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論文字數怎麼算

  職稱論文是工作水平、工作業績的證明檔案之一,那你們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關於職稱論文字數計算的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般不要求字數,只是會計算你的論文篇數。

  關於醫學的職稱論文

  災害醫學思考

  【摘 要】 在災害面前,人類並非束手無策,運用人類現有的智慧、知識和科學技術,確實可以防範和減輕災害破壞和損失。更重要的是政府、社會、公眾和科學家,如果在災害發生之前採取了有效的對策,建立預警系統、制定應急預案、設定避難設施、進行安全評估,完全有可能減少損失。

  【關鍵詞】 災害醫學;突發事件;救援

  災害醫學是研究為受災病員提供緊急醫療衛生服務的科學。是在現代急救醫學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

  的[1]。作為一門研究災害對人類生存影響及災後醫療救護的新興學科,包括組織整體反應、技術反應和動態反饋等方面,涵蓋了應急醫學救援的組織協調,預防、診斷、早期搶救治療措施和分類後送的程式,以及物資藥品供應準備等等。

  1災害醫學***Disaster Medicine***的特點

  專業急救機構由醫療衛生部門、多功能救護機構組成;形式為城市、地區單一的或幾個組織聯合協作的城市、地區的急救網路系統;跨國的國際救援機構為保險業、旅遊業等方面的急救需求提供保證;在社群水平上強化急救服務和對居民進行救災知識培訓,提高“第一目擊者”的救護能力;災害醫學充實了急救***診***醫學的內容,促進了急救醫學的發展。

  2全球災害發生情況及趨勢

  人類文明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人類社會的複雜性和不可預見性也在與日俱增。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曾遭受過不同的災害。我國自公元前18世紀至公元20世紀,幾乎無年不災,無年不荒。東漢後期,連年戰亂,疫病流行。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海域發生里氏8.5級強烈地震並引發大海嘯,僅在7小時以內,狂暴的海浪從亞洲的泰國海灘直衝到非洲的索馬利亞海岸,10天后報道死亡人數已超過16.5萬並不斷增加。

  由於人口增長,密集居住***城市人口占總人口50%以上,而所佔地球的面積不到1%***,對自然的過度干預和不適當的開發,使得災難的發生頻數不斷增加。災難的損失比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得更快。20世紀70年代全世界重大自然災難平均數比60年代增加了近25%,80年代增至50%;70年代因災難傷亡總人數比60年代高出5倍;80年代和90年代,因自然災難傷亡人數達280餘萬,財產損失逾1 000億美元。從20世紀60年代到21世紀初,自然災難從每年平均約100起增加到500起。

  3我國災害醫學體制及現狀

  我國將災害統稱為“突發公共事件”: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2]。突發公共事件大都具有危機的特質,或具有向危機事件轉化的潛質。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災害的定義是:任何給災區造成重大破壞、嚴重經濟損失,給人類生命造成大量傷亡,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健康和破壞衛生服務的事件。

  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

  我國災害救援體系是建立在國家應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的框架之上,2006年國務院釋出《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按照突發公共事件的分類,總體預案將其分為四級,即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3]。1995年衛生部頒佈《災害事故醫療救援工作管理辦法》,2006年國務院釋出《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後,陸續公佈4件公共衛生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國家災害醫學救援逐步走上正規和日常化。

  3.1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成立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領導、組織、協調、部署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衛生應急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省、市***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成立相應的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承擔各類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的組織、協調任務,並指定機構負責日常工作。

  3.2專家組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組建專家組,對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提供諮詢建議、技術指導和支援。

  3.3醫療衛生救援機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承擔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任務。其中,各級醫療急救中心***站***、化學中毒和核輻射事故應急醫療救治專業機構承擔突發公共事件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和傷員轉送;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根據各自職能做好突發公共事件中的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工作。

  3.4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在突發公共事件現場設立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統一指揮、協調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工作。

  4地震給我國帶來的災害

  我國是多地震的國家,死亡率也比較高,有地震記載以來,一次死亡5萬人以上的地震全世界共發生過17次,中國佔7次***不包括汶川地震***。1966~1976年的一段地震高潮統計,我國死於地震的人數佔全球同期地震總死亡人數的63%。四川汶川地震全國各地傷亡截至6月9日12時總彙,遇難:69 142人,受傷:374 065人,失蹤:17 551人, 受災:4 624萬。

  5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1建立較為準確的評估體系及預案分析歷史上國內外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特點***預案***,結合突發事件的具體情況***如發生地的地理環境、當時氣候條件、建築情況、人口密度等***,在第一時間迅速判斷出該事件發生後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以便合理配置救援***包括醫療***物資。

  5.2建立常規和特殊需求的藥品、器材的儲備制度為應對災害發生的突然性,必須建立救援藥品和器材的戰備庫制度。通常救援隊從接到命令到出發只有幾個到十幾個小時的準備時間,如果沒有必要的儲備,是無法勝任這樣的任務的。而且救援隊執行的不僅僅是現場急救,還承擔中後期的相當數量的普通醫療工作。因此,對於藥品和器材有著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常有藥品,也要有特殊藥品,既包括外科用藥,也包括了內科用藥。有了合理的預案及相應的藥品和器材儲備,才能做到快速反應,不影響救援效果。

  5.3合理配置醫療資源災害發生後,專業搜救人員對傷員的致命傷病先做簡單處理,醫療隊到達現場後開展急救,組織後送,分派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到指定地區進行醫療救助,避免過於集中於某一地區,過於集中不僅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還會給災區造成一定的負擔。①醫療救援人員***醫務、保障***和物資配備、時空通訊及運輸工具選擇。②救助點地理位置確定。③展開***方艙式,模組化***。④現場救治***傷情判斷、救治原則、具體措施的細化***。⑤後送***途徑、人員***。

  5.4合理配備醫療救護人員災區內只能進行救命的簡易手術,即損傷控制手術,大量的專科手術宜在後送醫療單位進行,把一流的醫學專家都分派到災區是不合理的,只需派出少數專家到災區指導即可,更多的是派身強力壯、基本功較好的中青年醫護人員到第一線[4]。

  5.5心理救援不容忽視被救人員、施救人員同等重要,在創傷事件發生後,有70%人的心理創傷可以通過自身所具備的應付策略自然恢復。而高達30%的人群,將從災後幾天到幾十年,陸續出現不同的心理症狀[5]。

  5.6搞好衛生防疫工作主要做好災民心理衛生、食物衛生、飲水衛生、環境衛生、免疫預防、解決營養,以及疾病監測與報告工作,確保災害之後不發生傳染病的暴發與流行。

  參考文獻

  [1]胡役蘭,魏茂提,劉淑紅.災害救援行動中衛生減員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2008,3***2***:71-73.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條例[Z].2003,第2章第2條.

  [3]閃淳昌.認真學習貫徹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切實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和風險能力[J].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2006,1***1***:6-8.

  [4]張蘊霞,吳壽嶺,屈順喜,等.大地震初期緊急醫療救援要點:綿竹現場搶救工作經驗[J].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2008,3***7***:392.

  [5]汪向東,趙丞智,新福尚隆,等.地震後創傷性應激障礙的發生率及影響因素[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99,13***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