利於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讓學生正確地對待社會、對待人生,是塑造一個人性格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性格教育的一個核心成分。音樂教育對於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且意義深遠的。如《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中“不怕困難、不怕敵人、頑強學習、堅決鬥爭,向著勝利勇敢前進!”形象生動的歌詞,再加上堅定有力的旋律,可極大地鼓舞孩子,促使他們明白生活道路的坎坷與艱辛。學生日積月累地受音樂的感染、薰陶,激發了他們內心的真實情感,從而培養他們堅強的性格。

  2.小學音樂教育中培養兒童良好性格的途徑

  2.1選擇合適的音樂作品

  ***1***要選擇具有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積極向上的歌詞特徵的音樂作品。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良好性格,還能直接震撼學生的心靈,直至對學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觀念產生影響,併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淨化和昇華。譬如《歌唱祖國》使學生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勞動最光榮》培養學生勤勞的性格特徵。

  ***2***選擇音樂要結合兒童接受和欣賞音樂的心理。6到12的兒童,正是人的黃金童年時期,在音樂能力方面,他們辨別音高、快節奏的能力逐漸增強,對於樂曲的調式調性的變化較為敏感;對於相對複雜的節拍節奏也能產生良好的反應;良好的機械記憶力有助於記憶曲調,他們心理和生理的逐步發育完善為音樂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礎。選擇合適的音樂內容要考慮到兒童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筆者所選擇的音樂作品篇幅小,音樂形象具體生動。例如,《拉拉勾》使兒童體會到友愛的快樂。

  ***3***針對個別學生孤獨、自私、脆弱的性格弱點因材施教。如讓情緒極不穩定的兒童多聽一些平和的輕音樂起到穩定情緒的作用。筆者採用《海鷗》、《天地之間的歌》等體現樂觀活潑情緒的作品,調動那些情緒低落的兒童,使他們逐步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2.2舉辦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

  ***1***定期舉辦合唱、群舞等集體比賽專案。比如合唱,它要求每個參與者齊心協力,默契配合,既有自我的表現之處,又有整個團隊一齊按照作品表演處理的需要。每個人的表現優劣都直接影響著集體效果的表達,使學生們深刻體會到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係,從而激勵參與者的自尊與自愛,增加集體的凝聚力。

  ***2***開展音樂興趣小組活動。將那些對音樂有濃厚興趣的學生組成欣賞小組;將愛好聲樂、希望能在聲樂方面有所提高的學生組成聲樂小組;將有愛好器樂演奏並具有一定演奏基礎的學生組成器樂小組等。各個小組之間要開展積極的交流活動,在活動中鍛鍊他們的交往能力、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

  ***3***舉辦競賽性音樂活動。競賽活動本身具有挑戰性,會有成敗的結局,所以這就要求參與者具有競爭意識。參賽後如果成功便可體驗到暫時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如果失敗就要學會如何面對挫折,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這些競爭意識對學生良好人格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

  3.結語

  小學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至關重要,同時可以為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提供有效途徑。音樂教學要力求返璞歸真,迴歸音樂教育應有的審美功能,突出塑造學生的人格美、心靈美。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可以認識到音樂教育對培養小學生性格的重要意義,在教學中多注重對學生性格、意志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