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名人訪談

  據小編所瞭解,很多年輕人都會時常找一些錄來看,那麼錄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錄:史玉柱創業訪談

  柳傳志教我踏實做事

  記得那是在我最困難的1997年,準備做腦白金還沒做的時候,我找柳傳志深入聊過一次,請教他的一些企業文化。後來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就是吸收了他公司的很多。

  第一條就是說到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這個話很土,但是很實用,這個就從柳傳志挑起來的,他跟我說了這個標準。因為我過去也經常發生這個情況,我的部下向我拍胸脯,我下個月銷售額一定做到多少,然後到下個月沒有完成,沒完成好像也沒啥,然後他又再往下個月再拍胸脯,這樣一搞就等於下面騙上面,上面再一放炮又騙下面,團隊的氣氛就非常不好,沒有戰鬥力。

  後來我跟柳總聊過之後,我就定了這樣的。分公司要向上面報銷售的時候,我就跟他們說,你可以報少,但報了就一定要做到。這個氣氛一形成好之後,公司在這個方面就很踏實。柳傳志還提醒我,在中國做企業還是低調一點好,低調一點麻煩事少,太高調了麻煩事多。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一點在我以後的企業生涯感悟最深。

  過去的教訓是成就今日的因由

  難怪以前大家都叫我“史大膽” ,其實是挺合適的。之前我一直是很荒唐的一個人,不按經濟規律辦事,感覺人又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如果叫史大膽,那時候我我自從巨人漢卡做成功之後,一下子做了十幾個行業,就是搞多元化經營,管理上也很粗糙。

  在最低谷的時候,我經常一個人在房間裡面,在回顧我的過去,我那些做錯了,思考如果我要再重新創業的話,那些地方我是需要克服的,哪些錯誤是不能犯的,我過去到底有哪些缺點。

  我覺得這一段的思考,包括和內部***員工***開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會議,讓我的部下來批判我,這個過程對我來說,雖然不能說是脫胎換骨,但是至少我整個人的思維方式有一個很大的轉變,包括工作習慣、一些做法啊,變化很大。現在回過頭來看,就是從一個傻小子一下變成一個相對理智的做事、搞企業的一個人。

  最低谷的前幾個月沒信心,因為我一直想把巨人大廈蓋起來,想蓋起來就能把這個低谷走出去。我一直在努力,最後沒有成功,所以那時候我就開始不自信。當我突然發現這個樓已經不可能蓋起來了,我的焦點就轉到我要做一個產品,靠一個產品重新做起來。

  人在順利的時候,成功的時候就是勝不驕;在失敗的時候就不要輕易服輸。你有個不服輸的這股勁頭,再難的關都能過。所以,我建議創業者在這個時候能堅強一點,沒有過不去的坎,當然也不是靠睡大頭覺睡過去的。

  其實某種程度上,人遇到波折是好事。人在成功的時候,在順利的時候,其實是學不到啥東西的。只有那些失敗的時候,總結教訓往往是深刻的,確實是受用的。

  我做保健品的2大關鍵

  巨人是我們公司的字號,肯定是一直在沿用。黃金、白金其實這個產品系列,產品我愛取這個名字,這個是因為我覺得用這個名字挺好記的。我給產品取名字,就是最好讓老百姓日常說話的時候經常出現的詞。那些深奧的詞就記不住,所以第一次做產品做了腦黃金,它是一個起點,後面就老喜歡往上面靠。

  其實做保健品最關鍵的兩點,第一,他是不是從理論上是不是真的有效。第二點,他的效果,消費者自身能不能感覺到,如果能感受到,他就會通過口碑的方式給你傳播出去。其實保健品要真賺錢,靠廣告是賺不了錢的,因為廣告成本太貴了。真正賺錢要擴大消費者不能靠廣告。廣告只能起一個引子的作用。

  我覺得投資機會來的話,可能會沒必要堅持***公司***負債率為零,可以適當去有一些債務,但是隻要比例不要搞得太高是可以的。

  人生看淡會活得更好

  ***從公司***退出來之後,我就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其實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們公司每開發出一款遊戲,我就以玩家的角度去玩,然後去提意見。所以如果遇到一個很好玩的遊戲,我玩得很開心,又為公司做了貢獻,能夠找到修改的方法,工作生活都一體了,真的很高興。

  網路遊戲這一塊,專案也不讓我參與研發。因為一個專案,如果你也去說一句他也去說一句,會搞得具體負責研發的人無所適從,所以一定要給研發者授權。在研發的時候,具體到某個專案的應該如何研發,這個不存在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大家都是平等的。

  現在是看東西都很淡的一種感覺,就是“神馬都是浮雲”, 確實跟年輕的時候不一樣。年輕的時候,尤其是摔跤之前的我,跟現在完全兩個人。那時候我好像什麼都在乎,什麼都想要,最後啥也沒有了。現在就看淡一點,其實就非常好,自己又很幸福,企業發展還不一定慢,個人生活說不一定過得還更好。

  我對創業者的看法

  對於創業者,我希望給他們最直接的建議。因為我覺得這些創業者也都挺可愛的,我從對他們負責的角度,就不要轉彎抹角,他愛不愛聽是他的事。從我的角度,就是說出最真實的想法。如果是有價值的話,就不用太注重他的感受,只要對他們負責就行,所以我可能是本著這個指導思想吧。

  對於未來創業者,我覺得需要具備悟性和勤奮兩個最重要的素質。第一是他個人的悟性,沒有悟性的話你應該去打工,不一定去做一個創業者,悟性可能是天生的成分很大。就是一個要有悟性的人才能作為一個創業者的領導者;第二個,他能很勤奮能吃苦。就是這兩個,少一個我覺得都不行。這兩個加起來我覺得他就成功了一大半。

  錄:喬布斯1997年問答實錄

  如何優雅地應對侮辱?

  最近,在Medium上看到,喬布斯1997年蘋果釋出者大會上5分17秒的問答環節,如何優雅應對侮辱,很值得學習。

  在WWDC蘋果開發者大會的前幾個月,蘋果停止開發一款叫做OpenDoc的文件編輯器。這件事讓蘋果開發者們非常生氣,因此在之後的問答環節,喬布斯收到了一些責難甚至侮辱,但是喬布斯用優雅的方式迴應了質疑,短短的5分鐘,喬布斯教會了我們如何傾聽,如何迴應。

  當時有一位觀眾這樣說:喬布斯先生,你是一個聰明且有影響力的人。但是他平淡的語調以臉上凝重的表情立刻被喬布斯捕捉到了。喬布斯站在臺上,像一個馴獸師一樣舉起一把椅子,並且說,是的,他就在這兒!觀眾笑了,問題繼續。“很悲哀,在某種程度上你並不知道你自己在說什麼,比如,在你表述中,你說Java在某種意義上是opendoc的化身,當你完成之後,你卻告訴我們在過去七年裡,只有你一個人在做這件事情。問題一出,現場一片譁然,觀眾甚至開始起鬨,看看喬布斯怎麼應對。

  1.不要立刻回擊

  問題結束之後是將近15秒的沉默,現場氣氛有些尷尬,最後喬布斯開始說話了,他講了一個小小的笑話,但是沒能讓現場每個人發笑。在他放下手中的水瓶之前,又是一個長達8秒鐘的停頓,最後喬布斯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這是喬布斯教給我們的第一課,在大多數的文化當中,我們受到的教育是,永遠不要示弱,永遠不要投降,以牙還牙。這樣才可能有機會佔得上風,但是喬布斯並沒有這樣做,他利用這短暫的沉默,調整自己的呼吸,理清回答問題的思路。

  2.神奇的柔術:贊同對方

  最後喬布斯說:“在一些領域,一件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讓像這位先生一樣正確的認識得到改變……”。

  看看喬布斯怎麼做的,他聽到了對方的觀點的漏洞之處,但他沒有把抓住漏洞進行反擊當做策略,他懂得在那樣的時刻,以及在他的一生中,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權衡的。只有一個傻子才會認為喬布斯的回答空洞無物。喬布斯傾聽對方的觀點,並且表示贊同。通過這種做法,喬布斯能夠改變討論的主旨,讓討論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傾斜。

  最後喬布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兩面性,OpenDoc是有趣的,但是最大的問題是——OpenDoc怎樣才能和更寬廣的平臺進行匹配,這才是讓你的產品一年賣到80億美元,100億美元的關鍵,我一直認為,我們必須先從客戶體驗出發,然後再回頭考慮技術上的可行性。不能一味鑽研技術然後再考慮可以把它用到什麼產品上,以及用什麼辦法把它賣掉。我犯過類似的錯誤可能比在場的任何人都要多,傷痕歷歷在目。”

  你可能同意也可能不同意他的觀點,但是現在至少雙方都可以坐下來平和的對話了。OpenDoc是靈巧的,每個人都認可。但是在喬布斯看來,他不懂怎樣去銷售技術,他也認為銷售技術行不通,他只知道怎樣銷售體驗。

  你是否注意到喬布斯那句“在這個問題上,我可能比這間屋子裡任何一個人犯的錯誤都多”。這是一個不起眼的吹噓,但是我很喜歡。他說,“我過去也像你們一樣思考,但是在我經營了三家最具創新力的公司之後,我瞭解你們的看法,但是我可能知道的更多一點。”

  然後他把談話帶回到了1984年,小故事對陳述你的觀點有很大的用處。

  3.用小故事陳述你的觀點

  用自己親身經歷和感悟來陳述自己的觀點比干巴巴的講道理更有用,喬布斯深諳此道。

  “我想起了鐳射顯示器,我們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型印表機,這個小盒子有著非常棒的技術,我們有佳能的鐳射印表機,我們設計了非常棒的印表機控制程式,我們有全部的Adobe印刷處理軟體,這個盒子裡有我們最先進的科技。我還記得,當一張紙從印表機裡緩緩出來的時候,我把它拿在手中,當時在想,我們可以銷售這個裝置,因為你沒有必要知道放在盒子裡的到底是什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它拿在手中並且問人們“你們需要這個東西嗎?如果你能記起1984年之前,也就是在鐳射印表機出現之前,你會為現在的局面感到震驚”。

  顧客選擇是否購買一件商品的標準很簡單,那就是這件產品能不能符合我的需求。然而一些科技公司在做研發的時候總是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圍繞著產品轉圈子,是許多科技公司步履蹣跚的重要原因。

  這裡喬布斯沒有直接討論opendoc本身,通過自身的經歷向觀眾說明蘋果公司想要達到的格局。喬布斯是個產品高手,也是個說服高手。作為一個產品人,你就必須放眼長遠。能學會喬布斯面對撕逼時迴應的精髓,你也能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