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創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青年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勞動力資源,是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上海青年創業現狀

  1、青年創業總體上處於“不活躍”狀態

  由於歷史的原因,上海的職業文化總體上還是“白領文化”、“打工文化”,“自主創業”仍不是主流文化,進外企、做白領是大部分青年的首要選擇。

  從近幾年開展的上海失業抽樣調查情況來看,在全市的失業人員中,有創業意向的人員比重一直維持在4-6%左右的較低水平,處於“不活躍”狀態。

  而從作為上海微小型企業孵化器的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來看,對2686家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業主的調查發現,20歲及以下的僅8人,佔0.3%; 21-30歲270人,佔12.43%,也說明青年創業的總體比例處於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當然其中也有青年對非正規就業模式還沒有完全接受的原因。

  2、青年創業比例呈上升趨勢

  雖然,自主創業仍不是上海青年的主要選擇,但隨著近幾年上海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以及創業環境的不斷完善,各類鼓勵創業的扶持政策的出臺,選擇自主創業的青年在不斷增加,青年創業呈現出上升趨勢。

  根據市開業指導服務中心分別在2002年和2003年開展的“創業意向調查”,2003年,在有創業意向的勞動者中,20歲及以下的勞動者佔0.95%,20-30歲的佔20.15%,都比2002年度有所上升。

  上海的城鎮登記失業抽樣調查也同樣顯示出這樣的一個趨勢,在有創業意向的失業人員的比重這一項,2004年上半年的資料比2003年下半年增加了1.2個百分點。

  這充分說明,上海從2001年開始實施“4050工程”,通過五人運作體系扶持“4050”群體創業以來,經過幾年的發展,上海的創業群體結構開始發生變化,自主創業群體中青年的比重逐步增加,青年創業總體上呈現出上升趨勢。

  上海青年創業存在的問題

  1、扶持青年創業的各類資源整合不夠

  雖然,目前上海相關的政府和社會部門在扶持青年創業方面,都建立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如市科委推出的科技專案開發、技術產權交易、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扶持等創業服務;勞動保障部門建立的包括創業培訓、貸款擔保、開業指導、專案開發等在內的開業指導服務體系;市小企業服務中心為中小企業提供的金融支援、市場開拓、技術促進、企業診斷等服務,都是青年創業可以利用的重要資源,但目前這些資源尚處於分散運作的狀態,由於整合不夠,難以對青年創業形成全過程、全方位的扶持,亟需通過建立一個統一的青年創業服務平臺,來整合各類資源,形成合力,為青年創業提供扶持。

  2、扶持創業政策針對性不強

  目前,上海的創業群體結構已經發生變化,而創業扶持的重心尚沒有完全適應這種變化,創業扶持政策的設計和運作,仍集中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下來的“4050”人員上,專門針對青年創業的扶持政策還不多,比如在專案開發上,以傳統的適合“4050”人員創業的社群服務業為主,而對青年感興趣的網上創業、計算機軟硬體服務、創意創作等方面的專案開發不多;在資金扶持上,沒有專門的青年創業基金,對投資較大的技術性創業,風險投資對青年的傾斜不夠,小額擔保貸款又難以完全幫助其解決擔保問題;在資訊釋出上,適合青年的便捷、快速的服務渠道尚未建立;在創業優惠政策上,雖然有針對大學生創業的稅費減免政策,但政策效應有待進一步發揮等等。

  3、青年創業意識的培養培育尚待加強

  世界上有20%的年輕人,有能力進行自我創業,但是隻有5%的人創業成功。創業精神對於保證青年人獲得體面的、有成效的工作是非常關鍵的。當前,由於各級學校缺乏就業指導、職業規劃和創業指導的教育,青年人總體的創業意識不強,表現在勞動力市場上,仍以“白領”文化為主流,絕大部分的青年在學校畢業踏入社會後,都希望在外企獲得一份體面的白領崗位;家庭、家長對孩子創業持不支援的態度,更多的是希望孩子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很少有家庭會投入一筆資金,鼓勵孩子去創業。由於鼓勵創業方面的宣傳教育不夠,社會的整體創造氛圍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