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所謂教學設計,簡單地說,就是指教育實踐工作者***主要指教師***為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進行的系統規劃、安排與決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

  5.1相交線

  [教學目標]

  1. 通過動手、操作、推斷、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培養識圖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2. 在具體情境中瞭解鄰補角、對頂角,能找出圖形中的一個角的鄰補角和對頂角,理解對頂角相等,並能運用它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鄰補角與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性質與應用

  難點: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的探索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激發好奇 觀察剪刀剪布的過程,引入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

  在我們的生活的世界中,蘊涵著大量的相交線和平行線,本章要研究相交線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徵。

  觀察剪刀剪布的過程,引入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

  學生觀察、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出示一塊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過程,提出問題:剪布時,用力握緊把手,兩個把手之間的的角發生了什麼變化?剪刀張開的口又怎麼變化?

  教師點評:如果把剪刀的構造看作是兩條相交的直線,以上就關係到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的問題,

  二.認識鄰補角和對頂角,探索對頂角性質

  1.學生畫直線AB、CD相交於點O,並說出圖中4個角,兩兩相配

  共能組成幾對角?根據不同的位置怎麼將它們分類?

  學生思考並在小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當學生直觀地感知角有“相鄰”、“對頂”關係時,教師引導學生用

  幾何語言準確表達

  ;

  有公共的頂點O,而且 的兩邊分別是 兩邊的反向延長線

  2.學生用量角器分別量一量各角的度數,發現各類角的度數有什麼關係?

  ***學生得出結論:相鄰關係的兩個角互補,對頂的兩個角相等***

  3學生根據觀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兩條直線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類 位置關係 數量關係

  教師提問:如果改變 的大小,會改變它與其它角的位置關係和數量關係嗎?

  4.概括形成鄰補角、對頂角概念和對頂角的性質

  三.初步應用

  練習:

  下列說法對不對

  ***1*** 鄰補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過它頂點的一條射線分成的兩個角

  ***2*** 鄰補角是互補的兩個角,互補的兩個角是鄰補角

  ***3*** 對頂角相等,相等的兩個角是對頂角

  學生利用對頂角相等的性質解釋剪刀剪布過程中所看到的現象

  四.鞏固運用例題:如圖,直線a,b相交, ,求 的度數。

  [鞏固練習]***教科書5頁練習***已知,如圖, ,求: 的度數

  [小結]

  鄰補角、對頂角.

  [作業]課本P9-1,2P10-7,8

  [備選題]

  一判斷題:

  如果兩個角有公共頂點和一條公共過,而且這兩個角互為補角,那麼它們互為鄰補角*** ***

  兩條直線相交,如果它們所成的鄰補角相等,那麼一對對頂角就互補*** ***

  二填空題

  1如圖,直線AB、CD、EF相交於點O, 的對頂角是 , 的鄰補角是

  若 : =2:3, ,則 =

  2如圖,直線AB、CD相交於點O

  則

  ***二***

  5.1.2 垂線

  [教學目標]

  1. 理解垂線、垂線段的概念,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2. 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並會度量點到直線的距離。

  3. 掌握垂線的性質,並會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推理。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垂線的定義及性質。

  2.教學難點:垂線的畫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 複習提問:

  1、 敘述鄰補角及對頂角的定義。

  2、 對頂角有怎樣的性質。

  二.新課:

  引言:

  前面我們複習了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時,這兩條直線有怎樣特殊的位置關係呢?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這方面的例項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一***垂線的定義

  當兩條直線相交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時,就說這兩條直線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如圖,直線AB、CD互相垂直,記作 ,垂足為O。

  請同學舉出日常生活中,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例項。

  注意:

  1、 如遇到線段與線段、線段與射線、射線與射線、線段或射線與直線垂直,特指它們所在的直線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過程:***如上圖***

  反之,

  ***二***垂線的畫法

  探究: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畫已知直線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2、經過直線l上一點A畫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3、經過直線l外一點B畫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畫法:

  讓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重合,沿直線左右移動三角板,使其另一條直角邊經過已知點,沿此直角邊畫直線,則這條直線就是已知直線的垂線。

  注意:如過一點畫射線或線段的垂線,是指畫它們所在直線的垂線,垂足有時在延長線上。

  ***三***垂線的性質

  經過一點***已知直線上或直線外***,能畫出已知直線的一條垂線,並且只能畫出一條垂線,即:

  性質1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練習:教材第7頁

  探究:

  如圖,連線直線l外一點P與直線l上各點O,

  A,B,C,……,其中 ***我們稱PO為點P到直線

  l的垂線段***。比較線段PO、PA、PB、PC……的長短,這些線段中,哪一條最短?

  性質2 連線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簡單說成: 垂線段最短。

  ***四***點到直線的距離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如上圖,PO的長度叫做點 P到直線l的距離。

  例1

  ***1***AB與AC互相垂直;

  ***2***AD與AC互相垂直;

  ***3***點C到AB的垂線段是線段AB;

  ***4***點A到BC的距離是線段AD;

  ***5***線段AB的長度是點B到AC的距離;

  ***6***線段AB是點B到AC的距離。

  其中正確的有*** ***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解:A

  例2 如圖,直線AB,CD相交於點O,

  解:略

  例3 如圖,一輛汽車在直線形公路AB上由A

  向B行駛,M,N分別是位於公路兩側的村莊,

  設汽車行駛到點P位置時,距離村莊M最近,

  行駛到點Q位置時,距離村莊N最近,請在圖中公路AB上分別畫出P,Q兩點位置。

  練習:

  1.

  2.教材第9頁3、4

  教材第10頁9、10、11、12

  小結:

  1. 要掌握好垂線、垂線段、點到直線的距離這幾個概念;

  2. 要清楚垂線是相交線的特殊情況,與上節知識聯絡好,並能正確利用工具畫出標準圖形;

  3. 垂線的性質為今後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應該熟練掌握。

  作業:教材第9頁5、6.

  ***三***

  5.2.1 平行線

  [教學目標]

  1.理解平行線的意義,瞭解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

  2.理解並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論的內容;

  3.會根據幾何語句畫圖,會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平行線;

  4.瞭解“三線八角”並能在具體圖形中找出同位角、內錯角與同旁內角;

  4.瞭解平行線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舉例加以說明.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平行線的概念與平行公理;

  2.教學難點:對平行公理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相交線是如何定義的?

  二、新課引入

  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除平行外,還有哪些呢?

  製作教具,通過演示,得出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及平行線的概念.

  三、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

  1.平行線概念: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直線a與b平行,記作a∥b.

  ***畫出圖形***

  2.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有兩種:***1***相交;***2***平行.

  3.對平行線概念的理解:

  兩個關鍵:一是“在同一個平面內”***舉例說明***;二是“不相交”.

  一個前提:對兩條直線而言.

  4.平行線的畫法

  平行線的畫法是幾何畫圖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後的學習中,會經常遇到畫平行線的問題.方法為:一“落”***三角板的一邊落在已知直線上***,二“靠”***用直尺緊靠三角板的另一邊***,三“移”***沿直尺移動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線上的三角板的一邊經過已知點***,四“畫”***沿三角板過已知點的邊畫直線***.

  四、平行公理

  1.利用前面的教具,說明“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2.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提問垂線的性質,並進行比較.

  3.平行公理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即:如果b∥a,c∥a,那麼b∥c.

  五、三線八角

  由前面的教具演示引出.

  如圖,直線a,b被直線c所截,形成的8個角中,其中同位角有4對,內錯角有2對,同旁內角有2對.

  六、課堂練習

  1.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可能的位置關係是 .

  2.在同一平面內,三條直線的交點個數可能是 .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經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B.經過一點有無數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C.經過一點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D.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4.若∠ 與∠ 是同旁內角,且∠ =50°,則∠ 的度數是*** ***

  A.50° B.130° C.50°或130° D.不能確定

  5.下列命題:***1***長方形的對邊所在的直線平行;***2***經過一點可作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3***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不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相交;***4***經過一點可作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其中正確的個數是*** ***

  A.1 B.2 C.3 D.4

  6.如圖,直線AB,CD被DE所截,則∠1和 是同位角,∠1和 是內錯角,∠1和 是同旁內角.如果∠5=∠1,那麼∠1 ∠3.

  七、小結

  讓學生獨立總結本節內容,敘述本節的概念和結論.

  八、課後作業

  1.教材P19第7題;

  2.畫圖說明在同一平面內三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及交點情況.

  [補充內容]

  1.試說明,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2.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僅有兩種:相交或平行.但現實空間是立體的,

  試想一想在空間中,兩條直線會有哪些位置關係呢?***用長方體來說明***

  5.2.2 直線平行的條件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並掌握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方法;

  ***2*** 瞭解簡單的邏輯推理過程.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判定兩條直線平行方法的應用;

  難點:簡單的邏輯推理過程.

  三.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

  1.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2.如圖***1***

  ***1*** 如果∠1=∠4,根據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2*** 如果∠1=∠2,根據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3*** 如果∠1+∠3=1800,根據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

  3.如圖***2***

  ***1*** 如果∠1=∠D,那麼______∥________;

  ***2*** 如果∠1=∠B,那麼______∥________;

  ***3*** 如果∠A+∠B=1800,那麼______∥________;

  ***4*** 如果∠A+∠D=1800,那麼______∥________;

  新課:

  例1 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垂直於同一條直線,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嗎?為什麼?

  分析:垂直總與直角聯絡在一起,我們學過哪些判斷兩條直線平行的方法?

  答:這兩條直線平行.

  如圖所示

  理由如下: ∵b⊥a,c⊥a

  ∴∠1=∠2=900***垂直定義***

  ∴b∥c***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思考:

  這是小明同學自己製作的英語抄寫紙的一部分,其中的橫格線互相平行嗎?你有多少種判別方法?

  例2 如圖所示,∠1=∠2,∠BAC=200,∠ACF=800.

  ***1*** 求∠2的度數;

  ***2*** FC與AD平行嗎?為什麼?

  鞏固練習

  1. 教科書19頁練習

  2. 如圖所示,如果∠1=470,∠2=1330,∠D=470,那麼BC與DE平行嗎?AB與CD平行嗎?

  3. 如圖所示,已知∠D=∠A,∠B=∠FCB,試問ED與CF平行嗎?

  4. 如圖,∠1=∠2,∠2=∠3,∠3+∠4=1800,找出圖中互相平行的直線.

  作業:教科書19頁習題5.2第7、8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