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有什麼故事

  荀子,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學識廣泛的學者,也是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也是極其具有影響力的。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荀子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荀子勸學的故事

  荀子說,在平時學習的時候,就應該要做到廣泛地學習,不管是直線的木材還是彎曲的車輪,其實都是有著一個過程的,並不是說無緣無故而存在的,有些木材其實也可以像圓形一般,不管是經歷了多少的歲月,終究是如此,可是有些木材卻經過了歷練,總是可以變傢俱良品。這就是一個區別。

  所以,在平時應該要懂得不斷地對自己加以反省,告訴自己,應該要隨時保持一顆向高處看的心,讓自己最終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藉助什麼樣的工具,其實歷練的過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一開始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也不要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人都是有變得優秀的潛質的,而這一切就是需要一個過程而已,你需要給自己充足地信心,讓自己腳下的步伐邁得更遠。而學習也是如此的。要相信,不管是什麼事情,只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就一定可以成功!

  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要學習荀子說的精神,別輕易地放棄自己,在堅定不移的步伐下才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條大路,並且才能夠讓自己變成優秀的人。

  荀子的著作

  荀子的著作就叫《荀子》。由於荀子出生在百家爭鳴的戰國後期,所以,他的思想是混合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多家思想的。所以,其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的。

  首先,是在學習方面。荀子有一篇名氣比較大的文章,它不僅僅是中國語文教材中必須學習的文言文,而其中也產生了許多有名的句子,從中又衍生出了一些詞語,例如,鍥而舍之,鍥而不捨等,這兩個詞其實是可以表現出荀子對於學習的一種態度的,也可以說是他對於大眾學習的一種要求,認為一個人對待任何事情要能夠堅持不懈,而不應該中途就沒信心放棄,尤其是在學習上,他勸誡人們學習要一直堅持,一直努力,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荀子也有關於人在自己內心方面看法的文章。荀子對於人生來所具備的特性與別人的看法大不相同,他認為人生來就是有慾望、貪念,而善良是後天學到的,所以,為了變善良、變好就要進行學習。

  上述兩個方面只是荀子著作的一小部分,荀子的作品有許多,有讓人們向善,也有對於自然的認識等方面的文章。

  荀子思想的影響

  荀子學識淵博,作為封建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他既承了前期儒家學說精髓,又廣泛吸收了百家學說之長,兼收幷蓄、博採眾長,建立並不斷完善自己的思想體系,形成了古代唯物主義。

  從人文角度,他提出了性本惡的性惡論,重點強調了後天環境影響和人文教育作用,成為了與孟子的‘性善論’的相對觀點。他提出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相互的人文理念,被歷代開明的封建君主所採用。

  從自然角度,他提出尊重自然規律,他不信天命、不尚鬼神,但提出了人定勝天的思想。

  從政治角度,他提出了經濟發展與物質文明、禮治法治並重的理論雛形,既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又關注人類的物質需求。他提出的任用賢能、崇尚節儉對穩定和鞏固政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一是荀子思想具有學術批判精神,是春秋戰國時代各種學術、學說爭鳴、交融的一個縮影,具有積極的學術發展意義。二是荀子不折不扣地傳授和弘揚儒家經典絕學,使得中華禮儀文明得以延續和發揚,功不可沒。三是荀子思想不僅是紙上談兵,坐而論道,而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他講學於齊、仕宦於楚、議兵於趙、議政於燕、論風俗於秦,實現了出世與入世結合,承擔了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