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藥學論文

  藥學是連線健康科學和化學科學的醫療保健行業。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中藥房中藥飲片管理實踐

  摘要:目前基層醫院中藥房中藥飲片的管理確實存在一定問題,本文作者根據多年中藥房中藥飲片的管理實踐,總結出了相關問題,主要為中藥材本身質量不高,中藥材的進貨渠道不規範,中藥的儲存存在一定不足及中藥材的炮製不規範等,本文作者也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主要為規範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管理,完善中藥材儲存方法及規範中藥飲片的炮製過程。

  關鍵詞:中藥房;中藥飲片;管理;實踐

  中醫指的是中國傳統醫學,主要研究人體病理,生理和疾病的一門科學,它為中國國粹,而且隨著人們對健康關注程度日益增加,中醫將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1]。

  中藥飲片為中醫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中藥製劑中特殊藥品,主要按照中醫理論將中醫炮製成一定規格,而且也滿足臨床和市場需求。

  在採用中醫治療時,中藥飲片的質量將對疾病的治療產生重大影響,若飲片質量不高,患者服用時可能對人體產生一定影響。

  因此醫院中藥房需加強飲片質量的管理,提高中藥飲片的質量,但是目前基層醫院中藥房中藥飲片的管理也存在不少問題,導致中藥飲片質量不高[2],治療效果較差,故需加強基層醫院中藥房中藥飲片管理。

  本文對基層醫院中藥房中藥飲片的管理問題進行了總結,並提出了合理對策,目的是提高中藥飲片的管理質量。

  1 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藥材質量不高 一般來說藥材需在特定氣候,特定區域種植才能有效保證藥材的質量及治療效果。

  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大發展,市場對中藥材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有一部分人受利益的趨勢,對中藥材進行移種和擴大種植,這導致中藥材生長受到影響,進而導致其臨床效果不佳。

  1.2進貨渠道不規範 目前基層醫院中藥房中藥飲片質量不高一部分原因為中藥材進貨渠道不規範,醫院往往貪圖小便宜,可能從沒有中藥材生產資質的工廠購藥,進而影響中藥飲片的質量。

  而且目前藥物市場競爭比較激烈[3],經濟利益和中藥有較大的聯絡,部分藥物生產廠商為了利益,可能將次藥充當好藥混入中藥材中,甚至也將非中藥混入中藥中,如沙土,石塊等,雖然這能為藥商帶來巨大利益,但這直接降低了中藥的質量和臨床效果。

  1.3中藥儲存問題 保證了中藥供貨渠道也並不能完全保證中藥飲片的質量,雖然中藥質量較好,但沒有有效的包藏,也可降低中藥飲片的質量。

  有些基層醫院中藥貯藏環境較差,衛生條件也不好,這容易導致中藥發生風化,變色,發黴的情況,這可導致有效成分流失,導致中藥質量及臨床效果降低,進而影響生活身體健康。

  1.4中藥飲片炮製問題 規範合理的炮製是保證中藥飲片治療的關鍵環節[4],這不僅能降低中藥本身存在的毒性,而且也能保證中藥活性,保證臨床效果。

  若中藥炮製不規範,中藥質量和臨床效果將大打折扣。

  2 管理對策

  2.1規範管理手段 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並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範中藥材進貨渠道,完善中藥材炮製方法,加大中藥材治療監管力度,做到有法可依,若發現違法情況,嚴懲不貸。

  2.2嚴格控制入庫中藥材質量 醫院需在有生產資質的企業購買中藥材,並對入庫中藥材相關信心進行核對,記錄,如來源,產地,入庫日期等[5]。

  而且在購買中藥材時需根據市場及臨床需要合理有節制購買,以防中藥材積壓,造成中藥活性物質流失,造成臨床效果降低。

  在購買中藥材時,需用專業人員對中藥材的質量,真偽進行鑑別,防止因一時疏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3完善中藥材儲存方法 在中藥材入庫後,需根據中藥的來源地,成分,質地進行分類儲存,如富含蛋白質,糖類等藥物需儲存至匹配容器中,容易黴變的中藥材需儲存在低溫處。

  對中藥材的儲存環境也需進行嚴格控制,如控制庫房內溫度,一般庫房內溫度需控制在15℃~20℃,這不僅能防止藥材發黴,而且也能保持藥物活性;庫房內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8%~12%,這主要可防止中藥材發生黴變;若在梅雨季節,也需對庫房進行殺蟲和乾燥。

  2.4規範中藥飲片的炮製過程 嚴格按照相關炮製方法進行炮製,使中藥飲片的外觀,氣味及療效符合相關國家標準。

  而且在中藥材進行炮製時,炮製人員也需遵守相關工作守則及職業道德,如需仔細核對患者年齡,病情等資訊,而且在配伍時需集中精神,嚴格根據處方上劑量進行配伍,而且在炮製後,發放給患者時也需對藥物劑量,規格進行核對,防止出現錯誤。

  3 總結

  中藥為我國國粹,其治療效果已經不言而喻。

  中藥飲片為中藥組成部分,它直接與患者接觸,在治療疾病方面具有顯著作用,而且若其質量不高,將直接影響疾病的治療,故嚴格把關中藥飲片質量至關重要。

  但是目前基層醫院中藥房飲片質量令人堪憂,本文總結我院中藥房飲片管理方法,認為導致中藥飲片出現質量問題主要原因為中藥材本身質量不高,中藥材的進貨渠道不規範,中藥的儲存存在一定不足及中藥材的炮製不規範等,本文也提出了幾點解決對策,主要為規範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管理,完善中藥材儲存方法及規範中藥飲片的炮製過程等。

  總之,目前基層醫院中藥房中藥飲片的管理確實存在一定問題,只有歸納總結問題,並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才提高中藥飲片的管理。

  參考文獻:

  [1]張偉杭. 醫院中藥飲片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 中國藥業, 2013, 22***4***: 78-79.

  [2]王曼. 中藥房中藥飲片管理現狀及對策探討[J]. 亞太傳統醫藥, 2010, 6***3***: 2-3.

  [3]李會銀.中藥房中藥飲片質量管理現狀及對策[J].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3, 33***2***: 97-98.

  [4]潘旭,許保海門診中藥房發現的飲片質量問題及相應對策[J].中醫藥導報,2011,17***3***:102-104.

  [5]孫靜, 楊林, 程蕊. 中藥飲片質量存在的問題及管理對策[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端教育, 2011, 9***7***: 105-107.

  篇2

  探討影響中藥毒副作用的因素

  摘要:隨著我國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識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中藥作為一種天然藥材,雖然相對安全,但也不是絕對安全。本文主要講述了六個對中藥毒副作用有影響的因素。

  關鍵詞:中藥;毒副作用;影響

  隨著我國中醫藥的發展,中藥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然而人們對中藥的認識卻存在著一定的誤區,例如有的人認為中藥不存在毒副作用,有的人卻又認為中藥有很強的毒性。這兩觀點都是不正確的,我們不能夠誇大中藥的療效與毒性,也不能夠說其不存在任何毒副作用。

  1對中藥毒副作用的認識

  中藥的毒性有著廣義與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中藥的毒性就是藥物的偏性,只要是藥物就會有一定的偏性存在,由此可見毒性具有普遍性。金代醫學家張子和曾經說過:“凡藥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謂之毒。”從狹義上講,中藥的毒性指的是藥物對人體的傷害性,許多藥物是無毒的,因此,藥物毒性具有特殊性,是少數毒藥才具有的效能。在《神農本草經》中將中藥分為上中下三品,其根據就是中藥有毒、無毒來進行分類的,由此可見對於中藥的毒副作用的認識並不是從現代才有的,古代的醫學家對此早有認識。我國2005年版的《中國藥典》將中藥的毒性劃分為大毒、有毒、小毒,就是依據狹義的中藥毒性而劃分的。

  2影響中藥毒副作用的相關因素

  2.1藥物品種

  中藥的毒副作用有很多都是因為藥物品種的原因所引起的。中藥中將有些不同種的藥物冠以同一名稱,導致一些醫者將一部分有毒的藥物與無毒藥物混用,常出現此類中毒事件。例如木通有多種,有關木通、川木通、木通這三個品種,它們都蘊含有有毒成分馬兜鈴酸A、B、D及衍生物,但是其含量卻是依次遞減。還有一些中藥本身並無明顯的毒副作用,但卻有可能因為生長的環境而成為有毒的中藥。例如《中國藥典》中沒有將桑寄生列入到有毒中藥中,但如果是寄生在有毒的夾竹桃上,那麼就會含有相應的有毒成分。而如果將這種桑寄生誤用,用量相同卻也會引起不良反應。

  2.2產地的影響

  中藥產地的不同,其藥性也會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例如與雲南的騰衝附片相比,四川的騰衝附片的毒性要小,而其道地藥材圍場黃芩與河北圍場、山東膠南、陝西黃龍和太白所產的黃芩相比,療效也較好,而且其毒副作用也相對較小。因此,在藥材選用時應該要注意藥材的產地。

  2.3藥物使用劑量

  中藥中對藥物的使用劑量有著嚴格的要求,用量十分得當,將會直接對藥效的發揮產生影響。例如蒼耳子含有毒物質蒼耳子甙,該種物質可致使肝腎功能改變,嚴重的以肝臟壞死為最,可直接導致死亡。再例如蒲公英有清熱解毒、利溼的功效,在臨床上常用於熱毒癰腫瘡瘍及內癰等,但是過量服用則會導致緩瀉。即使是能夠解百毒的甘草,如果大量的服用也會導致高鈉低鉀血癥。

  2.4禁忌

  “是藥三分毒”,任何一味藥都會存在不適應的人群。在服藥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有一些有飲食忌口,即俗稱的忌口。如果在服藥的過程中不注意飲食,有時不僅僅是降低藥效,嚴重的甚至是會產生毒副作用,例如常山忌蔥;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蔔;薄荷忌鱉肉;茯苓忌醋;鱉甲忌莧菜;以及蜜反生蔥等等。再例如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的功效,但是如果孕婦服用,則會刺激子宮,反射性引起子宮強烈收縮,從而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致使胎兒發育不良及產生各種畸形,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流產、早產和死胎。

  2.5盲目用藥

  有很多因為潛意識中認為中藥無毒,而其自身也不具備紮實的中醫藥基礎理論知識,認為中藥製劑相當安全,有病可以治病,沒病還可以防身。這種思想也是臨床中藥使用不當,從而造成毒副反應的中藥因素之一。自古以來中醫就認為“是藥三分毒”,切忌不可濫用,並將藥分為上、中、下三個品階,在用藥的過程中應該儘量的取其利而避其弊。中醫理論中認為疾病有寒熱虛實之分,而藥性亦有寒熱溫涼之性,在使用中藥治病的過程中應該嚴格的按照中醫理論進行辨證論治,在具體的用藥中,應該要考慮到人、時、地、病等多個方面進行辨證施治。

  2.6個體性差異

  中藥的有毒或者無毒,取決於人在用藥後所產生的生理與病理變化,因此中藥的毒副作用與個體之間的差異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通常情況下較為高大、肥胖、強壯的人具有更強的耐毒性,而較為矮小、瘦弱的人耐毒性稍微差一些。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例如人蔘,如果是一個正常人大劑量地頻頻送服,就會得所謂的“人蔘濫用綜合徵”,而如果是用於氣虛欲脫的搶救,以15~30g煎湯頻頻灌服,也不會對人體產生毒害。

  總之能夠對中藥的毒副作用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很多,特別是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種植的過程中過量使用農藥、大氣汙染嚴重,以及藥材在生產、貯藏、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到中藥的藥性。文章中所講述的對中藥的毒副作用產生影響的因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一些煎服、配伍等都沒有講到。為了能夠讓中藥的應用發揚光大,就必須要對中藥的毒副作用進行研究,以防止其帶來的危害。

  參考文獻

  [1]陳端端.小議中藥毒副作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09,***04***:58

  [2]李彥榮.關於中藥的毒副作用及其合理使用[J].中國 現代藥物應用,2009,***06***: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