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心理健康結課論文

  心理健康教育對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平臺軟體開發

  【摘要】高校輔導員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心理健康和情緒管理至關重要。本設計分析和討論了系統開發過程中的主要技術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途徑,並進行了系統設計,努力構建了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的網路平臺,該平臺已在幾大高校得到推廣應用,反饋較好。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情緒管理;平臺軟體開發

  1引言

  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生活管理的主要力量,與學生的關係最為密切,但是高校歷來是以教學為主,因此高校輔導員成為了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不受重視[1]。同時高校輔導員的責任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是他們的工作職責,需要輔導員有足夠的耐心去處理瑣碎的日常事件及隨時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如果輔導員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將會對輔導員個人及整個學校正常運轉產生不良後果,但是目前社會對高校輔導員這個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認知不足。本根據目前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的特點,設計六大功能模組,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相應的模組,來檢測自己的心理健康情況,並據此進行相應的自主調節和管理,從而提升自己的情緒,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發展。從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更好的引導作用。

  2目前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與情緒管理現狀

  高校輔導員是年輕而富有朝氣的一群人,由於高校輔導員的年齡特點,他們對自身有著不同的要求,對事業渴望成功,同時他們還是家庭中的中堅力量,因此工作性質和職業需求之間的衝突會使輔導員產生急躁、困惑、抑鬱等心理問題[2]。①輔導員專業素質欠缺,經驗不足影響心理健康的發展。高校輔導員往往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有的輔導員還不是師範院校畢業,本身欠缺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相關知識,雖然在大學裡具備一定的組織才能,當過班幹部,但是面對不同的物件尤其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沒有及時轉換,還以學生時期的經驗來管理學生,不能正確看待工作中的得與失,不能及時排解心中的焦慮情緒,導致心理出現問題。②高校沒有建立輔導員心理健康機制。近年來高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視,入校時進行心理測量,對有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而且各所高校尤其是師範院校中一般都建有心理諮詢室,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但在這一方面,學校沒有建立針對於輔導員心理諮詢機構,有些輔導員的心理出現了問題,也不好意思到心理諮詢室進行諮詢,而且雖然高校輔導員本身對心理衛生方面的知識較為匱乏,出現問題不知道如何進行自我調節,減輕心理壓力與焦慮。

  3基於WEB的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和情緒管理平臺的分析與設計

  基於WEB的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和情緒管理平臺是在對十堰地區高校輔導員的現狀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綜合心理研究的相關知識和心理健康的理論,對相關理論進行歸納、總結,藉助於多媒體技術與網路技術,構建的一個相對完善的服務於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管理的網路平臺,高校輔導員通過使用者的相關模組,可以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自我測試、並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自我管理,並且可以進行情緒反思,通過幾大模組的測試與評價,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情況得到正確的評估,從而促進自己的身心發展。

  ***1***系統分析

  高校輔導員雖然是一個弱勢群體,但與學生的關係緊密相連,因此這一群體心理健康情況對學生的發展影響深遠,針對目前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現狀和已經出現的相關問題,將本系統分成管理員和使用者兩大模組,管理員模組主要是對使用者和資料庫管理,對網站進行維護,及時更新相關的資訊,使用者模組分成六大部分,高校輔導員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部分進行測試,比如,自我情緒分析,人往往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情緒方面的問題沒有及時得到排解,心理就容易出現問題,這時,就可以藉助於我們提供的平臺,進行自我情緒分析,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該平臺執行一年多,根據各大高校的使用情況和反饋情況來看,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功能比較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高校輔導員的需求。

  ***2***系統設計目標

  高校輔導員通過使用網路平臺,在實際的學生工作中,及時消除不利的工作情緒,及時進行自我調整,同時以正確、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問題,並且在使用該平臺的過程中,瞭解更多的心理學和情緒管理的相關案例和知識,使自身的工作能力心理素質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3***系統設計

  ①模組設計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和情緒管理平臺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分別為:管理員和使用者平臺。管理員平臺主要是管理員進行登入使用者管理和後臺資料庫更新。使用者平臺主要由以下七部分組成,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模組,進行對應學習。②系統介面設計系統介面是軟體與使用者互動的最直接的層,介面的好壞決定使用者對軟體的直接印象,良好的設計介面能夠引導使用者自己完成相應的操作,直到導向的作用。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和情緒管理平臺的使用者主要是輔導員,因此本平臺介面的設計所遵循以下原則:***1***易用性。***2***合理性。***3***規範性。***4***美觀與協調性。

  4基於WEB的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和情緒管理平臺的開發與實現

  ***1***系統體系結構設計

  MicrosoftVisualStudio2012是Microsoft公司於2012年釋出的軟體開發工具產品,是目前Windows作業系統平臺中最常用的軟體開發環境。支援C語言、C++等程式語言。本平臺作業系統選擇win7作業系統和內嵌於Windows7作業系統的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ice***伺服器來開發,有利於增強系統的可移植性和可操作性。①系統模式的選擇根據系統設計的原則,以及當前軟體體系架構的發展趨勢,基於Web的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和情緒管理平臺採用B/S三層體系結構進行設計,B/S結構的最大特點是使用者不需要安裝專業的客戶端軟體,任何作業系統只需要該作業系統執行WEB瀏覽器即可。另外,B/S作業系統具有較強的擴充套件性,能夠提供各種介面以便於對該平臺進行後續升級和改造[3]。②系統所採用的開發工具、語言及後臺資料庫ASP.NET是基於Microsoft公司提出的.NET框架下的一門技術,該框架是一個支援多種使用者端與面向網路的軟體開發環境,並且ASP.NET是目前軟體開發的主流技術,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將程式設計師編寫的程式碼編譯與中間語言,通過即時編譯器編譯為機器語言,這種程式碼編譯方式可有效提升WEB應用系統的執行效率,提高系統執行效能[4]。本平臺採用的資料庫生成軟體是SQLServer2008,SQLServer2008功能強大,能靈活實現對各種型別資料的管理。並且對執行的硬體要求較低,是一個可擴充套件、可管理、靈活的資料管理服務平臺。③系統執行環境執行該系統的Web伺服器只需支援ASP,使用者終端只需標準的Web瀏覽器即可。

  ***2***系統模組設計

  ①基本知識模組的實現自我情緒分析模組主要是試用相關的情緒理論讓高校輔導員對自己的情緒特徵進行分析並提出完善自己情緒能力的計劃,情緒管理模組主要是讓高校輔導員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②相關案例模組的實現本模組分為心理知識、情緒管理案例和心理調適以及心理書籍介紹幾個環節,高校輔導員可以學習相關的心理知識,瞭解自己的心理特點,然後結合相關的情緒管理案例來分析自己的情緒,從而讓自己的情緒得到調適。③線上測試模組的實現本模組為使用者提供了有關情緒和情緒管理方面的一些測試,其中包含有測測你是否心平氣和;測測你的情緒是否穩定;PSTRI壓力測試問卷***Psycho-Somatic-Tension-RelaxationIn-ventory***;人際關係問卷等。本模組具有以下功能:*心理測驗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平臺給提供的心理測試題進行心理測驗,從而得到自己目前的心理特點。④線上交流模組的實現高校輔導員之間比較有共同語言,可以就出現的學生問題和自身的問題進行實時的交流,通過交流,高校輔導員可以更清楚的認識到問題的本質所在,從而在自身的心理健康和情緒方面得到更好的處理。

  ***3***平臺的初步測試與使用

  為了瞭解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和情緒管理平臺的執行效能與功能的完整性,在十堰地區組織兩所高校的部分輔導員進行了試執行測試,並且在執行之初對高校輔導員進行了系統化的講解,並且發放了《平臺執行問題記錄表》,方便操作人員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記錄,經過一段時間的試執行,我們發現了一些小的系統穩定性方面存在的問題,並對問題進行了及時的糾正,同時,在內容方面得到了我校心理學方面教師的悉心指導,內容更加完善、條理、有效性更高。兩所高校的輔導員在試用之後反映較好,稱該平臺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情緒管理有較大的幫助。

  5結束語

  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和情緒管理平臺的設計是基於高校輔導員對自身心理健康的需求,以及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而設計的一個情緒管理的平臺,通過該平臺,高校輔導員可以隨時對心理健康和情緒方面的相關知識進行充分了解,並對自身的情緒進行有效評估,科學有效地管理,讓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工作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許國彬.高校輔導員心理調適教程[M].人民出版社,2009.

  [2]朱萌,蘇世江,張煒.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與情緒管理現狀調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5***

  [3]劉勁武,劉輝,樑英,王海龍.基於B/S模式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3***6***

  [4]Y.DanielLiang著,萬波,鄭海紅譯.Java語言程式設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範文二:戶外體驗式培訓度大學生心理健康分析

  【摘要】戶外體驗式培訓是近年來國際上最為流行的培訓方式,能讓學生在參加活動中去親身實踐收穫個人體驗。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提高,心理素質培訓方面一直是我國教育的弱項,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導致了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倍感壓力且得不到釋放,長期精神處於緊繃狀態極有可能導致罹患心理疾病。目前一些高等學府也開始用以戶外體驗式培訓的方式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戶外體驗式培訓能使學生在模擬情景、遊戲式的培訓課程中激發個人潛能,強化心理素質及團隊合作精神,有利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關鍵詞】戶外體驗式培訓;心理健康;教育

  近幾年,幾大高校都相繼發生大學生投毒、殺害室友同窗、自殺的悲劇。全國上下一片譁然,接受著高等教育的天之驕子們為何會走向犯罪?同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高度關注。儘管我國高校在知識教育上很傑出,但由於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較晚,師資較為薄弱,所以尚存在許多不足。因此,我國高校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內容、方式方法上進行改革和完善。戶外體驗式培訓強調實踐,在學生全身心的投入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其團隊精神、溝通能力和信心,完善學生對事物的認知,促進其心理健康的發展。應將戶外體驗式培訓引進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並推廣。

  一、戶外體驗式培訓的核心

  戶外體驗式培訓核心為“實踐”,讓學生通過實踐在培訓過程中收穫個人體驗,促進團隊合作體會活動樂趣,是一種新穎、獨特的培訓模式,它注重團隊合作,團隊成員在活動中相互協作、交流、分享,共同一個目標,齊心協力去實現目標。在相互鼓勵、相互合作的過程中提升大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面對挫折時的應對和承受能力。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困境,適應社會融入群體。

  二、戶外體驗式培訓和傳統教學的差別

  傳統教學的方式較為單一,其注重強調的是“教”,以教師為中心,灌輸式的教育方法,教師作為主導,學生則處於被動地位。標準化知識、結論都來自於課本,忽略實踐。對於長期接受標準化教育的學生來說,缺乏新鮮感過於枯燥無味,難以產生共鳴。而戶外體驗式培訓則強調的是“學”,以學生為中心,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從中獲得知識、提高心理素質、完成自我挑戰,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

  三、戶外體驗式培訓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一***有利於增強大學生的自信和勇氣。

  戶外體驗式培訓課程一般會為學生設定一些困難的場景、任務,讓學生在經歷中去收穫體驗,開發自我潛能,挑戰自己,增強自信。從中培養學生永不輕易言棄,勇敢嘗試的精神,磨鍊出克服困境的毅力和勇氣。

  ***二***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團隊意識。

  團隊合作是戶外體驗式培訓最注重的培訓課程,有許多需要團隊成員齊心協力才能完成的專案。能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大學生都是面臨進入社會的群體,工作中團隊合作精神很重要,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達到成功必須融入團隊培養良好的團隊意識。另一方面,也引導了大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適應社會、融入群體。

  ***三***有利於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近幾年,有關於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問題受到社會高度的關注與討論。學習、情感、就業等方面都給大部分大學生帶來很多壓力,許多大學生長期處於壓抑的精神狀態,很有可能導致產生嚴重的心理疾病。在戶外體驗式培訓中,參加活動的學生需要不斷克服恐懼、焦慮,挑戰自我,從中體會到想要戰勝困境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而培養出良好心理素質與抗壓能力。大學生還會在相關培訓課程中認識自己的心理、性格方面的不足,在大家相互分享、鼓勵中,在老師的引導下改變自身缺陷完善自己,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綜上所述,大學時期正是一段學生們積極求學、即將面臨社會的過渡時期。許多大學生揹負著多方面的壓力是心理問題的重災人群。大學生要學會自我調節的同時,各大高校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戶外體驗式培訓讓大學人從實踐中去體驗,許多人一開始會懷疑自身的能力,但親身經歷後就會發現自己擁有的潛在能力。當代大學生知識層面較廣,對於新鮮的事物擁有較強的接受能力與適應能力,但許多大學生在面對挫折和困境時,就會出現一些負面的精神狀態。面對社會強大的競爭環境,心理素質較弱者往往不能積極面對。一般傳統的心理教育課程主要注重於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和引導,並沒有後續跟蹤測試,很難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一般學校裡的心理輔導室也主要是為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引導治療,無法掌握其他學生存在的潛在傾向,不能做到教育預防。戶外體驗式培訓對大學生心理影響效果顯著,可以彌補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不足,戶外體驗式培訓的應用對於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積極的作用與意義。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對學生起到引導作用,讓大學生在積極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擁有身心的健康。戶外體驗式培訓不僅能提高了大學生心理素質和團隊精神,還能增強其勇氣和信心,讓大學生在社會工作中敢於奮鬥、追求理想。

  【參考文獻】

  [1]房施龍.戶外體驗式培訓在高校課外體育教學中的妙用探討[J].商情,2013***22***

  [2]陳勇軍.戶外體驗式培訓課課程體系設計[J].當代體育科技,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