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白手起家創業故事

  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決心去做才能做好,創業就是那樣。看看那些草根創業的故事,感受他們的精神,激勵自己的創業鬥志。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普通人的逆襲:從下崗工到產值上億的企業家

  在中江,只要說起代明生,人們都不陌生,因為他的路燈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大年初八,工人們還沒有正式上班,代明生已出現在辦公室,忙開了。

  從最初在絲綢廠打工到後來下崗,再到白手起家創業,今年48歲的代明生已是德陽中江一家年產值上億元企業的總經理。他說,當年創業最艱辛時都想放棄了,是一幫老夥計的支援讓他挺了過來。直到現在,代明生還是喜歡沒事時就泡在生產車間,“這樣才能找到感覺,才會有發明創造、創新的衝動。”

  1987年,剛滿19歲的代明生來到中江縣凱江絲綢廠,當上了機修工。這個踏實肯幹的小夥子用5年時間,成長為技術科科長。

  可天有不測風雲,隨著絲綢廠破產改制,代明生下崗了。他跟幾個同事在外承包安裝燈杆,看到了市場商機,於是琢磨著自己搞生產。

  沒有技術,代明生便到江蘇丹陽一家燈杆廠打工,順便“偷師學藝”。幾個月後,他回到中江開始創業。買不起彎曲鋼管的專業裝置,他就用土辦法來試驗,最後發現用捲揚機拉彎很實用,且成本只有採用專業裝置的十分之一。

  有了產品,他們又四處找市場,最終在綿陽安縣秀水鎮賺到了第一桶金——差不多20萬元。從秀水為起點,他們拿下了周邊鄉鎮的燈杆彎臂業務,並由此一步步拓寬市場,走出省外、走向全國。

  如今,代明生的企業年產值已上億,其燈杆產業已發展到第四代。指著窗外的工地,代明生說,專案建成後,將年產整合式LED模組10萬套、一體化LED節能照明產品10萬套。

  代明生說,自己是踩著黃泥巴長大的農民,已習慣了生產車間的生活,“只要不在辦公室,不跑業務,我就到車間和工友們一起燒電焊,琢磨創新的事兒。”

  從機修工到下崗工人,再到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家,代明生已實現了“普通人的逆襲”,可他依然喜歡走進生產車間鑽研琢磨,如今公司已取得80多項專利,“在西南地區,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我們的產品。”他說,只有在生產一線,才能把技術和產品結合起來,摸著電焊機切割機才能找到感覺,才會有發明創造、創新的衝動。

  二

  從藝術家到CEO,他把藝術品電商做到月流水5000萬

  辦公室裡,1979年出生的呂淼告訴獵雲網,畫畫本來是一個愛好,是個很純粹的事情。當把畫畫做成生意後,就不想畫了。“以前只需要把畫畫好,現在要做管理、市場、產品、公司股權、法律結構等都是學習的過程。創業是一個折磨人事情,看你能不能享受這個過程了。”

  技術總監,運營總監都是呂淼軟磨硬泡找來的核心團隊。去年資本市場最好的時候有企業就花錢燒市場,然後接著融資,呂淼沒有這麼做。“當時找壹讀的副 主編,跟對方說完全按照對方的思路來做雜誌。先合作兩期看看,所以雜誌定位不是去分析藝術市場,而是關注藝術本身。藝術家反饋效果不錯才決定全職加入。”

  因為創業,呂淼愛人關掉自己的公司來支援他創業。呂淼的藝術品電商名叫:藝客***No art***。英文表達的意思是讓大家不要認為藝術離自己很遠。

  就在兩個月前,呂淼創立不到兩年的藝術品電商藝客註冊使用者達到43萬,最快的一個月達到10萬用戶的增長。“我們上線初期每個月不到540個訂單,發展到現在超過6000將近7000個訂單,近期每個月銷售額都保持在5000萬左右。”

  從藝術家到CEO

  西安美院畢業後呂淼去德國留學7年學習藝術,2008年回到中國時,正是中國當代藝術井噴的時期。金融危機前,北京的798每天有幾十個展覽,但對於呂淼這樣的畢業生卻無法進入傳統的畫廊、美術館和博物館體系,“我那個時候從798穿過,就想著能有一個畫廊的前臺發現我。”

  現在,呂淼每天面對的問題是管理壓力,去年網站、app上線前,團隊瘋狂加班。國慶節都沒休息,造成員工開始離職,據他說當時壓力最大,晚上兩點還與投資人約在公司見面。

  2010年年底,混跡在北京五環外的畫家呂淼發現畫好的作品沒有好的出口,尤其是對年輕畫家。他開始想著做一個找畫的網站,飛到深圳,找騰訊做遊戲開發的人員,做資訊類網站。錢花了,網站卻沒做成。

  2012年年底,剛成立的藝典中國的負責人想做藝術資訊類網站,呂淼做為CEO主導了跟淘寶拍賣的合作。

  2013年5月,第一場線上拍賣。“當時作品成交率很高,3天時間成交幾百萬業績。此前拍的都是硬體,在淘寶上拍藝術品,還是很少,當時很多人認為到風口了。後來蘇寧、國美、京東開始上線拍賣藝術品。”呂淼說。

  幫合作方招商,做方案,讓呂淼對藝術品產業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當時價格區間在幾萬到幾百萬都有,拍品真假問題,並不是短時間就能讓消費者認可的”呂淼說。

  2013年年底,藝典中國決定從資訊平臺轉型做拍賣平臺。此時,因為觀念上的一些不同,呂淼帶著幾個同事出來創業。

  從C2C模式增加C2B2B模式

  2014年年初,摯信資本投資人給呂淼發郵件,想了解這個行業,呂淼飛到上海。因為投資方認可呂淼對行業的判斷,決定投資呂淼成立公司。

  2014年藝術品交易市場整體交易額2000億,來自電商的交易59億,另一邊大量藝術從業者卻無法以此為生,每年中國有40萬藝術畢業生,最後的人都轉行了。呂淼看好的正是這個機會,通過媒體內容,他吸引到這些群體來到藝客平臺。

  關於為什麼不做高階藝術品交易平臺?呂淼說“我們要做大眾化的藝術品,拒絕高冷。讓大眾消費得起藝術品。藝術品怎麼定義?媒體天天盯著雞缸杯這種天價藝術品。所以大家覺得藝術品離自己太遠,其實離得很近。”

  當時的藝術品交易平臺大部分前置收費,入駐就收取費用。藝客的後置收費讓其吸引了一批藝術家。他舉例說,成立於2009年的Artsy是一個國外 C2C藝術作品電商平臺,商家可以通過付月祖的方式在平臺入駐進行商品售賣,同時Artsy還提供一名專業的藝術顧問來幫助商家完善每副作品的詳細介紹。 今年C輪融資2500萬美金。

  呂淼的思路是媒體先行。投資人也推薦牛人進來,一開始就是幾個人的小團隊。

  呂淼要做雜誌,“藝術圈的紙媒大部分是市場為導向,閱讀趣味性不強,所以我們就從閱讀切入,找來《壹讀》的副主編組建團隊,做藝術雜誌,直投給藝術家。月刊出了5期。每期3000本,藝術家收到後非常喜歡。媒體是一個打頭陣的作用,然後與藝術家合作。現在做微信公號,也是原創。現在也就是6個人。”

  2014年10月8日,藝客網上線。此時天使輪的錢也花完了,當時呂淼見了20多家投資機構。很多投資人對藝術品市場並不看好。一個是非標品的定價問題,另一個品控問題。

  呂淼在國外學藝術時,發現有一套藝術品定價公式。根據你的專業學校、畫種,原料成本,時間成本、作品拍賣紀錄等綜合因素來定價。按照這個定價,國內一副國畫作品可能也就幾百塊,這明顯不適合國內情況。藝客的定價體系是由業內專業人員根據綜合市場情況還定價。

  除此之外,藝客增加了版權衍生品服務。根據藝術家的授權,生產定量的複製品,這樣就讓藝術品以合適的價格被大眾消費,也使藝術品可以做到標準化。

  A輪融資的結果是天使投資方摯信資本做了跟投,呂淼進行了人員調整。開始走媒體***微信公號:62度灰***、電商互相獨立、互相協同的兩條路。據呂淼介紹,微信公號目前粉絲有70多萬。呂淼相信內容為王,沒有好的內容花錢推廣也不會有持續的結果。

  呂淼曾經非常看好在APP版本中加入社交元素。引導使用者晒藝術品,當時甚至在電商APP之外單獨做了社交屬性的APP,然而內測過後並不是他想像的那樣。這讓他意識到創業初期需要專注,不能撒太廣,更不能單憑感覺做事。

  剛開始藝客在PC端做拍賣,後來因為效果不好又去掉。“拍賣需要流量支撐,如果沒有這個。拍賣是不成立的。後來就把拍賣轉到微信上。一開始網站設計的是高冷風格,後來就降下來。既然是藝術品電商就要擁抱大眾。藝客目前在籌備分期付款服務。”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