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集團化辦學模式下中高職有效銜接的探索論文

  建立中職與高職的有效銜接,是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和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借鑑部分中職和高職教育銜接的改革探索,從招生考試製度、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職業鑑定考核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探索中高職教育有效銜接的對策,以推進中高職教育協調發展和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職教集團化辦學模式下中高職有效銜接的探索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職教集團化辦學模式下中高職有效銜接的探索全文如下:

  【摘要】:企業高技能人才招聘難、中職學生升學難、中職學校專業建設難、高職學校招生難,這些都對中高職銜接提出了迫切需求。湖南汽車職教集團依託集團化辦學優勢探索中高職銜接,在專業設定、課程體系、教學實施、師資隊伍、實訓條件、招生就業、繼續教育等多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樹立了中高職協調發展的理念、理清了思路、形成了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通道、建立了一系列機制,成效比較明顯,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 集團化辦學 中高職銜接 合作共享

  湖南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本地汽車人才的規模、結構和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中高職銜接培養高階技能專門人才顯得尤為迫切。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牽頭組建了湖南省汽車職教集團,整合多方職教資源全面融入和服務汽車產業鏈。湖南省汽車職教集團依託集團化辦學這一有利平臺,與集團內部的部分中職學校進行合作,共同開展中高職銜接探索,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積累了初步的經驗。

  一、職教集團化辦學模式下中高職銜接的訴求

  湖南汽車職業教育集團有成員單位100多家,其中企業50多家,高職院校20多所,中職學校20多所,行業協會和企業科研機構近10個。推動職業院校為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技能型人才支撐是集團的重要使命,但是多次調研表明,企業的需求、院校的供應矛盾非常突出,特別對中高職銜接的訴求非常強烈。

  ***一***產業對高技能人才需求強烈

  在湖南省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汽車產業已成為全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據統計,未來5年湖南省汽車產業從業人員需求將達40萬人,其中技能型人才需20萬人。按照發達國家汽車技術工人的結構***高階技工佔35%,中級佔50%,初級佔15%***[1],預計需求高階技工超過7萬。所以,從產業需求考慮,提高汽車產業工人技術技能水平迫在眉睫。

  ***二***中職學生升學選擇受限制

  近年來,中職畢業生人數和就業人數逐年增加,中職在校學生佔到了高中階段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眾多中職學生因為對口升學機率小,不得不選擇畢業後就業。但是,有關調研表明約有68.8%的中職學生把升學作為畢業後設想的重要選項[2],反映了廣大中職學生對於繼續求學的迫切願望。所以,打通中職和高職間的升學通道,進一步拓寬中職學生的生存與發展空間,是中職學生滿足自身發展、追求高等教育的基本尊嚴。

  ***三***中職學校專業建設面臨困境

  在集團內調研發現,中職汽車類專業雖然為湖南汽車產業發展輸送了大量畢業生,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但存在著專業設定不科學、課程體系不健全、教學改革不到位、師資力量薄弱、實訓條件欠缺等諸多弊端和不足。因此,湖南汽車職教集團將以促進集團內資源共享共通、優勢互補、實現合作效益最大化作為重要任務之一。

  ***四***高職學校生源明顯不足

  近年來,高職教育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前景不容樂觀。從招生錄取情況看,很多高職院校錄取數低於計劃數的50%,生源數下降是重要原因之一[3]。因此,優化中高職銜接,對促進高職院校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尤為重要。

  二、職教集團化辦學模式下中高職銜接的做法

  湖南汽車職教集團本著“平等互利、資源共享、共同發展”開展汽車類專業中高職銜接的探索,成員中職和高職院校間在專業設定、課程體系、教學實施、師資隊伍、實訓條件、招生就業、繼續教育等多方面開展基礎性工作、專業性工作和拓展性工作。

  ***一***基礎性工作

  一是集團成員企業和學校的“供給”情況調研。通過集團組織調研,掌握集團成員學校的教育規模和結構、成員企業的人才需求和結構,形成中高職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狀況的調研報告,為中高職銜接工作提供參考。

  二是積極探索中高職銜接模式。引導集團成員高職院校積極探索“對口自主招生銜接”、“3+2分段銜接”、“3+1專本銜接”、“五年一貫制銜接”、“在職中職生繼續教育銜接”等各種中高職銜接模式,打通“校校直通道”、搭建“校企立交橋”。

  ***二***專業性工作

  一是組織開發人才培養方案。成立中職學校教師、高職學校教師、行業專家、企業專家等組成的集團專業指導委員會,集中開發人才培養方案,既滿足企業技術標準和高素質高階技能型人才培養需要,又大大降低成本。

  二是開拓共享型實訓基地。一方面促進成員高職院校的實訓中心向中職學校開放,承接中職學校學生分批次實習;另一方面促進企業承擔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為成員學校師生提供真實工作環境。

  三是推動師資交流與培訓。建立成員單位專任和兼職師資庫,推動校-企、校-校師資交流,並組織教師教學水平和專業技能培訓。

  四是提供企業員工繼續學習機會。開展成人教育培訓、技能提升培訓與鑑定,為成員企業的中職學歷員工提供學歷提升機會,為初級、中級技能員工提供技能提升平臺。

  ***三***拓展性工作

  一是提供院校教師和學生的競技平臺。組織中高職教師說課說專業競賽,提升廣大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和專業建設水平;組織學生技能大賽,突出學生的技能優勢,帶動學生學技術、鑽技能的良好風氣。

  二是開發集團資訊釋出和交流平臺。建立集團網站和論壇,促進集團資訊釋出的及時、高效,提高工作效率。

  三、職教集團化辦學模式下中高職銜接的成效

  有關研究將中高職銜接比喻為帶著鐐銬跳舞[4],湖南汽車職教集團的中高職銜接實踐雖然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但通過不斷努力,解決了“讀中職升學難”的問題,最大限度發揮了中職校和高職校各自的教育功能和優勢,為湖南汽車產業經濟發展輸送適用、頂用的高技能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獲得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同。

  ***一***中高職協調發展的理念得以樹立

  一是中職學校辦學理念得以更新。通過中高職銜接,集團成員中職學校不再定位為就業準備的終結性教育,而是為學生提供了就業和升學的多樣化選擇,中職學生滿足自身發展追求終身教育的尊嚴得到了尊重,中職學校迴歸到了終身教育的教育本位。   二是集團化辦學效益的理念得以建立。通過集團化運作,整合集團成員學校和企業的各種資源,打破了區域和學校型別的界限,使有限的資源發揮了最大效益。

  ***二***中高職協調發展的思路基本形成

  湖南汽車職教集團中高職銜接的主要思路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以機制建設為核心,以課程共建為重點,共享辦學資源,共培師資隊伍”。在實踐中,經歷各種各樣的困難後,將機制建設擺在了最核心的位置,不僅要建立健全集團內中高職銜接的機構和制度,還不斷協調政府和企業在機制上予以跟進,以機制創新促進中高職銜接的發展。課程銜接是中高職銜接教育的最終落腳點,要構建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開發以中職為基礎、高職為目標的課程和教材體系。

  ***三***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通道逐步形成

  湖南汽車職教集團的中高職銜接實踐,不僅開通了在校中職生升高職學院的校校對接的“直通車”,徹底解決了“讀中職升學難”的問題,還為已就業中職生開通了參加高職繼續教育的“立交通道”,為企業員工繼續學習提供了機會。以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為例,2013年從集團成員中職校招收汽車類專業中職學生400多名,為北汽控股株洲分公司等集團成員企業200多名中職學歷員工提供了繼續學習機會。

  與高中生源比較,中職生升至高職院校沒有自身定位的彷徨,學習技術技能的目標非常明確。同時在中職階段具備了技能基礎,在高職階段的學習上手快,成績很突出,就業後很受用人單位歡迎,特別在各類競賽中容易出類拔萃。以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為例,2011級通過中高職銜接通道入校的100多名汽車類專業學生中,有30多人次獲得國家或省級技能競賽獎項。

  ***四***合作共享機制日臻完善

  湖南省汽車職教集團經過幾年的運作,逐步打破學校、企業和區域界限,共享優質教學資源,發揮了規模效應、積聚效應,在中高職銜接實踐探索中已逐步建立了專業設定共議、課程體系共訂、師資隊伍共建、實訓基地共用、教學資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的機制。已經開發了汽車製造類、汽車營銷類、汽車維修類等7個專業的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方案,依託北汽控股株洲分公司等成員企業組織了40多人次的專業教師下企業鍛鍊,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等高職學院接受了800多人次中職學生到高職學院實習實訓等。

  四、結束語

  中高職銜接是在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既需要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也需要紮實的實踐探索。職教集團化辦學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推進優質職業教育資源集聚,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培養途徑優化,切實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所以,在國家頂層設計尚未完全出臺的情況下,充分發揮職教集團的平臺和紐帶作用,開展中高職銜接的紮實有效的實踐探索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