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創業者的勵志經歷

  創業,一定要有激情燃燒的歲月的感覺,或者是萬馬奔騰的感覺。看看那些大學生創業的經歷,感受他們的精神,激勵自己的鬥志,堅定創業的決心。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張嘉莉:90後創業開私人影院 月入過萬元

  心疼母親從上班族轉變成創業者

  張嘉莉在學校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2013年,從南京某專科學校畢業,在南京一家酒店幹了一段時間後,她覺得做酒店工作不是長久之計。加之母親在鹽城,獨自經營一家酒店。由於心疼母親,不想母親太過操勞,張嘉莉就下定決心回到鹽城。

  回來後,張嘉莉又找了一份電話銷售的工作,幹了大半年,銷售業績一直領先,月收入達四五千元。但沒有想到,好景不長,公司內部有矛盾,迫於無奈,她就離開了公司。這時,母親提出建議,反正酒店現在生意也不行,索性放棄酒店,讓女兒創業。

  “左思右想,就想到自己上學那會,學校周圍的私人影院生意特別好。”張嘉莉說,她與許多年輕人一樣愛好看電影,“有次我和朋友在影院裡,旁邊有一名男子打電話不停地吵。”那場電影看得她很惱火,她心想,“為何不能有安靜的電影院呢?”

  但家庭式私人影院投入不是小數目,她前後到上海、泰州、南京等地實地考察,發現這種觀影模式確實很受年輕人喜歡。她在外地體驗了一傢俬人影院,認為該家公司開發的影視播放系統非常不錯,而且,片源有保障。她由此決定,加盟後在鹽城開一家。

  從頭開始全家總動員上街宣傳

  2014年,5月份開始選址,張嘉莉跑遍鹽城大大小小商業圈,房租不能太高、地方不能太偏、面積還不能太小種種因素都要考慮到,幾經周折,最終確定了在繽紛亞洲。“如果僅僅是安裝一個電腦播放裝置那不如窩在家裡看電影。”張嘉莉在裝潢期間,對牆面、音響以專業影院標準去配備,8個放映室整整裝潢了三個月。

  “8月份正式開業,那時候恰逢學生暑期,生意還不錯,比預想要好。”張嘉莉回憶道,隨後9、10月份是個瓶頸期,由於知曉率不高,生意淡到不行。她說,可以說全家總動員,上街發宣傳單。媽媽、大姨都幫忙上街發傳單,她和同學在高職院校、寶龍、中茵海華等地都發過,還被保安驅趕,只能躲著發。“發傳單不僅僅是將單子遞給別人,因為畢竟是新興事物,還要給對方講解一番。”張嘉莉說,人家感興趣,聽你說幾句倒還欣慰,但更多的是被人翻白眼不理解,將傳單直接丟棄,這讓她感到特別受挫。

  創業路上,張嘉莉越挫越勇,如今,她不僅在各個社交網站推廣自己的私人影院,還和市區不少中學、大學合作,甚至有的學院是自己找上門談合作,有客人在店內娛樂時候餓了,她就在店內附加一些小服務,比如代售甜品等。

  前景可觀預計一年內就能回本

  店內基本都是張嘉莉一個人,忙的時候,媽媽就會過來幫幫忙。張嘉莉說就需要打掃、端茶倒水、收銀等,活並不多,整體來說還是比較清閒的。

  由於版權問題,張嘉莉說,“我們不可能跟電影院搶生意的。”私人影院不會有排期,更不會有新片,一般大片都會滯後才有片源。私人影院提供的是一個私密空間,可以約三五好友邊看電影邊玩遊戲,情侶也可以找到真正的“情侶包間”等。

  “有些客人比較喜歡文藝的經典片,只要提前告訴她需要什麼電影,在合法範圍內,她們會努力幫忙尋找片源。”張嘉莉說,從目前點選量來看,點選最多的是不需要動腦去思考的娛樂片。目標主要消費群是學生群體,但也會有中年人相約而來。有次一個中年人打電話預約,要看二戰時期的戰爭片,而這個片子是很少人喜歡看的,張嘉莉想盡辦法找到了一張正版碟,滿足了這個中年人的需要。

  對於未來,張嘉莉自信滿滿地說:“預計一年內就能回本。”她說,目前從受益上來看,證明這條創業路走對了,現在經濟發展迅速,人們對娛樂的需求越來越高,而家庭式私人影院是市場上一個娛樂補充,她很是看好。“做好眼前,未來當然希望開分店!”

  分析:私人影院前景和問題

  為何私人影院突然風靡起來?私人影院一般是獨立小包間,以私密的空間、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觀影體驗著稱。相比傳統影院,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觀看影片,時間靈活,還可以享受更多的服務,以及無礙互動與社交,廣受一部分消費者的喜愛。

  目前市場上有三種類型私人電影院:

  第一種:由傳統影院針對中高階消費者打造的私人影院,是傳統影院精心打造的新增業務平臺,與定位大眾消費者的影院互為補充。這類私人影院,一般定位中高階,價位較高,影院內部裝修豪華,裝置齊全,提供一站式管家式服務,以直營模式為主。以“橙”Cinemas為代表。

  第二種:連鎖式私人影院,此類私人影院採用加盟的模式,有統一的品牌文化、統一的裝修風格及統一的運營模式。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連鎖私人影院主要有愛沐電影和極米私人影吧。

  第三種:小而美的私人影院,這類影院目前在私人影院數量中是佔比最多的,大多是個人開的,相當一部分是電影愛好者。這類私人影院,一般規模比較小,只有一到兩家左右,影院裝修風格多樣化,設有不同主題供選擇,價位相對第一種型別較低,通常地處鬧市區,還有一部分設在居民樓裡。以廣州地區私人影院為例,叄月私人影院和暮裡電影公館都是不錯的私人影院。

  私人電影院正漸漸被更多的人熟知和使用。據瞭解,開一傢俬人影院的成本遠遠低於常規影院。加之,成長起來的90後一代逐漸成為觀影的主力軍,他們更加註重觀影體驗和社交需求;以及國內電影市場的繁榮,使得私人影院在強大的院線面前仍佔有一席之地。

  據公開資料,近日愛沐電影宣佈啟動“網際網路+”戰略,以陌生人社交為未來線上、線下主攻方向,進一步打造私人電影院領域的O2O社群;TCL集團也在佈局私人影院領域,日前,由其旗下的多媒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與IMAX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TCL-IMAX娛樂在上海召開發佈會,宣佈正式釋出合資公司自成立後的首款私人影院系統—IMAX臻享影院。

  二

  趙起:任性“起哥蝦”開武漢首家網際網路體驗小龍蝦店

  遊戲公司的執行總裁、“起哥蝦”的創始人兼頭號大廚,看似毫不搭界的兩種角色,卻被70後趙起“玩”得遊刃有餘。

  擁有十多年網頁遊戲公司資歷的他,在去年5月玩票推出“起哥蝦”,在沒有實體店、沒做任何推廣的情況下,3個月銷售額就達80萬元。

  這讓趙起決定進軍O2O“玩個痛快”。今年,他和網際網路圈的朋友開起了武漢首家網際網路體驗小龍蝦店,最大膽的“玩法”,當屬整個一樓不擺桌子只擺電腦。

  比海底撈還奢侈的等位服務

  一樓有電腦無餐桌

  7月初,趙起位於沙湖路美食街上的線下實體店就要開業了。儘管滿街都是蝦店,但他沒有絲毫壓力,“我開的並不是傳統餐館,3層樓的店子總共400多平米,一般店家都是見縫插針擺滿餐桌,但我把整個一樓100多平米的位置全部空出來,放上電腦,安上百兆光纖,引入一些新奇特的產品,讓等位的消費者玩玩遊戲或者網購。網際網路創業最注重使用者體驗,這麼熱的天,如果讓顧客在店外忍著高溫和蚊蟲叮咬,百無聊賴地等位,他們還願意來幾次?可如果讓顧客覺得等位是件有趣的事情,自然就增強了使用者黏性。”

  為此,趙起還特意研發了幾款和“撮蝦子”有關的網路遊戲,顧客等位時可以玩遊戲,如果得分高還能贏得免費吃蝦、得優惠券的機會。

  眾所周知,海底撈讓人驚歎的服務細節中,就包括無微不至的等位服務。而趙起的做法,可謂比海底撈還奢侈。

  不過,在黃金商圈,房租是餐飲行業較大的成本。趙起如此任性地“浪費”寶貴的場地,合夥人沒意見嗎?面對記者的疑問,趙起笑了:“我如果決定做一件事,絕對不會半途而廢。不過,前提必須是好玩,而且要按預設的方向玩盡興,否則不如不玩。我的合夥人們都很瞭解我,放手讓我玩個痛快。”

  未做推廣3個月賣80萬

  利用打車軟體來配送

  的確,和趙起交談,聽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好玩”。生於1977年的他,內心深處卻“住”著一個90後。他不愛說什麼驚心動魄的商戰內幕,也不回顧創業路上的辛酸創業故事,只享受一切有挑戰性的工作,這樣才夠“好玩”。

  他的書雖然讀得不算多,經歷卻很豐富:當過期貨交易手,是國內較早的操盤手;在媒體幹過廣告和營銷策劃;其後,一次飯局讓他的人生又轉了個彎,“當時我和一個做遊戲行業的朋友吃飯,他邀請我加盟他的公司,當時我不愛打遊戲,也根本不懂遊戲。不過,轉念一想,到一個陌生的領域去歷練,也是件蠻好玩的事情,於是就去了。結果,進公司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學會打遊戲……”

  趙起就這樣踏進網頁遊戲的圈子,一干就是10多年。如今,他已是國內網頁遊戲入口網站265G湖北公司的執行總裁。

  雖然擁有一手好廚藝,趙起卻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做餐飲這個陌生行當。“我老家是四川的,廚藝還不錯。平時,站長們都喜歡到我家‘蹭飯’,尤其愛吃我做的麻辣小龍蝦,他們慫恿我,乾脆自己開家蝦店得了。”

  說幹就幹。去年5月,趙起在沙湖附近租了一棟別墅做起了“起哥蝦”。“大家都叫我起哥,而且起哥蝦用武漢話講就是‘吃個蝦’,琅琅上口,好記易傳播。”

  剛開始,趙起只是小打小鬧,在微信朋友圈裡“吆喝”送外賣。在沒有實體店、沒有自建物流、沒做任何推廣的情況下,“起哥蝦”3個月就賣出了80萬元。

  沒有外賣隊伍,武漢的市場怎麼配送?趙起的做法可謂出人意料,他利用打車軟體叫來車輛,讓司機直接將小龍蝦送到顧客地址,這種做法與多家打車軟體今年推出的“一鍵呼叫小龍蝦”的營銷相映成趣。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起哥”在網際網路圈裡的名氣,“起哥蝦”還通過順豐賣到了北上廣,“牆內開花牆外香,在外地的銷量超過了武漢”。

  商業模式未定婉拒3000萬風投

  “好吃”才是餐飲O2O本質

  對於創業者而言,驗證一個專案是否可行,市場反應和風投評判是極具意義的參考標準。去年7月,趙起和小夥伴帶著“起哥蝦”參加在光谷舉行的一場創業創新大賽,會後,深圳有一家風險投資機構找到他,想投資3000萬。

  面對從天而降的“餡餅”,趙起卻出人意料地拒絕了:“我沒做過餐飲,說實話,‘起哥蝦’該採取怎樣的商業模式,當時連我自己心裡都沒譜。我不知道,如果拿了那麼大一筆錢該怎麼花。”

  夏天過去,龍蝦漸漸少了,趙起又琢磨著做起了螃蟹。“我覺得光做小龍蝦有侷限性,應該定位於四季廚房。於是在後來的實踐中,我根據不同時令摸索出了幾道單品,而且結合熱點起名。比如,‘串串小鮮肉’就是牙籤肉,‘脆爽的回憶’就是酸辣藕帶……網際網路經濟在某種程度上是眼球經濟,必須要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才能吸引到粉絲。”

  不過,深諳網際網路玩法的趙起也很務實:“網際網路+餐飲,還應迴歸到餐飲的本質,就是一定要好吃。我們的‘起哥蝦’從蝦源到配料,都講究取於原產地,務求原汁原味。”

  7月初,第一家網際網路體驗小龍蝦開起來後,趙起還將在北京和深圳也各開出一家實體店。“我正在著手籌建中央廚房,解決中餐的標準化問題。未來,希望能開出更多檔口店,推出幾款外賣的單品,這些店也能當配送點。”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