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公子是指哪些人

  公子,原意指諸侯之子,也可以指諸侯之女。後人遂將世家門閥子弟稱作公子。如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婁公子捐金贖朋友,劉守備冒姓打船家。其也常用於尊稱他人的子女。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戰國時候稱諸侯的兒子為公子,女兒亦稱女公子。

  1.古代稱諸侯之庶子,以別於世子,亦泛稱諸侯之子。《儀禮·喪服》:“公子為其母,練冠,麻,麻衣縓緣。” 鄭玄 注:“公子,君之庶子也。”《禮記·服問》:“傳曰,有從輕從重,公子之妻,為其皇姑。” 孔穎達 疏:“公子謂諸侯之妾子也。”《禮記·玉藻》:“公子曰臣孽。” 鄭玄 注:“適而傳世曰世子,餘則但稱公子而已。”《詩·豳風·七月》:“殆及公子同歸。” 孔穎達 疏:“諸侯之子稱公子。” 唐 韓愈 《答呂毉山人書》:“夫 信陵 戰國 公子,欲以取士聲勢傾天下而然耳。”

  2.諸侯之女亦稱公子。《公羊傳·莊公元年》:“主王姬者,則曷為必為之改築?於路寢則不可,小寢則嫌,群公子之舍,則以卑矣。” 何休 注:“謂女公子也。”《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 顏 淫九公子於宮中,因以納賊,則末知其為 魯 公子與? 邾婁 公子與?”

  3.尊稱有權勢地位的人;稱富貴人家的子弟。《史記·貨殖列傳》:“遊閒公子,飾冠劍,連車騎,亦為富貴容也。” 宋 蘇軾 《王定國真贊》:“雍容委蛇者,貴介之公子,而短小精悍者,遊俠之徒也。”《古今小說·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此事一時傳遍了 臨安府 ,王孫公子,富家巨室,人人來買 宋五嫂 魚羹吃。” 丁玲 《母親》:“一個是公子脾氣,細事不管,一個是小姐脾氣,百事不問。”

  戰國四大公子

  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當時的公子對整個天下的影響很大,甚至因公子的存在,以至於別的國家畏懼公子的勢力,不敢冒犯該公子所在的國家。這四大公子的特點都是廣招門生,豢養名士和死士,積極參預和操縱當時的國家政治,在戰國時代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信陵君

  魏無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異母弟也 ”***《史記.魏公子列傳第十七》***,魏公子門下有食客三千人,“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史記.魏公子列傳第十七》***,魏公子禮賢下士,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且因其對人才的禮遇與不拘一格的人才觀而使平原君門下門客“半去平原君而歸公子”***《史記.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春申君

  黃歇,四公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相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輔國持權,說一不二,自有其過人之能。

  孟嘗君

  田文,父為田嬰,祖為齊威王。宣王為其親叔,緡王為其堂兄。田嬰封於薛,諡為靖郭君。田文代立,是為孟嘗君。

  平原君

  趙勝,乃武靈王子、惠文王弟而孝成王叔也。趙之諸公子中,趙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