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駿的商業模式

  唐駿的職業定位是資本型的職業經理人,通過把要上市的企業成功運作上市,靠股票增值來實現自己的“升值”。下面給大家介紹。

  :做人、做事、作秀

  4年前,唐駿離開微軟的時候,比爾·蓋茨特別寫信給予感謝,之後任微軟大中華區總裁的陳永正還特地出席其加盟盛大的就職典禮,向他授予了“微軟中國名譽總裁”的證書。4年後,類似的場景再次出現。在4月15日新華都宣佈唐駿為“新華都總裁兼CEO”的釋出會上,陳天橋指派盛大的代表出席,並宣讀了陳天橋對唐駿的祝賀信。唐駿的兩次“跳槽”,舊東家的歡送祝賀和新東家的追捧歡呼,可謂給足了面子。

  4月12日,唐駿以個人名義邀請了上百家媒體記者,見證他履新的日子——參加由他一手操辦的“唐駿加盟新華都的釋出會”。這些記者都是採訪過他或打過交道的人,其中不少記者還是在微軟時期採訪過他、這4年沒有聯絡過的。也難得唐駿還記得這些人的***。

  唐駿一出現在釋出會的現場,記者們就“圍攻”過來,鏡頭頻閃,給人感覺更像是明星的出場秀。“昨晚我失眠了,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了失眠的快樂……”唐駿以煽情“就職演說”開始了釋出會。一位以個人名義參加釋出會的盛大員工,感到了“不一樣的唐總”,他問早年間採訪過唐駿的記者:“唐總以前在微軟就是這樣子嗎?”

  在盛大,唐駿更多展現的是理性的一面,他要符合盛大的風格。這對於B型血的唐駿來說,他激情的一面有難以施展的遺憾。而現在的唐駿,激情迸發。

  “過去在盛大,我和媒體的接觸多是被動性的,以後你會發現我和媒體接觸會非常主動。你看到的將是比微軟時期更為激情的唐駿!”作為新華都總裁兼CEO的唐駿,要全面負責新華都集團的對外宣傳、日常管理、對外投資及資本運作等工作。現在的新華都要從福建向外擴張,也需要唐駿扮演這樣的角色。“就是花10億元打廣告也不一定有這樣的轟動效果。”有人說,“唐駿加盟新華都”這個新聞本身就已經為新華都做了一次最好的廣告。

  :從盛大畢業

  在唐駿的新名片上印著“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下面稍小字型印著“微軟中國名譽總裁”。前一個頭銜是“實”,而後一個頭銜是“名”。名片的設計方式與此前在擔任盛大總裁時一樣。

  唐駿很在意微軟的“名”,這是他用10年時間獲得的終生可以誇耀的名號。“人們會覺得,微軟都能選上你,你的能力不用懷疑。”微軟公司的歷任中國區總裁離開後都很容易就找到了不錯的平臺,當初盛大選擇唐駿也是看重了他的微軟血統。

  “那是人生中最寶貴最青春最激情的時光,在微軟的10年就像讀了一個大學本科,而在盛大更像是讀了研究生。盛大給我很多機會與經驗:上市、收購或投資,這些都讓我獲得很多學習與進步機會。”唐駿說。

  唐駿加盟3個月後,帶領盛大登陸納斯達克。此後又兩次赴華爾街路演,為處於業務轉型關鍵階段的盛大爭取投資人的支援,使公司股價“起死回生”。唐駿認為,把盛大從創業企業帶到一個相對成熟的公司是他最成功的地方。盛大也讓他成為國內最富有的職業經理人,他4年時間大約收穫了5000萬美元的工資和股票收入。更關鍵是,這4年讓外企出身的他得到民營企業的運作經驗,“這是別人沒有的鍛鍊”,也成為他進一步升值的資本。

  4年前唐駿加盟時,多數人對他的選擇並不看好,因為水土不服是外企職業經理人的一貫問題,加盟國內企業鮮有成功者。在他離開微軟、加盟盛大中間的日子裡,唐駿的心情有些黯淡,既有對微軟的不捨,也有對即將加入盛大這樣“未知”企業的複雜心情。現在的唐駿找到了最好的狀態,心態更加成熟和職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顯得信心滿滿。

  “盛大的現在,是過去4年來的最好狀態。”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唐駿認為自己在盛大的使命已經完成,“我可以繼續留在盛大,但意義已經不大。我想要更多的挑戰和精彩。”

  唐駿說自己最自豪的是在盛大低谷時,一些高管相繼離職,而他卻不離不棄。當然這裡也有很多難言之隱,一方面,他手中的盛大期權還有很多沒有兌現***據說是分4年期兌現***,另一方面,他很清楚,如果中途“逃學”,自己的價值也得不到體現,跳槽身價也難以象今天這樣大幅提升。

  “我的職業生涯因為盛大變得更加完美。如果說我進入盛大時還是初學者,而現在已經畢業了。”

  :瞄準最甜的那節“甘蔗”

  從傳言唐駿要離開盛大到加盟新華都,不到20天時間裡,有18家公司的獵頭來找過他,找他的這些公司要麼是要上市要麼是上市後股價表現不好。唐駿感覺這些企業更看中他在資本市場的經驗和在盛大的業績。

  經歷了盛大,讓唐駿體會到“玩資本的感覺更好”。據盛大內部人士講,每次到華爾街路演,唐駿的演講都很煽情,能夠把現場的氣氛調動起來,他還經常開一些幽默性的玩笑,讓華爾街感受他的個人魅力。

  唐駿懂得華爾街語言和口味,會把一些業務或戰略按照華爾街的胃口進行包裝。這讓曾經批評“華爾街不懂網路遊戲”而受過資本冷落的陳天橋也不得不稱歎:“唐駿是盛大和世界主流資本之間一道非常重要的橋樑。”僅和唐駿有一面之交的陳發樹也是看重這些資歷。現在新華都正是需要唐駿的時候。“公司做到現在的規模,需要走正規化、國際化的路。”唐駿的新老闆陳發樹說。

  唐駿的財富升值空間也直接與他的上市運作能力相連。10億元人民幣的“轉會費”完全是以一次性付清的原始股形式體現,包含要在A股市場上市的紫金礦業的原始股份。這與之前在盛大的情況不一樣,“盛大給期權,分4年,還看公司業績做的如何。”一次性付清的原始股更具有想象空間,最後兌現多少完全由市值決定。一旦他幫助集團下屬公司在A股上市,這10億元的原始股還有更大的升值潛力。

  隨著中國新興行業和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和崛起,企業創始人希望藉助職業經理人實現各種突破。尤其是,近兩年多來中國新興企業IPO熱潮湧起,這些企業急需引進像唐駿這樣的優秀經理人來提升市場價值。

  但現實情況是,像唐駿這樣既有國際化企業管理經驗,又有民營企業運作經歷,還會會取悅資本市場的職業經理人非常稀缺。擅於經營自己的唐駿顯然已經認識到這點。“當今中國已經進入資本運作時代,缺的不是我在微軟時期的職業經理人,而是資本家性質的職業經理人。”

  關鍵是,唐駿已經體會到,在盛大做並不見得比在微軟辛苦,但獲得的財富卻比微軟多得多。

  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需要不同型別的經理人,如張朝陽是創業型的職業經理人、IBM前CEO郭士納是變革型的職業經理人,而唐駿要做的是資本運營型的職業經理人。

  如果說創業型和變革型的職業經理人是“倒吃甘蔗”先苦後甜的話,唐駿則選擇了“最甜的那節甘蔗”——進入正處在快速成長期的企業,靠股票增值快速獲取財富。

  :與東家相處的“技巧”

  想進入民企“淘金”的職業經理人不少,多數因為“水土不服”等原因而“中途”離開。陳天橋是一個強勢的老闆,唐駿是一個表面溫和、但頗具決斷力的職業經理人,所以從加盟盛大之日起,就不斷有他與陳天橋不合不得不離開的傳聞,能在盛大堅守4年,已經超出人們的預期,也比唐駿自己的“3年一個職業規劃”多出1年。

  據說愛好籃球的唐駿,打球的花哨姿勢很少,球一到他手上,第一個動作就是投籃。他是一個目標非常明確的人,從進入盛大的第一天起,自己的定位就非常清楚:“不能改造盛大,只能完善盛大”。他從沒想過要讓盛大進入“唐駿時代”,因為盛大一直就是陳天橋的時代,陳天橋說“不”的事情他堅決不去做。曾經在媒體面前激情高調的唐駿加入盛大後,變得出人意料地低調和“乖巧”,與媒體交流一定要看公司是否有需要,一切要配合盛大的風格。

  過去在微軟時,唐駿的風格是“鋪張浪費”的,微軟有這樣的實力講排場。到盛大他就不能講排場,“人家是辛辛苦苦創業出來的,我到這裡就要符合盛大的水平,絕對不會超過陳天橋的水準。”過去,在微軟時請客吃飯等費用都是報銷的,而在盛大他從來不報銷請客吃飯的費用,他“擔心會有說不清的地方”。唐駿不想讓這些“小事”、“小錢”影響自己的形象。

  很多人到新地方會帶舊部過去。而唐駿一個沒帶,連祕書都沒帶。他覺得如果從微軟帶一批人過去,可能會造成兩撥人之間的衝突,最後演變為他和陳天橋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