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論文發表期刊範文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代代教師嘔心瀝血,無私奉獻,一月月一年年耕耘在那三尺高的講臺上,把知識傳播下去,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篇一

  體育教師應有的教學技巧

  摘 要: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有精確的語言講解和準確的示範動作,通過示範教學,使學生輕鬆地記住技術動作,並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 體育教學 教學語言 示範動作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一種現象,有的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水平相差不大,教學任務、教材內容相同,但教學效果截然不同。這就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技巧的問題。有的教師講解動作要領、作示範動作或是戰術配合時有聲有色,學生聽起來如沐春風,通過教師精確的語言講解和準確的示範,特別是通過直觀***示範***教學,很輕鬆地記住了很多東西,獲取了有關資訊,再經過自己的分析理解,對所學內容有了一定的概念和認識,這樣學生掌握技術動作較快較好。而有的教師剖析問題、講解動作要領沒有什麼層次,即使是體育基礎較好、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也難以把握教師所講的“要領”。學生在後面的練習時間裡,也只能按照教師示範的大致方法去練習,其效果是可想而知。體育教師的教學語言和示範動作是為了準確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講解的語言簡明、有節奏感

  體育教學課與其它課堂教學在語言上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在室內課中闡明某一問題,往往反覆講述,直到學生完全理解。而室外課則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讓學生學習動作,反覆練習,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強調精講多練的原則。因此,教師的語言應力求簡明。通過教師的正確示範,加上準確、生動、簡明的語言表達,學生對某項技術動作會產生生動的印象。在這方面,廣大體育教師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如:在羽毛球的揮拍動作中可以用“引拍、轉肩、發力、收拍”來表達,不僅能概括動作的全過程,而且能簡明又便於記憶。

  我們在注重教學語言簡明的同時,也不可忽視語言的節奏感。這也是教學語言與日常生活語言不同之處。在教學中語言節奏快是不可取的。教學語言要慢,而且要有明顯的節奏感。有時還要有停頓,要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邊理解。但放慢講解的速度也不是無限制的,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物件掌握教學語言的速度和節奏。要讓學生圍繞著教師的講解去思考問題,領會要領,達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教師的語言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第一,要具有準確的概念、正確的判斷和組織嚴密、完整的語言程式,使講解具有思辯性和邏輯性,富有說服力。第二,要具有鮮明的形象性。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準確、鮮明、生動地再現技術動作的形象,以增強教學語言的感染力和視聽效果。第三,語言的樸素性。講解時要做到簡明扼要,容易理解。儘量用口語化的語言。第四,聲音要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情況的需要,時高時低,時緩時急,抑揚頓挫,節奏鮮明。

  二、教學中語言的靈活與求實

  體育教學本身固有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應具備較大的靈活性。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物件,採用不同的組織教學形式去講解,並用較靈活的語言進行表達。在體育課中,一般都有30―40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時不可能用同一種語言來講解和說明問題,必須針對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完成動作的能力予以區別對待。如:對性格內向,平時參加活動少的學生,語言應緩和一些,多以鼓勵為主,講解時應更細緻。對性格外向,特別愛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語言可專業化一些。除了對學生個體語言上要有一定靈活性外,對教材的處理也應有較大的靈活性。如:對新教材和複習教材不同的學習階段應有所不同。在初學階段應以講解動作的順序過程為主,其目的是讓學生對動作產生概念,掌握動作的外部結構;在複習鞏固階段,應逐步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動作的內容環節及完成動作的節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些都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細心觀察,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根據自身條件和學生的實際,以及教材特點,創造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語言除了要豐富、靈活、有創造性外,求實也是十分重要的。對問題的闡述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用真心的話、實實在在的語言取得學生的信任感。

  三、講解的教法技巧

  講解的形象技巧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中,通過自身的儀表、風度、姿態、手勢等各種變化,在向學生講解內容時的形象演示。它是一種教學資訊的傳遞方式。良好的形象演示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情緒,反之,則會引起學生的厭煩和疑惑。為了充分發揮教師講解的形象演示感染作用,教師在上課前一定要認真備好課,對自己的儀表、語言等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精心構思;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要有一定的瞭解,做到一開始講解,就給學生展示高雅、幹練的形象,從而達到強化教學效果的目的。

  四、示範的教學技巧

  鑑於體育教學實踐性強的特點,動作示範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手段。從示範的整體過程看,它應包括教師的示範體形效應、示範方法運用、示範速度選擇和示範方位確定等幾個方面。

  1.發揮形體效應的技巧

  這裡所的形體效應就是教師憑藉自己的衣著、姿態、表情展示給學生的印象,它對示範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應該重視塑造自己的良好體形,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形體的塑造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著手。在主觀方面,包括表情、形態和風度等。在這方面,教師除了要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修養外,還必須根據職業需要,加強體型的訓練,練就一副勻稱的體育教師職業體型,讓形體發揮應有的效果。在客觀方面,主要包括服飾和衣著等。這個問題常被教師忽視,應該引起重視,服飾和衣著的配備要按照課的任務、教材特點、運動專案要求而定。

  2.示範方法的運用

  示範方法的運用是與教材內容、課的任務、專案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密切相關的,根據它們來確定示範方法才能有的放矢。在運用技巧上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要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即在每一次示範時,該示範什麼?怎麼示範?要讓學生看清示範動作中的什麼問題?示範的重點在哪?這些問題教師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2***完整示範和分解示範要合理結合。即在教新課時,一般應先用完整示範,給學生整體的要領,然後根據技術動作各部分的重點難點,區域性的幅度、速度,用力的快慢、大小等要求,分解為相應的若干部分示範,讓學生了解動作結構和運動形式,達到儘快地掌握完整技術動作的目的。

  ***3***正確示範和錯誤示範要恰當地結合。即在糾正錯誤時,恰當地用正誤動作對比法進行示範,讓學生及時地知道正確動作和錯誤動作的區別,及早糾正自己的錯誤動作。

  ***4***教師示範和學生示範要適當結合。即有的示範可以師生結合的方法進行,使示範更加完善。

  3.示範速度的選擇

  不同速度的示範有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根據教學需要,選擇不同的示範速度,也是示範的技巧。

  ***1***正常速度的示範由於與學生的思維活動相適應,學生能感知技術動作的完整形象,形成完整的技術動作概念,因此常貫穿於教學的整個過程,是常用的示範方法,適合於初學階段和收尾階段,也常用於新教材的完整教學。

  ***2***快速示範比常速示範稍快些,其速度要根據教學要求和教師的示範意圖而定。它能使學生產生快速和熟練的感覺,可用於學生缺乏快速意識和動作不連貫的教學,是常示範的補充。

  ***3***慢速示範能讓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細節看得真切,幫助學生了解運動的各個環節和用力情況,是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可用於技術動作的改進和提高階段。

  4.示範方位的確定

  教師的示範,不但要讓學生看得清楚,還得讓他們看得真切,因此,示範方位的確定是示範教學中不容忽視的問題。在確定示範方位時,必須根據以下幾個因素而定:

  ***1***學生人數的多少和隊形的大小。人數多的、隊形排列寬的示範位置要遠些。反之則近些。

  ***2***根據運動專案的技術特點來確定示範方式。有的專案適合用正面示範,有的適合用背面示範,有的則需要鏡面示範等。

  ***3***根據技術結構和示範要求來確定。如技術結構較複雜,且要完整掌握的技術動作,則各個方位都要示範;如結構較簡單,或要求掌握某一部分技術的,則示範方位可簡單些。

  ***4***根據場地裝置和安全情況來確定示範的空間範圍和區域距離。如果教師在確定示範方位時各個方面都考慮到了,並在示範過程中輔以一定的應變措施,示範效果一定很好。

  參考文獻:

  [1]胡躍華.體育教師的教學語言.武漢體育學報,1999.

  [2]丁健.體育教學中如何運用講解與示範.武漢體育學報,1999.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