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失敗案例

  失敗的創業經歷雖然會讓創業者損失一些資金時間,但是也能收穫到豐富的經驗,為下次創業做足準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大學生分析

  社會中創業失敗者比比皆是,成了大學生不敢創業的重要原因,創業培訓專家提醒畢業生,大可不必因噎廢食。大學生可以從失敗的創業事例中吸取經驗教訓,使自己在創業路上少走彎路。

  大學生之一:研究生面館創業失敗--原因分析

  遙想當年:成都“第一研究生面館”開張

  自古君子遠庖廚。去年12月24日,該市另一所高校食品科學系6名研究生聲稱自籌資金20萬元,在成都著名景觀———琴臺故徑邊上開起了“六味麵館”。

  壯志雄心:5年後開20家連鎖店

  第一家店還未開張,六位股東已經把目光放到了5年之後,一說到今後的打算,他們六位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開分店啦!今年先把第一家店搞好,積累經驗,再談發展。我們準備兩年內在成都開20家連鎖店,到時候跟肯德基、麥當勞較量較量。

  情傷錢損:無人管理,草草收場

  而目前,由於麵館長時間處於無人管理和經營欠佳的狀況,投資人已準備公開轉讓。這家當初在成都號稱“第一研究生面館”的餐館僅僅經營了4個多月,就不得不草草收場。

  內中滋味:研究生門館關門有內幕?

  原本想以“研究生”之名來製造廣告轟動效應,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人預料。“研究生面館”開業不久,6名研究生就一個個被學校領導找去談話,要他們在學業和麵館之間做出選擇:要麼退出,要麼退學。

  創業失敗--原因分析

  1、生意不紅火,管理上也出現混亂,6位研究生稱功課繁忙,店堂內經常無人管理。

  2、附近商家:“味道不好,分量不足,吃不飽。”麵館所在街道非繁華商業市區。

  3、每月支出龐大,入不敷出

  案例2:一個80後農村創業失敗經歷

  我是80後,一直有一個創業夢想,想闖出自己的事業,讓我的父母享幾天清福,把企業做大,成為國際知名企業,為偉大的祖國母親爭光。可我的創業之路並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樣簡單。

  我一個農村孩子,從小在農村長大,熟悉農村環境,農村的草是遍地都是,又安靜,搞養殖業應該是很好的。***這是我在書上看到,要成功整合身邊的所有資源***可搞什麼養殖,最有經濟效益呢?經過調查,我選擇了兔子養殖,說幹就幹,我買了養殖的設施——兔籠子,食槽,水槽還有關於兔子養殖技術的書等。

  我考慮到,剛開始我沒有養殖經驗,也不瞭解市場行情等,所以養殖規模並不大,就這樣開始了我的創業之路,

  可漸漸問題就出現了,我開始覺得太累,白天打掃衛生,餵食,消毒,打疫苗,拌料等等等,這還不算什麼,就這樣照顧。還是由***有***兔子死亡,雖然死亡的數量並不多,可還是讓我整天提心吊膽的,感覺是那種心理的疲憊,而且,要三個月才見效益,就算見效益,由於,養殖規模太小,盈利也不會很多。於是對兔子養殖的興趣開始淡了,開始尋找見效更快,盈利更多,出力更少,更容易發展的專案。

  就這樣我的第一次創業失敗了,我接下來又作了一些創業嘗試,均不理想。

  就在這時,也就是我放棄肉兔養殖的第二年,肉兔價格開始飛漲,比當時的價格,高出了兩倍還多。

  我開始審視我自己,審視我的創業思想,我的心態。我開發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初次創業者的通病。那就是;

  1 缺乏吃苦精神,

  2 好高騖遠,不能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走,

  3 這一條也是最主要的,那就是像馬雲所說:”今天是殘酷的,明天是殘酷的,後天才是美好的,可往往大多數人死在了明天。“就像我一樣,缺少堅持和執著,如果,我當時堅持了,努力了,那麼我可能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

  但是,後悔是沒用的,在這裡我希望,所有的創業者,所有像我一樣的80後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努力努力再努力。執著執著在執著。只要我們不輕易放棄,只要挺過今天,明天。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有美好的後天。

  案例3:23歲大學生辦公司 開業九天宣告倒閉

>

  開業時的鮮花還在綻放,但僅僅堅持9天,公司卻要宣告“破產”。面對媒體鏡頭,舒正義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創業時信心十足

  23歲的舒正義是“陝西正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創辦人,2007年從西安工程大學電子資訊專業畢業,和許多大學畢業生一樣,他跑過招聘會、託過家人找工作。後來雖然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他卻選擇了辭職,他想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發展。

  今年初,舒正義和同學、朋友等8人籌資7.8萬元,開始創辦自己的公司。去年4月21日,這家主營域名註冊、網站建設開發等專案,並取得了一種環保防水手電陝西總代理的公司成立了。“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把一件普通的事做好就不普通——這是我和我們公司的宗旨。”公司成立當天,舒正義信心十足。

  9天后陷入困境

  公司先後招聘了20多名員工,而且大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他們代理的產品也在不斷地拓寬市場。但是經營公司和上學完全是兩回事,短短几天時間,舒正義就感到了壓力,而且當初承諾辦理公司註冊手續的代理公司在拿了他1萬元後杳無音訊,一時資金短缺成了這家剛剛起步公司的絆腳石。

  4月29日,舒正義一天沒有吃飯,他拖著疲憊的身體跑學校、跑銀行,但是沒貸來款,“原因很簡單,現在我沒有房子、汽車做抵押,也沒公司當擔保”。

  在這個困境中,舒正義沒有跳出來,而是作出了一個決定,通知媒體,召開記者招待會讓公司“破產”。

  其實,由於註冊一直沒辦下來,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舒正義的公司還未成立便告夭折。

  做企業需要毅力

  吳霞是一名公司的總經理,她涉足的行業與舒正義的相同,在公司創業之初,剛好遇到了2003年的非典,但她靠著堅強的毅力與公司僅有的一名員工堅持下來了,到現在公司發展得比較成功。