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創業失敗案例

  創業要想創業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就是堅持到底。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大學生創業失敗故事:要敢於面對失敗

  創業,要敢於面對失敗——大學生王鑫的創業故事“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我不怕失敗”王鑫總是這樣鼓勵自己。出生於1988年的王鑫,還在西安音樂學院學習期間就開始創業,經歷了起初的成功後,由於管理欠缺等原因,轟轟烈烈的創業計劃以失敗告終。不過,他並沒有被失敗嚇住,他努力學習,為下一次創業準備著。

  王鑫的專業是聲樂,學習一年後,他感覺對聲樂絲毫提不起興趣,便有了創業——在實踐中學習的念頭。王鑫對計算機有著濃厚的興趣,經過一個多月的市場調研,他發現計算機維護和硬體銷售很有前途,於是便籌劃著先開一個小店面,積攢成本和經驗。

  “父母不同意,沒有資金,我就四處籌借了1萬元作為起步資金。

  ”就這樣,王鑫在高新租了間30平米的房子,起名“鑫宇科技”,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剛開業的時候是最辛苦的。新開的店鋪首先要做好宣傳,要有長期穩定的客源。為了節省成本,王鑫自己出去發傳單,讓朋友幫忙守店,有生意就趕緊回去。為了省錢購買電腦硬體,他每天只吃一頓飯。

  有幫別人做系統之類的活都是晚上幹,完了就在地上打個地鋪直接睡覺,早上再出去發傳單,招攬客人。

  一晃半年過去了,生意也漸漸好起來,除去房租成本等費用每天平均淨收入100多元錢。在創業過程中有一點是王鑫最自豪的,那就是他堅持自己的原則,堅持誠信,不受金錢和利益的誘惑。一天中午,一名青年來到店中要賣手裡的膝上型電腦,並說隨便給個價,100元都行。王鑫接過電腦一看,八成新,在二手市場可以賣到兩千多。王鑫便懷疑電腦的來源,拒絕收購。一旁的店員很不解,王鑫義正言辭地告訴店員:“我們不能因為一點小利就失去信譽,以後這種來路不明的東西,再便宜也不能要!”

  王鑫創業的時候只有20歲,年輕人難免貪玩。生意好起來後,在管理上也不似以前盡心,有時甚至為了玩而停業。漸漸地,生意越來越差,入不敷出,不得不關門大吉。雖然創業一年就失敗了,王鑫卻仍然很樂觀,他說:“創業要敢於面對失敗,只有親身實踐,經受失敗,才能總結教訓,積累經驗。這次的失敗,讓我更加看清了自己,知道了今後努力的方向。”

  創業失敗後,學習之餘,王鑫在一家電子公司兼職,積累經驗。

  他坦言:“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不像以前那麼浮躁了。以後有機會,還是要創業的!”

  2:一個大學生失敗的創業歷程

  1,我畢業於美麗的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作為全國重點學科和緊缺專業,我根本沒有體會到找工作的艱辛,我幾乎是被單位搶走的。

  2,因為滬東中華和江南船廠我去晚了,等我去的時候人已經招滿***他們幾乎來一個要一個,招滿為止,汗***,所以我幾乎都沒有經過選擇,直接進入了上海的一家船務公司工作,因為,據說這個公司待遇非常好,事實證明也不錯,現在我們留下來的同學月薪都有6000了。***不過公司在荒涼的崇明島郊區***我幾乎是很草率的就跟著大家一起離開了船廠。總希望自己能幹一翻大事業。而且,自己也喜歡做營銷和管理等工作。於是開始了找工作。我沒有去其他船廠或者船舶設計所,而是去找跟自己專業根本不相干的工作。

  我的同學應該從來不會像我一樣去體會這樣的招聘會,感受就業的壓力吧?對他們來說,不知道什麼叫工作難找。

  因為自從進入大學之後,一直懷著創業的夢想,所以,找工作的同時,向家裡人說出了我的想法。因為父親是比較成功的商人。但是,雖然父親自己是商人,但是卻強烈反對我從商,他最希望我當公務員,從政。可能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根深蒂固了。正巧的是,此時我堂哥也有創業的意思,於是找到我,我們一拍既合。結果,我拿著自己一萬元的存款,跟老爸借了2萬元,再加上堂哥的3萬元,共6萬元,開始了創業的道路。

  可是,做什麼專案呢?我們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市場調查,決定從簡單的日用品開始:做一種高檔衣架!

  這就是我們的做的產品,還好看吧?開始的時候,這個衣架賣2.5元一個呢。

  別看一個小廠,其實真正操作起來,事情實在是複雜:原料採購,生產組織,人力安排,生產設計,物流,管理,銷售,客服,市場開發,戰略實施。。。。什麼都要去做,什麼都要去想。麻雀雖小,五臟具全。感覺這次創業所學到的東西,超過了大學四年所學的總和!

  我把我們廠取名為“夢想日用工藝”。自己設計了一個圖示,還可以吧?過了一段時間,我們正式註冊成立“夢想日用工藝品有限公司”,為的是方便和外國客戶交流。

  這個時候,大學英語六級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期間,還利用大學時候學的Dreamweaver,給自己公司做了一個簡單的網站其中真正接觸到了社會,很多做成功的,也有很多失敗的。最刻骨銘心的一個案例是由於我沒有經驗,沒處理好幾個客戶之間的關係,丟失了一個大客戶,還差點打了官司。這對我來說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自己設計開發的兒童衣架以及米老鼠圖案和蝴蝶圖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如果我們堅持下去,按照我們原來的戰略計劃走下去,那麼,我們還有能拼搏,還不會失敗,可惜,我們都沒能按原計劃走下去。我們從開始到結束,那些制定的計劃很奇怪的都沒有得到執行,被撂在了一邊。

  還有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堂哥在外地還有生意,他妻子在那邊,長期兩地分居。導致了他妻子給了他很大的壓力,使他無法繼續這邊,要麼離婚,要麼放棄這裡,他選擇了家庭。

  而我,也承受著莫大的壓力。父母的強烈反對,親戚朋友的眼光,失戀。。 當一系列的事情壓過來的時候,感覺我們都喘不過氣來。

  當我們都以這樣的心態創業的時候,似乎就困難了,再也沒有了積極性。

  終於,在新的一年裡,我們都選擇了放棄。“先放一放吧。”他說,我說,我父母說。“現在時機不成熟。”我父親不止一次的說,“你還沒這個能力,你還需要鍛鍊。”我也覺得。自己還太不成熟。

  曾經簡陋的辦公室,也是我自己的房間。所有的檔案編輯,資料,接單,都是在這臺破電腦上完成。還有那臺紅色的電話。

  成型臺,所有形狀在這裡成型,當初我們花了400元從廢鐵收購站買來的,然後自己做了一些改裝。關門的前夕,凌亂不堪。

  從開始到現在過去了整整一年,我闖了一年。重新開始吧。一切歸零。 我失敗了,但我不後悔。我們曾經闖過,我們在跌到中成長,我們不後悔當初的選擇。總有一天,我們會成熟起來的!

  3:女大學生開婚慶公司年賠8萬

  創業人物:丁瑩瑩、崔英,大學同學。

  創業經歷:2006年從瀋陽化工學院資訊管理專業畢業,畢業後分別在化妝品公司和化工企業工作。2007年10月,兩人雙雙辭職,感覺婚慶是個朝陽行業,於是不顧家人的反對,向家人借款12萬元,聯手開了一家婚慶公司。然而她們的事業卻一直步履維艱,目前尚未收回投資成本,一年下來賠了8萬元。

  收回成本遙遙無期

  丁瑩瑩和崔英都是外地人,在瀋陽舉目無親。為了方便事業起步,他們選擇以加盟的方式開店,光加盟費就花了4萬元左右。2007年12月,她們做成第一筆婚禮慶典,雖然收了3000多元,但扣除各種費用,最後還賠錢。

  丁瑩瑩和崔英沒有放棄,她們在努力用創意和服務贏得客戶。瀋陽有兩位新人戀愛經歷特別巧,他們幼兒園就是同學,高中時又在同一所學校,高考前湊巧坐前後桌,這樣的緣分使兩位新人走到了一起。丁瑩瑩和崔英借用《向左走,向右走》電影主題為新人設計了一場舞臺劇。婚禮的策劃和佈置令新人和親朋好友特別滿意。

  以後,她們又陸續為20多對新人操辦了婚禮慶典,每場價格在5000元至2萬元不等。但利潤極低。

  再不成功就會放棄

  現在,扣除各種費用,倆人每月能剩三四千元,但是相對當初投資的高額成本,這點杯水車薪遠遠不能讓她們安下心來。婚慶生意為什麼不好做呢?面對記者的提問,丁瑩瑩說,最主要的是店鋪選址太偏僻,“蝸居”在公寓裡,宣傳又沒有做好,現在知名度不夠。第二,店鋪規模檔次“高不成、低不就”,而目前瀋陽市婚慶公司大大小小2000多家,大打價格戰,她們沒有價格優勢。另外請司儀攝像師、租花車等,每次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再扣除場地費,贏利已經很少了。再加上公司推廣宣傳力度不夠,使得婚慶公司生意淡薄。

  “反正感覺創業挺難的,有些累了,還不如給人打工掙死工資舒服。再堅持一年,如果還沒有起色,我們會選擇放棄。”丁瑩瑩最後向記者說。

  記者點評:創業僅有激情是不夠的。選準行業是創業成功的首要條件,但並不是創業成功的充分條件。真正成功的企業,往往是搶佔了市場的空白商機,有自己的特色,並且有獨創性。這樣的企業發展起來遇到的阻力才會很小。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