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網上創業案例

  在國內網際網路格局和商業模式走向未明的情況下,網際網路的創業空間究竟還有多大?未來的創業方向又將指向哪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水餃皇后”臧健和

  臧健和的創業之路,有三個地方被商界譽為傳奇:一是從女性小攤販迅速成長為知名企業家。二是在沒有花一分錢推廣費的情況下,產品就被大量顧客熟知。三是在沒有銷售部的情況下把產品鋪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

  她曾經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流落香港,孤苦無依;她曾經獨自推著一輛小推車,在香港灣仔碼頭走街串巷賣水餃。20多年後的今天,她傳奇般地成為了一個叱吒商界的女強人,擁有幾十億資產的女企業家。

  她就是被喻為“水餃皇后”的臧健和,一個地地道道的山東妹子,一個香港打工仔們心中的偶像。

  流落香港

  1945年,臧健和出生於青島市。年輕時,她在青島一家醫院當護士,認識了以援華醫學人員的身份來到青島醫院,後來成了她丈夫的一個醫生,他是一個泰國的華僑。1974年,丈夫回了泰國,走時說好將來會把臧健和及兩個女兒一起接過去。然而,3年後當臧建和辭掉工作,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滿心歡喜地趕到泰國與丈夫團聚時,卻驚訝地發現丈夫在那邊又有了妻室,而且已經生了兒子。

  因為泰國的法律是允許一夫多妻的,所以婆家勸她接受現實。可一向獨立剛強的臧健和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她需要女人的尊嚴,而且她也擔心兩個年幼的女兒,在這樣的家庭裡會遭受委屈。經過痛苦的思索,她毅然帶著兩個女兒離開了泰國。她發誓要靠自己的雙手,撫養女兒健康成長。

  離開了丈夫到哪裡去?臧健和首先想到回青島,可是就這樣失魂落魄地回到那個對海外關係還比較敏感的故鄉,豈不是加重親人們的負擔?倔犟的她堅決地告訴自己,自己釀的苦果只能由自己來嘗,她決定前往香港。

  當她帶著兩個女兒到達香港時,身上只剩下了幾百港幣和幾百元人民幣。無奈之下,母女三人先在銅鑼灣附近一幢舊樓上找到了一個僅4平方米的小房間,安下身來。生存的壓力就像一大片烏雲,籠罩著這個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小屋。

  由於不會講粵語,她只能從事一些“不用說話,不用交流”的簡單的體力勞動。那時,她一天干三份工***她還要給遠在山東的母親寄去一定的生活費。因為自己的妹妹當時上山下鄉去了***。早上6點半起床,回到家裡,往往已是凌晨1點多,她已累得爬不上床了。

  但就在生活剛剛有些起色的時候,災難又降臨了。一次她在酒樓做雜工時,被人不小心撞倒,經過檢查是腰骨裂傷。由於腰傷,三份工作都做不成了。這時香港政府的社會福利部門找到她,表示願意為她提供公援金。每月的公援金相當於她之前打兩份工的工資,臧健和和她的兩個女兒可以不再為生計擔憂了。但是臧健和拒絕了。臧健和說:“我還年輕,有能力工作卻吃救濟,我覺得我辜負了自己,孩子也會因是救濟家庭而自卑,無法與其他孩子一樣成長。”

  案例2:下崗嫂創業 體貼入微賣“生理內褲”

>

  感同身受:天下哪個女人不為月經“洩漏”而煩惱?

  侯榮萍今年43歲,家住深圳市羅湖區田貝村。2003年12月,她和丈夫雙雙下崗了。丈夫去了一家公司打工,而她在田貝綜合市場租了個攤位做女性內衣生意,每天從早忙到黑,但收入並不高。

  2004年6月的一天傍晚,侯榮萍收攤剛到家,就聽見讀初一的女兒娜娜躲在臥室裡哭。她焦急地問:“娜娜,你咋了?是不是誰欺負你了?”女兒撲進她的懷裡大聲地哭道:“媽,我今天被全班人笑話了,我明天不去上學了……”原來,那天下午,娜娜正在上課,突然來了平生第一次月經,由於沒經驗,急得不知所措的她弄髒了自己的內褲和裙子。下課後,一個男生髮現後,偏偏驚呼起來:“娜娜,你屁股出血了!”結果引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

  侯榮萍明白事情原委後,安慰了女兒一番,並告訴女兒這是每個女性都要經歷。接著,她又拿出平時自己用的衛生巾教女兒使用。可第二個月,娜娜又出“醜”了,雖然那天她用了衛生巾,但做課間操時還是弄髒了她潔白的褲子!從那以後,她每到“特殊時期”就提心吊膽,白天因怕弄髒褲子、裙子而無法專心上課,晚上因怕弄髒被子、床單而難以入眠……一次,被弄得煩不勝煩的女兒有些埋怨地對侯榮萍說:“媽媽,您能不能給我買不會滲漏的衛生巾?”

  侯榮萍犯難了。因為衛生巾都是條狀的,只要月經量一大,就非常容易出現側漏和前後漏的現象。一天,她坐在服裝攤前拿著一條內褲反覆琢磨:可否從女性的第二層保護——內褲上想辦法呢?

  不久,侯榮萍去東莞市虎門服裝批發市場進貨時,向一位有過多次交往的內衣公司女銷售經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女經理聽了也有些感同身受,但沒多久,那女經理回覆她說:“我們老闆覺得成本比普通內褲大很多……”後來,她又找了深圳市鹽田區一個生產內衣的私人老闆,但他們也嫌麻煩而拒絕了。就這樣,她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竟陸續找了幾十家服裝公司反映這個情況,還是沒有人願意生產她所說的“女性經期內褲”。

  2005年8月,侯榮萍忽然記起以前自己經常使用的月經帶——這種已經“過時”的產品雖然比如今一次性的衛生巾麻煩,需要每天清洗、晒乾,但由於它是用輕柔、易洗的布料做成的,所以侯榮萍就想:內衣公司能否利用月經帶的材料製作成內褲呢?這樣再穿在一次性的衛生巾上面,就相當於有了雙層保護,從而避免“洩漏”現象!於是,她帶著這個建議再次找到了深圳市寶安區龍華鎮工業區一家內衣公司的開發部經理廖女士。開始,廖經理依然不太感興趣地說:“侯姐,說實話,不是我不願意,而是我們老闆不看好這塊市場……”

  侯榮萍耐心地分析道:“廖經理,我相信你比我更有商業眼光,我雖然是個小生意人,但我這一年多來始終覺得這是個市場缺陷,有缺陷就會有需求,有需求就肯定有商機呀!對於很多成年女性來說,月經洩漏弄髒褲子、床單等,久了可能會覺得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但對於那些正處於青春期的少女來說,可能就是天大的醜事啊!”

  聽了侯榮萍的一番肺腑之言後,廖女士最終既感動又眼前一亮地說:“嗯,以前我們還真沒像您這樣用母愛、用關懷的眼光去思考這個問題,行!我這次保證向公司老闆力諫……”一個月後,侯榮萍終於得到了好訊息——那家公司願意嘗試生產!但由於擔心銷路不好,廠方提出由侯榮萍來擔任新產品的銷售代理,盈虧雙方承擔。大膽的侯榮萍不畏風險地爽快答應了,她立即轉讓了內衣攤位,並在深圳最繁華的商業地段東門路租了一間10多平方米的店鋪,準備大幹一場!

  勇敢挑戰:全國第一家“經期內褲店”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