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課卡門序曲教案

  《卡門序曲》是很多音樂課裡介紹的歌劇,那麼你還在為不知道如何寫《卡門序曲》的教案而煩惱嗎?小編專門為你找了音樂欣賞課《卡門序曲》教案,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吧!

  音樂欣賞課《卡門序曲》教案

  一、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價值觀】

  瞭解《卡門序曲》,讓學生體會樂曲不同段落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對歐洲古典音樂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聆聽《卡門序曲》並引導學生對全曲進行分析,綜合瞭解全曲。

  【知識與技能】

  通過分析《卡門序曲》,讓學生對樂曲結構有一定的把控能力,並提高學生對古典音樂的鑑賞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分析《卡門序曲》的曲式結構分析,瞭解每個主題的音樂情緒。

  【難點】

  《卡門序曲》曲式與傳統的曲式結構不同,後面加入了與歌劇部分的連線段落。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匯入新課

  1.為學生播放《卡門序曲》,並在投影儀上播放鬥牛場圖片,並讓學生回答這首樂曲的整體情緒是什麼樣的。

  2.學生回答完問題後給出答案:熱烈歡快。

  3.告訴學生這段音樂描繪的鬥牛場的場景,它選自歌劇《卡門》。《卡門序曲》是歌劇開幕前的短曲,它綜合的敘述了全劇發展的重要關鍵場面,奏出劇中代表主角的旋律。今天我將帶領同學進一步瞭解此曲。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劇情介紹

  歌劇《卡門》講述了唐•霍賽鍾情於卡門,並參與了卡門的菸草走私,但卡門卻與鬥牛士埃斯卡米洛熱戀起來,在一次鬥牛活動中,埃斯卡米洛獲勝。當群眾正在歡呼的時候,唐•霍賽殺死了卡門。隨後,他自己也自殺身亡。所以整首歌劇塑造了卡門這個追求個性解放的婦女形象,最終卻以她的死來結束,充滿了悲劇色彩。

  本劇以女工、農民出身的士兵和群眾為主人公,這一點,在那個時代的歌劇作品中是罕見的、可貴的。因為作者的刻意創新,本劇在初演時並不為觀眾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

  ***二***作者簡介

  喬治·比才,法國作曲家,生於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劇《卡門》的作者。九歲起即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後到羅馬進修三年。1863年寫成第一部歌劇《採珍珠者》。1870年新婚不久參加國民自衛軍,後終生在塞納河畔的布基伐爾從事寫作。在音樂中他把鮮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現力的描繪生活衝突的交響發展,以及法國的喜歌劇傳統的表現手法熔於一爐,創造了十九世紀法國歌劇的最高成就。其它作品還有歌劇《唐普羅科皮奧》。

  ***三***作品欣賞

  1.再次聆聽全曲,並向學生詢問:

  ***1***樂曲給了你們怎樣的感受?

  ***2***樂曲一共分為幾部分?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概括總結並告訴學生樂曲一共分成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為ABACA的迴旋曲式。第二大部分為一個展開性段落。

  ***四***分段聆聽

  1.為學生播放樂曲A段,讓學生聆聽並思考:

  ***1***這段音樂是什麼情緒?***向學生提問後對學生的答案做一個總結,並說出音樂表現了歡快熱烈的情緒,表現了西班牙鬥牛場上的喧鬧、狂熱的氣氛***

  ***2***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A段音樂節奏緊湊,連續的十六分音符快速地奏出形成了這種熱烈歡快的場面***

  播放一段鬥牛士視訊,從視覺角度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其中的場面。

  2.為學生播放樂曲B段,播放完之後為學生分組,並讓每小組派一個代表回答:主題B表現的是什麼情緒?

  提問其中幾個小組代表,並對學生們的回答進行總結並給出答案:表現的是婦女、兒童活潑歡快的場面。

  請學生哼唱B段主題,讓大家更好的記住B段主題。

  3.為學生播放樂曲C段,並告訴學生這段音樂表現了鬥牛士的英勇形象。

  在螢幕上給出《鬥牛士之歌》的譜子,並帶著學生學唱這首歌曲。

  4.打亂三個段落的順序為學生播放,並找學生回答播放的是第幾個段落。***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答案並點評學生正確與否***

  環節三:鞏固提高

  為學生講解迴旋曲式:迴旋曲式是主題周而復始地迴圈往復,在其重複之間,插以對比性格的“插部”***副題***,在迴旋曲中,主要主題至少要呈現3次。這首樂曲的迴旋曲式部分的結構是ABACA。

  為學生播放樂曲《獻給愛麗絲》,聆聽過程中依次為學生講解這首迴旋曲的曲式結構是如何劃分的。

  告訴學生由於序曲是歌劇的引子部分,所以這首樂曲在迴旋曲結束之後又插入了一個展開性樂段,目的是為了與歌劇主體部分相連。

  環節四:課後小結

  《卡門序曲》簡介

  《卡門序曲》是一首著名管絃樂曲。由法國作曲家比才於1874年創作的歌劇《卡門》中的前奏曲,是該歌劇中最著名的器樂段落,常單獨演奏。一般的歌劇序曲都是用交響方式縮寫或提示歌劇內容,這首序曲結構簡單,僅僅描寫了歡樂氣氛和劇中次要人物鬥牛士的英勇形象。由於它帶有進行曲特點,故又稱《鬥牛士進行曲》。它是埃斯卡米羅所歌唱的詠歎調,廣為傳唱。

  《卡門序曲》的作者介紹

  比才,又名比捷***1838-1875***法國作曲家。他出生於巴黎,四歲開始隨母學鋼琴,九歲入巴黎音樂學院。

  1857年十九歲的比捷以鋼琴家兼作曲家的身份,畢業於巴黎音樂學院,並獲得羅馬基金去義大利進修三年。

  1863年比才寫成第一部歌劇《採珍珠者》,以後主要從事歌劇寫作,作品有《卡門序曲》、《阿萊城姑娘》等。

  在他的作品中現實主義得到深化,社會底層的平民小人物成為作品的主角。在音樂中他把鮮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現力的描繪生活衝突的交響發展,以及法國的喜歌劇傳統的表現手法熔於一爐,創造了十九世紀法國歌劇的最高成就。

 

  歌劇《卡門》取材於梅里美同名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